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兽国》读书心得体会.doc
11页《野兽国》读书心得体会 一个绘本 《野兽国》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男孩迈克斯在家里穿着野狼装,拿着一把钉锤,站在一摞书上,正往墙上钉钉子,用被子、床单给自己搭帐篷;高举着叉子从楼梯上飞奔而下,把小狗追出门外妈妈说他是野兽,不给他吃东西,让他赶快去睡觉那天晚上,迈克斯的房间长出了树,长成了一片森林,长到四面墙变成野外的世界一波波海浪给迈克斯带来一艘小船,迈克斯驾着小船出发,过了晚上,过了白天,过了一周又一周,过了几乎一整年,终于来到野兽国在那里,迈克斯驯服了野兽,当上了野兽国的国王,命令野兽们开闹在闹过之后,他觉得好孤单,想回到最爱他的人身边最后他放弃了野兽国的王位,回到了那天晚上,回到他的房间,发现晚饭就摆在桌子上,还是热的呢 最早看到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国》这本书,是在彭懿老师的《阅读与经典》中,被称作《野兽出没的地方》书里选编了一些图,记得最清楚的一幅图是,迈克斯的房间变成野外的世界,在月光下,迈克斯两只手举过头顶,高抬着右脚,背对着读者,朝着月亮的方向,走向野外世界的深处月亮照亮了迈克斯要去的地方,四周很静,一切都是静静的还记得,彭懿老师谈论的是图画的大小的变化怎么来讲故事。
但我那时候实在懂得太少,这个话题打了个结,放在脑海深处了 xx年3月份的时候,第一次,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讲了这个故事xx年10月份,做阅读推广实践的时候,在仙童小学、科苑小学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过这个故事这次“喜阅365”安排我在梧桐树下还讲《野兽国》的时候,我觉得讲过几次了,设计很成熟,孩子们的回应很积极,效果还不错,就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一部经典 毕竟是要到梧桐树下讲,需要万无一失的准备向芝麻团长请教的时候,她说,这是一部经典,很多人喜欢莫里斯?桑达克,很多人喜欢这本书这时,我意识到,我可能对这本书的了解少了,需要恶补喜阅365”给了我一些资料,是“365研读会”“从美术史走来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文,从西洋美术史角度研究怎么理解这本书,还有三三爸爸的“《野兽国》:图画书的可能性”我这些资料,打印出来,细细读下去,原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是莫里斯?桑达克最钟爱的自己的作品,而《野兽国》是莫里斯?桑达克最著名、最经典、被研究最多的作品 三三爸爸的文章中提到的以下三点,使我从理论的角度理解其经典之所在: 第一,“第一本承认孩子们也有强烈情绪的图画书”(厄苏拉?诺德斯特姆),它“打破了不能表现儿童的激烈情感的禁忌”(约翰?瑟奇),在图画书史上刻下了划时代的一笔。
可以说,通过《野兽国》,桑达克展示了图画书在题材和观念领域的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第二,不仅如此,《野兽国》还呈现了图画书在表现形式上的新的可能性《野兽国》在图画元素的安排、叙事节奏的掌控、图文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为图画书艺术树立了一种典范 第三,美国学者蒂姆?莫里斯评论说,在桑达克的作品里,“我看到了一种愿望——作者想要和那些还不能明确回应作品、当然可能是因为还不能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幼儿建立直接的联系”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法与技巧,让桑达克的作品得以接近儿童读者的内心世界,使得《野兽国》能够“以完美的方式触及了儿童生活中那些最基本的事情”,而且“比之前的图画书更深刻”(厄苏拉?诺德斯特姆) 于是莫里斯?桑达克在我心目中成为了神般的人物可我依然好奇,这么神奇的作品是怎么产生的?于是我买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英文版(网上没有找到中文版)、《亲爱的小熊》、《兔子先生和美好礼物》、《致我的兄弟》我带上《野兽国》找美术老师——我的书法师傅王金成老师请教,哈哈,对了,就是美术老师,从美术的角度作为图画书阅读的外行来读绘本 当看到《野兽国》时,师傅说,这书中插图的风格是十八世纪超现实主义画风,我一下子来了精神:那岂不是和故事协调一致,高度契合,用超现实来表达故事的非现实?那个瞬间,这本书的神秘感降低了,它离我近了。
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因此,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等特点这不就是这本书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样子吗?故事也是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哈哈! 我还在一个访谈文章读到这样一段话“他总是在画一个孩子遇到一个问题,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白日梦、幻想、疯狂的想象力就是他的武器他告诉小孩子,恐惧最好的解药不是通过哭闹要求父母介入,而是坚强地退到一个想象的世界里,在那里,就能独自掌握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将创伤的经验转化成生存和成长的能量故事是这样来的吗? 还有一个问题,情绪——恐惧,故事的灵魂,是哪里来得的呢?网上介绍莫里斯?桑达克生平和童年经历的内容和这个问题对应了起来,难道这个故事是内心写照么? 《野兽国》的确是一部坚实、底蕴丰厚、被从多个角度研究的名作 一次蜕变 读书会上到底怎么读呢? 之前是这样的: 阅读设计(方案的主要部分) 一、阅读目标: 1.读懂故事,了解迈克斯情绪释放、变化的过程,理解儿童情绪释放的样貌,感受他对家人的依恋,从而引发读者在情绪上的共鸣,能缓解其愤怒时的压力。
2.引导学生编织、印证故事,获得阅读的乐趣 3.了解这本绘本的特点:封面、封底合图讲故事 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讲故事 封面 1.故事的名字是? 2.作者简介 3.插图 请同学们观察封面插图,猜猜看,这头野兽怎么了? 扉页 1.扉页插图中有谁? 2.发生了什么事? 正文 1.故事猜测、编织、印证、理解故事 第1跨页:没完没了的干什么呢?他看上去怎么样? 第2跨页:妈妈看见了会怎么样? 第3跨页:“呵斥”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看迈克斯,他看上去怎么样?迈克斯会怎么做呢? 第4跨页:你怎么想?迈克斯在干什么? 第5跨页:迈克斯在干什么? 第6跨页:迈克斯在干什么? 第8跨页:会发生什么呢? 第9跨页:然后…… 第10跨页:“驯服”是什么意思? 第11跨页:这个“闹”字让我想起故事开始,迈克斯就是在家里,妈妈才不准他吃饭,去睡觉,迈克斯很生气这次迈克斯又开始闹了,他们会怎么闹呢? 第15跨页:最爱他的人是谁? 第17跨页:回到家,会怎么样呢? 第18跨页:迈克斯看上去怎么样? 3.讨论、体验与积累 ?封面+封底:这头野兽怎么了? ?迈克斯还生气吗?为什么不生气了?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神奇的图画 1.你觉得这些野兽可怕吗,为什么? 2.这只野兽长着人的脚,你觉得他像谁? 这样的讲法有两个问题:一、中断故事的次数较多,故事的连贯性差,会难以满足小听众的阅读快感,使其不满;二、这样讲的目标更倾向于培养读者自己阅读绘本的能力,不适合混龄和幼小读者多的状况。
可是我只有这一根拐杖,扔了它我怎么走路呢?另外一根拐杖长什么样子,我根本就不知道! 如果不这样读,那该怎样读,读什么呢?这样一部经典,读什么才能不辜负了它呢?思虑了好久,忽然明白了一点:这个时候,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读者如果我是那些小读者,我会对什么感兴趣,我想读到什么呢?于是决定从小读者的角度来选择阅读的内容,这个应该错不了了又想起这本书的多样性,可读的方面真不少呢 新的方案有四个部分: 一、看图,调动孩子们的想象 二、讲故事 三、话题讨论 1.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迈克斯国王,你会让野兽们做什么呢? 3.那个长着人脚的野兽像谁? 4.野兽国在哪里? 5.生活中,我们还会有开心的时候,兴奋的时候,那你还会需要一个什么国? 这样讲的话,时间会富裕,那就再讲一个吧 四、讲《生气的亚瑟》 1.你会像亚瑟那样生气吗? 2.亚瑟生气的时候,妈妈、爸爸、爷爷和奶奶说:“够了,够了”他们这样说,你满意吗? 试讲了两次,还算顺利,那就这样定了 一个邀请,一次分享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吧。
小听众中,读过这个故事的有一小半呢,坐在第一排最里面的胖乎乎的小男孩,手里正拿着一本,看上去对它已经很熟悉了那好吧,”我对今天来的大小朋友们说:“我每次读这本书,都会有新的发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再读一遍,看我们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这次读就是一次发现和体验之旅,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邀请,请你来分享,说出你此时此刻想说的,或能一吐为快,或能引发共鸣,或能激发思考,我们一起来读成我们在读的样子吧 第一部分,看图,引发想象 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选了几幅我认为重要的图,让孩子们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效果很不理想我发现,这本书的画面内容很丰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小孩子只见树木不能见森林,兴趣点在点,达不到关注事物关系的程度,语言积累也不够,很难说出完整的句子 而且我发现,故事讲完了,扉页和封面加封底这两幅很重要的图,没有机会和小读者谈论;迈克斯房间长出树是故事最重要的转折,画面元素变了,环境气氛也变了,故事延展出去了,是后面故事的开始,是需要停留让读者多关注的部分于是,我选了三幅图,做详细观察,引发读者的想象 扉页是一本图画书的眼睛,多思考往往能捕捉到作者的意图。
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迈克斯站在离我们最远的地方,举着手,抬着脚,瞪着眼睛,好像发出一种力;两个野兽,在离我们最近的位置,挤在一起,缩着脖子,举起两只手,眼睛偷看向迈克斯,很害怕的样子,似乎要逃跑,迈克斯发出了什么把野兽吓成这样呢?(愤怒的力量真强大啊)位置、眼睛、手脚的动作、人物距离都在跟读者讲话,告诉读者很多事情 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合起来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一头野兽似睡非睡,无力地坐在森林的一角,远处一艘小船正在野兽身后停着这头野兽是迈克斯吗,是你吗,是我吗?我一直都不确定它正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呢?我也是不确定每次问小读者:它怎么了?今天发现,这个问题似乎不合适 第二部分,讲故事故事现场低龄孩子偏多,差不多一半读过了,讲故事的时候,没有停顿,一口气讲完了多亏当初采纳了"喜阅365"小伙伴的建议,满足小读者,放弃停留,要不然,严重剧透,后果不堪设想啊 第三部分,话题讨论我们来聊一聊,分享吧 第一个话题,结局你喜欢吗? 这是一个完美结局整个故事从开始气氛调子就比较高,张力比较大,读者处于紧张状态结尾,温和柔软,舒服而美好,也是小读者最熟悉的气氛和节奏,让他们长长舒一口气,放松一下,抚慰心灵。
“我喜欢,我也饿了这个回答,我要好好琢磨一下:宝宝到底要表达什么? 第二个话题,如果你是迈克斯国王,野兽都要听从你的命令,你想让他们做怎么做呢?把读者带入故事,也许能更清晰地体验迈克斯发泄情绪的方式和效果小读者想到方法和作者的差不多如果我能做一顶王冠,和迈克斯头上的一模一样,小朋友戴在头上,再来说,会不会说得更好呢? 第三个话题,那头长着人脚的野兽像谁呢?哦,好吧,像很多动物,我来分享一下,哥哥姐姐们的想法吧,他们有说像爸爸的,有说像爷爷的,还有一次,一个小姐姐说像妈妈可能平时都得听爸爸、爷爷的,到了野兽国,就让他们听你的,你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是不是很过瘾呢不知道小朋友没有被家长压抑过,还是太乖巧,没有想过要有朝一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