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白板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参考】.docx
35页泓域/电子白板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手册电子白板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手册xx有限公司目录一、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3二、 信息沟通制度 8三、 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器具和个体用品管理台账的分类 11四、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12五、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 12六、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 15七、 劳动定额不定期修订 17八、 修改劳动定额的方法 18九、 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 18十、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新方法 20十一、 产业环境分析 22十二、 发展现状 23十三、 必要性分析 24十四、 公司简介 25十五、 投资估算 26建设投资估算表 2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29流动资金估算表 3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3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2十六、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34一、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是由企业职工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机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在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公有制企业中实行,非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是否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未作明确规定后一类企业目前主要是实行民主协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组织职工采取与企业、事业单位相适应的形式,参与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基本一致,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应当”和“可以”的肯定性术语与选择性术语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公司。
但就产业民主发展的一般趋势而言,劳动者即在劳动关系中与雇主相对的一方参与企业管理已经是企业管理的通例市场经济国家也都用国家立法的形式保障劳动者民主管理的参与权例如,在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中,类似我国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也有不少,如瑞典的工厂委员会、德国的职工大会和企业委员会、美国的劳资委员会和工人委员会、日本的劳资协议会、印度的工厂委员会和联合管理委员会等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与民主协商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两种主要的、并行不悖的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参与的具体表现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力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制度实现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是职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而不是对企业管理的替代在劳动关系的运行中,职工作为被管理者,通过民主参与,使职工的意志渗透到企业管理的行为与过程之中,从而实现劳动者意志与管理者意志的协调,进而保证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协调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有多种形式1)组织参与职工通过组织一定的代表性机构参与企业管理,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岗位参与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如质量管理小组、班组自我管理、各类岗位责任制3)个人参与职工通过其个人的行为参与企业管理,如各类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岗位参与和个人参与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直接形式,而组织参与则是间接形式,其参与管理的广度与深度是其他参与形式所不能比拟的2、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与合同规范协调劳动关系运行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职工民主管理是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单方行为所构成的,表现为职工意志对企业意志的影响、制约与渗透,以及企业意志对职工意志的吸收和体现;合同则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双方行为,他们的意志协调表现为经平等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各自均应遵守的合同规范2)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管理关系中的纵向协调,而合同规范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则属于当事人之间的横向协调3、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功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自我协调或内部协调方式,而劳动争议仲裁则是一种外部协调方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是一种群众自治的活动2)职工民主管理是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自行协调和事前协调,预防劳动争议;而劳动争议处理则是事后协调,其目的是解决劳动争议。
三)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职权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是该机构依法享有的、对企业行政生产经营管理事务进行咨询、建议或决定的权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议建议权对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审查、咨询和建议,如生产计划、资金使用、重大技术引进与改造、财务预决算方案等提出意见或建议,并作出相关决议通过职代会的审议使企业重大生产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2、审议通过权对企业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相关管理规则等进行审查、讨论,并作出同意或否决的决议,从而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3、审议决定权对企业非直接生产经营而是属于职工利益的事项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交由企业执行,如职工福利事项等4、评议监督权评议监督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并提出奖惩和任免的建议5、推荐选举权根据企业所有者的决定,民主推荐企业经营者或民主选举经营者6、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行使上述职权必须注意权利行使的“度”包括职权的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在劳动关系的运行中,资本与劳动存在着以下两个矛盾:其一,存在着企业目标与劳动者目标的差异企业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劳动者的目标是福利的最大化在企业经营状况给定的条件下,职工福利与利润此消彼长。
两者的矛盾与职工参与密切相关职工参与度越大,越能保证职工福利的提高;参与度越低,则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其二,存在着管理权威与职工参与的矛盾管理权威的维护与实现在本质上排斥职工对管理的参与,为维护管理的权威,决策与管理者必然要求职工对管理的绝对服从;而职工参与则是对管理权威的某种限制、修正或者否定过于坚持管理的权威,可能会抑制职工的积极性;过于强化职工的参与,则可能会弱化管理的功能无论何种情形,均会增大管理成本、降低管理的效率因此,处理这种两难的矛盾,必须注意职工民主管理的适度性在企业重大生产经营决策方面,保证职工的知情权与咨询权;在关于劳动条件事项方面,保证职工的审议通过权或决定权,或者将此种事项交由劳动关系双方对等协商决定职工民主参与适度与否可以考虑两个标准,即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是否协调,以及管理过程是否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四)职工代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无论是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还是平等协商制度的职工代表,都应由企业基层单位的职工按照法定的程序民主选举或推举产生职工代表包括工人、技术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在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各级管理人员一般为代表总数的20%,代表实行常任制,每两年改选一次,可连选连任。
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职工负责,选举单位的职工有权监督或撤换本单位的职工代表职工代表依照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规定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二、 信息沟通制度信息沟通是指可解释的信息由发送人传递到接收人的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观念、态度的交流过程,是情报相互交换的过程信息沟通的主体是人,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成功的信息沟通,不仅需要信息被传递,还要被理解由于管理过程中各种信息沟通相互关联、交错,所以组织把各种信息沟通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即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沟通的作用在于使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做到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用适当的方法,传给适当的人,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沟通提供了充分、确实的材料,提供了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它是组织成员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是组织成员之间,特别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企业组织内的信息沟通渠道存在两种类型,以及与其对应的两种信息沟通形式,即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非正式组织是企业员工在彼此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是独立于企业内具体分工和权责结构的组织层次的一种非稳定的关系网络在非正式组织内,存在着以传闻为特征的信息沟通网络,即非正式沟通。
而这里所讲的沟通是基于企业内正式组织、维系企业管理运行的正式沟通企业的信息传输网络在制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就已经形成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制度,其目的在于保障正式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和效率,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引导一)纵向信息沟通根据企业责权分配的管理层级结构,建立指挥、命令、执行、反馈信息系统1、下向沟通企业内高层管理机构和职能人员逐级或越级向下级机构和职能人员,直至生产作业员工的信息传输在沟通的各个环节要对信息加以分解并使之具体化2、上向沟通下级机构、人员向上级机构、人员反映、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或意见上向沟通的信息应逐层集中,在各环节进行综合,然后向上一级传输在上向沟通渠道中,应建立员工的申诉制度,作为企业奖惩、考核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横向信息沟通横向沟通是企业组织内部依据具体分工,在同一级机构、职能业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三)建立标准信息载体1、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劳动管理表单是由企业劳动管理制度规定、有固定传输渠道、按照规定程序填写的统一表格,如统计表、台账、工资单、员工卡片等管理表单记录、反映了企业组织的劳动关系系统的数据和现实情况通过管理表单,可以掌握、分析企业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状况,以及据此形成各类管理信息。
2、汇总报表此类报表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情况、掌握管理实际进程的工具,包括工作进行状况汇总报表与业务报告两类3、正式通报正式通报用来说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计划、目标、发布规定和管理标准等,其优点是信息传递准确,不易受到歪曲,且沟通内容易于保存4、例会制度直接以口头语言的形式,综合上向沟通、下向沟通、横向沟通三种信息沟通方式具体形式可以是会议、召见、询问、指示、讨论等此种沟通方式具有亲切感,可以通过语调、表情、形体语言增强沟通效果,容易获得对方的反馈,具有双向沟通的优势三、 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器具和个体用品管理台账的分类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按照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和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器具管理台账2、一般防护用品发放台账,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靴、防暑降温用品等的发放记录3、特殊防护用品发放台账,包括防尘、防毒、耐酸碱、耐油、绝缘、防水、防高温、防噪声、防冲击、真空作业用品等的发放记录4、防护用品购置台账5、防护用品修理、检验、检测台账四、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建立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是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因此,应根据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要求建立以下台账,并且按照台账表册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适时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