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中考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考点.pdf

18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73248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32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中考语文考点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指长、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 后(先)扬、欲扬先抑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JI质序: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 用(名言、资料等)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 确(科学性1生 动(趣味性1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 叙(追 叙)(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 二)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外 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 孰 境(十 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 四)议论文三要素:1、论 点:解决 需要证明什么2、论 据:解决 用什么来证明3、论 证:解决 怎样来证明(十 五)议论文结构1、弓I论:提 出 问 题2、本 论:分析问题3、结 论:解决问题(十 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 七)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I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 同样 诸如此类”等词语)(十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才 F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 渡 前 后 照 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1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i兑理透彻、有说服力。

      风 格:柔 婉 豪 放 灵秀 庄 严 绮 丽 朴 实 繁 复 凝练生动二、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 但是 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 不但而且”之 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 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 汝之不惠”的程度是 甚矣又如 并不见佳,我以为 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 这一胜景的评价是 并不见佳二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 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 动1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 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I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 渡1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原 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例 如:孔乙己 孔乙己:散 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 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 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 件,切忌张冠李戴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 以 编 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3、格 式:人 物+事 例+简短评价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 物+事 情;2、其他要素如:时 间(季节、年 代1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划分段落、层 次,概括段意、层 意: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提炼中心、主 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 般 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 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 感 情,一 般 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 反映等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 明 内 容):答 题 方 式: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 道 理(原因、方法、原 理 等)3、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 入 浅 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 明 内 容),使读者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A、x x 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X X”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 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1B、X X 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用了 X X 词,生 动 地 说 明 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 掉X X 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XX”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 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又惨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另喳、其他、以上、如此、此;2、T 殳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口读一读,看是否适合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主要题型:1、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2、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B月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 论 点: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 置:标题、开头、篇末、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答题方式:本 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 属(事实或道理)论 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 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 点),显得(好处工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四、课外名著阅读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小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 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 疾妖如仇猪八戒:憨厚纯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唐僧: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主要艺术特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超凡,夸张神奇,变形荒诞精彩片段孙悟空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高老庄招亲水 浒 作 者 施 耐 庵(元末明初)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 宋 江: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 谋 善 段,有军事、组织 才 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鲁 智 深:正直无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