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华师版精编版.docx
6页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第 22 章 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 式子 a ( a ≥ 0)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 a ≥ 03. 二次根式的性质:最新资料举荐a ( a > 0)( 1)( a ) 2=a ( a ≥ 0); ( 2) a 2 a0 ( a =0);a ( a < 0)4.二次根式的乘法 --------- a bab 〔a0, b 0〕a5.二次根式的除法 ---------b6. 最简二次根式:a 〔a b0,b 0〕⑴被开方数中 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 不含分母 ; ⑶分母中 不含根式 ;7.同类二次根式 --------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8.二次根式的加减 -------- 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简,再将同类二次根式合并;9.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① a 的有理化因式是 a ; ② a + b 的有理化因式是 a - b ;第 23 章 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整式方程;2.一般形式:ax 2 bx c0〔a ,b,c 是已知数, a0〕 ;其中 a ,b,c 分别叫做二次项的系数,一次项的系数,常数项;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 如 x 2a a 0,就 x a( 2)配方法 ----- 步骤:①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②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 1;③方程两边同时 加上 1 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配成完全平方公式;④直接开平方;( 3)公式法 ------- 求根公式: xb b22 a4ac〔b 24ac 0〕步骤:①把方程化为ax 2bx c 0 a0 的形式,确定的值a, b.c(留意符号) ;②求出 b 24ac的值;③如b 2 4 ac0 ,就a,b.把及 b24a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 ,求出x1 , x2 ;( 4)因式分解法 ----------- 要求方程右边必需是 0,左边能分解因式;注 意 : 形 如 “ x 2a b x a b0 a, b为常数可 将 左 边 分 解 因 式 , 方 程 变 形 为 xa x b0 , 就x a 0或 x b0 ,即 x1a , x 2 b ;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 =b 24ac①△ = b24ac ﹥ 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②△ = b24ac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最新资料举荐③△ = b24ac ﹤ 0 方程没有实数根;留意 :逆用根的判别式求未知数的值或取值范畴,不能忽视 二次项系数不为 0 这一条件;6.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 x1, 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 a0 的两个根,就有 x1 x2b c, x1 x2a axx2 22常用变形:① 1 2x1 x22 x1 x21 1 x1 x2②x1 x2 x1 x27.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学问点一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① 审题 ②设未知数 ③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 ⑥作答; 关键点 :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学问点二 增长率问题与降低率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表示法:( 1)如基数为 a,增长率 x 为,就一次增长后的值为a 1 x,两次增长后的值为a 1 x 2 ;( 2)如基数为 a,降低率 x 为,就一次降低后的值为a 1 x,两次降低后的值为a 1 x 2 ;学问点三 与市场经济有关的问题 ---------- 如:营销问题、水电问题等,常用关系式有:( 1)每件利润 =销售价 -成本价; ( 2)利润率 =(销售价—进货价)÷进货价× 100%;( 3)销售额 =售价×销售量; ( 4)总利润 =单个利润×销售数量第 24 章 图形的相像1. 比例线段: 对于四条线段 a、b、c、d,假如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 b=c: 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留意: 线段单位要统一 )a c(或 a:b da c2. 比例性质的基本性质 : b dad bc(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3. 黄金分割: 段 AB 上,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和 BC(AC> BC),假如 ACABBC ,即 AC 2=AB×BC,那AC么称线段 AB 被点 C 黄金分割,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 AC 与 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 AC5 1 AB ≈20.618 AB ;4. 相像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中,假如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像三角形; 如△ ABC与△ DEF 相像,记作△ ABC ∽△ DEF ;5. 相像比 :两个相像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这两个三角形的 相像比 ;通常用 k 来表示 ;相像比具有次序性.6. 相像三角形的性质①相像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像三角形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周长的比都等于相像比;③相像三角形对应面积的比等于相像比的 平方 .7. 三角形相像的判定定理:2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最新资料举荐(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像;( 2)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像.(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像.( 4)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像.( 5)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像,并且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也相像;射影定理 : CD2=AD·BD, AC2=AD· AB, BC2=BD· BA六种相像基本模型:A A ADDD E EB C B C B CDE ∥BC ∠ B ∠ AED ∠B ∠ACDCD B B AO OA C A D B D CX 型 母子型AC∥ BD ∠B ∠C AD 是 Rt △ ABC 斜边上的高中位线①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3 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③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④重心的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到一个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两倍 .⑤梯形的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⑥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边,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⑦梯形的面积 =中位线╳高 = 1 (上底 +下底)╳高2射影定理 :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像,并且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也相CD2=AD· BD, AC2=AD· AB, BC2=BD· BA10.位似( 1)定义:假如两个多边形不仅相像,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 位似中心 ,这时的相像比又称为位似比;( 2)性质:①位似图形的对应边平行或共线;②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像比;11.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3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最新资料举荐①轴对称:图形关于 x 轴对称,横不变,纵为相反数;关于 y 轴对称,纵不变,横为相反数;②中心对称:图形关于原点对称,横纵皆为相反数;③平移:横坐标右加左减,纵坐标上加下减;④位似: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K 进行变换, P(a,b)变换后为 〔ka,kb〕 或〔-ka,-kb〕 ;第 25 章 解直角三角形1. 在 Rt△ ABC中,∠ C为直角,就∠ 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 〔 ∠ A 可换成∠ B〕 :定 义 表达式 取值范畴 关 系正sin AA的对边sin A a0 sin A 1sin A cosB弦 斜边c 〔 ∠A 为锐角 〕cos A sin B余 cos A弦A的邻边斜边cos A b c0 cosA 1sin 2 Acos2 A 1A的对边〔 ∠A 为锐角 〕atan A cot B正 tan AA 的邻边tan Abtan A 0cotA tan B切 〔 ∠A 为锐角 〕btan A1cot A〔 倒数 〕余cot AA的邻边cot Aacot A 0tan Acot A 1切 A的对边 〔 ∠A 为锐角 〕2. 特别角的三角函数值 〔 重要 〕三角函数 0° 30° 45° 60° 90°sin0cos1tan0cot不存在1 2 3 12 2 23 2 102 2 23 1 3 不存在33 1 3 033.解直角三角形: 已知边和角→全部未知的边和角;只有两种情形: ( 1)已知两条边( 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4.应用举例: 〔1〕仰角 :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 俯角 :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铅垂线视线仰角 水平线俯角视线h i h : lαl〔2〕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记作 ; 坡度 :坡面的铅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