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文化常识一.ppt
34页古代文化常识古代 称谓习惯 传统节日称谓 常见的时间词语: 古代年龄的专用名词 古代授官称谓 古代地理名称 古人命名文集或诗集的方法1. 襁褓------------ 2. 孩提------------ 3. 始龀------------ 4. 垂髫------------ 5. 总角------------ 6. 束发------------ 7. 豆蔻------------ 8. 及笄------------ 9. 破瓜、二八-- 10.加冠、弱冠-- 11.而立----------- 12.不惑---------- 13.知命---------- 14.花甲---------- 15.古稀---------- 16.耋------------- 17.耄耋---------- 18.九秩---------- 19.人瑞----------古代年龄的专用名词:婴儿 2-3岁幼儿、儿童 刚刚换牙齿的儿童时代 八九岁到十二三岁的少年、 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的少年 男子十五岁, 女子13 -14岁到15岁 指女子15岁 女子16岁指的男子20岁30岁40岁50岁60 岁70岁70到80岁 80、90岁的老人90岁的老人特制百岁老人。
元日----- 人日----- 上元----- 社日----- 寒食----- 端午节--- 伏日----- 七夕七巧---- 中秋----- 重阳节--- 至日----- 腊日----- 除夕-----传 统 节 日 称 谓正月初一 正月初七 正月十五 农家祭祀祈年的日子春分前后 清明前两天 五月初五 夏至三伏 农历七月七 八月十五 九月 九 冬至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 年末1.朔日2.晦日3.望日4.既望5.下九6.初阳1.农历每月的初一2.农历每月的末尾3.农历每月的十五4.农历每月的十六5.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6.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例如《孔雀东南飞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1.令尊:--- 2.令堂:--- 3.令爱:--- 4.令兄:--- 5.令婿:--- 6.令郎:--- 7.令妹:--- 8.令正:--- 9.府上:--- 10.跨灶: --- 11.高足: ---别人的父亲 别人的母亲 别人家的女儿 别人家的兄长 别人家的女婿 别人家的儿子 别人家的妹妹 别人的妻子 别人的庭院 别人贤能的儿子 别人的学生贤侄 贤弟 仁兄等等1 :称谓前加 “令”“贤”“仁”等表示对他人尊称2:其他别称:§ 同窗、同门、同砚-- § 寒窗---- § 门生-- § 东床、东坦、娇客 § 外父--- § 外姑------ § 季父:---- § 冢子:---- § 庶子:----- § 良人、良君:----- § 细君:--------同学 学校 学生 女婿 岳父 岳母 叔父 长子 妾生的儿子 丈夫 妻子 1.家父、家严、家君- 2.加母、家慈:------ 3.寒舍: 4.家兄:------ 5.舍妹:------ 6.舍弟:------ 7.犬子:------ 8.内子、内贤:---3:称谓前加上“家”或者“舍”表示对自己的谦称1.自己的父亲 2.自己的母亲 3.自己的家 4.自己的兄长 5.自己的妹妹 6.自己的哥哥 7.自己的儿子 8.自己的妻子。
4:加“先” 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 如:先大母、先帝 5:加 “太” 表示对方是长辈 如:太母 太公古代授官常用词语拜:拜官授职,某种官职或名位, 如 “于是辞相印不拜” 《张衡传 》 除: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指南录后序〉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 辟: 连开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 举、荐: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 加封:五人得封于大堤之上 起:起为太使令 点、简: 选: 赠: 补:拔: 擢: 进: 加: 陟: 迁升、 迁授、 迁叙拜官授职:官员提拔贬官降职1: 迁削、迁谪、左迁, 2:放 3:出官 4:出§ 迁: 调动官职, § 包括升级、降级 、平级转调三种 情况¡降级叫迁削、迁 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 、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 叫迁复5) 谪:降职贬官、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 “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罢免官职官员特殊的专用名词(8)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 骨,征拜尚书 (9)下车:指官员刚刚到任工作 衡下车治威严, 《张衡传》 (10)视事:做官古人称谓习惯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 贫贱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朋友§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 §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1.------“贫贱之交” ;2.------“金兰之交”;3.------“刎颈之交”;4.------“患难之交”5.------“莫逆之交”;6.------“竹马之交”;7.------“布衣之交”8.------“忘年交”;9.------“忘形交”;10.-----“君子交”;古人称谓习惯1:【称籍贯】§ 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 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2:【称郡望】韩愈 昌黎人(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 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3:【称官名】§ 《琵琶行》:“江洲司马春衫湿”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 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杜甫曾任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4:【称爵名】名将郭子仪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 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5:【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世称陶彭泽;¡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世称柳柳州;6:【兼称】 1:《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2:《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古人称谓习惯古人称谓习惯7 :【直呼姓名】Ø用于自称: 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Ø用于厌恶的人: 不幸吕师蒙构恶于前Ø用于给人作传记: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8 :【称号、字、斋号、谥号】Ø称号: 青莲居士、东坡居士Ø字: 王子安,白乐天,Ø斋号: 聊斋先生Ø谥号; 乡先辈左忠逸公 欧阳文忠公【谦称】【谦称1】(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Ø愚,谦称自己不聪明Ø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Ø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Ø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 之 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Ø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Ø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 对方效劳之意谦称2 】§ (2)古代帝王自谦词: § 有孤(小国之君)、寡 (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 § 下官、末官、小吏等 § (4)读书人的自谦词 ¡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 或才能平庸 谦称3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Ø 常用“家”、“舍”等谦词Ø “家” 对别人称自己家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家兄等Ø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 Ø 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Ø在下-----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晚辈或地位低的人 Ø小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Ø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Ø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老人;Ø妾------女子;Ø寡君----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
敬称】【敬称1】表示尊敬客气,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Ø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 上去,陛下代称皇帝Ø(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殿下Ø(3)对将军的敬称--------------麾下Ø(4)对有一定地位的使节--------节下;【敬称2 】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Ø令,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 令堂(对方母亲)、 Ø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 称对方父母)、尊驾 (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咐)、 尊意(对方的意思) Ø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 、贤郎(称对方的儿 子)、 Ø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 丈、丈人专指岳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 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 ¡称已经死去的父亲-------先考或先父, ¡称已经死去的母亲-------先慈或先妣, ¡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等; (8)对尊长者\朋辈之间的敬称----君、子、公、足下 、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 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圣”来表敬称, 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 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敬称3 】【贱称】【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 §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 § 《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 语!”【特殊称谓】【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种:(1)百姓的称谓常见: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2)职业的称谓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 师,表明职业 《师说》中的“师襄” “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 《柳敬亭传》中的“优孟”, “孟”的艺人优”, 亦称优伶、伶人,后亦称戏曲演员古人命名文集 或诗集的方法§ (1)以作者姓名命名 § 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2)以官爵命名 § 如《王右丞集》(王维)、 《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 § 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 《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4)以书斋命名 如《聊斋志异》(蒲松龄)、古人命名文集或诗集的方法(5)以作者字、号命名 如《李太白全集》、 《王子安集》(王勃)、《 苏东坡全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 《贾长沙集》(贾谊)、 《梦溪笔谈》(沈括)7)以出生地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柳河东集》(柳宗元)8)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祜集》(苏洵) 古人命名文集或诗集的方法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