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导则与标准》练习100题(含答案).pdf
23页一、单项选择题(共 9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A依法评价 B早期评价 C科学评价 D突出重点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监测 C环境影响预测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 A评价工作等级 B环境保护目标 C环境制约因素 D评价标准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工程分析中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包括() A有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B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C事故状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D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不包括() A区域污染源调查 B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C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D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式分为() 。
A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B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C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D直接污染物和间接污染物 7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 , 下列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 () A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 炉)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B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C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 D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 8 某新建城市快速路包含1.2km隧道工程,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按项目()计算其评价等级 A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 B快速路沿线通行车辆尾气 C快速路沿线产生的颗粒物及通行车辆尾气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导则与标准练习100题D隧道主要通风竖井或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 9位于北方地区的某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 ,监测时段应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进行现状监测 A取暖期 B停暖期 C冬季 D夏季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
A3d B7d C15d D一个月 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地表水体水文要素影响的特征确定,湖库主要评价因为不包括() A水温 B径流过程 C径流深 D水量 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关于第二类水污染污染当量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锌的污染物当量值为 0.2kg B六价铬、总砷、总银的污染物当量值相同 C总镉、总铅的污染物当量值不同 D总铬的污染物当量值为 0.04kg 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除覆盖评价范围外,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流段,排放口上游调查范围宜不小于()m A500 B1000 C1500 D2000 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河流不利枯水条件下,河流设计水文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 A75% B90% C95% D98%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2.3-2018) ,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河道型水库预测时适用()模型。
A垂向一维 B纵向一维 C平面二维 D立面二维 16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 , 建设项目按其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分为 ()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17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 , 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地下水污染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液体物料成分等进行识别 B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进行识别 C地下水环境影响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进行识别 D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18某建设项目位于规划的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 ,判定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 A敏感 B较敏感 C不敏感 D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 19 某焦化项目位于地下热水资源较丰富的滨海区,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 ,判定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 20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 ,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 。
A2 B3 C5 D7 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 ,关于重点防渗区防渗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6.Om,渗透系数 K1.O 10-7cm/s B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3.Om,渗透系数 K1.0 10-7cm/s C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l.5m,渗透系数 K1.0 10-7cm/s D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1.Om,渗透系数 K1.O lO-7cm/s 22某无指向性球形声源半径 r=2m,距声源外表面 lm 处的 A 声级为 LA,声源 A 声 功率级为 LAW,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 , 关于该声源源强表达量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LALAw BLA2D,r2D Br02D,r 无要求 Cr0无要求,r2D Dr0D,r2D 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 ,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有关 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传播的距离有关 C计算屏障衰减后,还需考虑地面效应衰减 D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需要考虑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29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 L0,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线声源 r0和 r 处的声级分别为 LP(r0)和LP(r)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当 rL0/3 且 r0L0/3 时,可用于简化计算 LP(r)的公式是() 。
ALP(r)=LP(r0)-10lg(r/r0) BLP(r)=LP(r0)-20lg(r/r0) CLP(r)=LP(r0)-10lg(r0/r) DLP(r)=LP(r0)-20lg(r0/r) 30某声源昼间运行 2h,运行时辐射至厂界的噪声级为 56dB(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该声源辐射至厂界的噪声昼间(16h)等效声级为() A56dB(A) B53dB(A) C50dB(A) D47dB(A) 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 ,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噪声影响预测内容的说 法,正确的是() A应预测给出预测点处噪声贡献值与现状噪声值的差值 B应预测高层噪声敏感建筑各楼层所受的噪声影响 C应预测给出满足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的距离 D应按预测值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 32某工业企业所在区域噪声背景值为 55dB(A) ,技改前全厂噪声源对厂界噪声贡献值为 62dB(A) ,技改后全厂噪声源对厂界噪声贡献值为 61dB(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技改后该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值为() A61dB(A) B62dB(A) C63dB(A) D65dB(A) 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声环境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分析的是() 。
A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所覆盖的面积 B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声源分布状况 C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数 D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主要建筑物类型、名称和数量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 ,生态敏感区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下列敏感区中,属于特殊生态敏感区的是() A森林公园 B原始天然林 C自然保护区 D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 35某露天矿山开采项目位于非生态敏感区,占地面积 25km2,矿山开采将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改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 ,该矿山开采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可只做生态影响分析 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 ,铅锌矿开采项目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 A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B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C施工期和运营期 D施工期 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生态背景调查的是() A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状况 B影响区域内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 C影响区域内受保护的地方特有物种、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 D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38某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该生态影响评价可不制作的图件是() 。
A工程平面图 B土地利用现状图 C生态监测布点图 D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 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 ,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 B依据区域生态保护的需要和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能选择评价预测指标 C通过分析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D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不利影响,并简要分析不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 40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推荐线路部分路段穿越风景名胜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 ,该项目应优先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是() A调整线路走向,避让风景名胜区 B采用全隧道方式穿越风景名胜区 C采用高架方式穿越风景名胜区 D调整规划风景名胜区范围 4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可不包括() A生态系统组成 B生态系统结构 C生态系统功能 D生态系统多样性 4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关于评价范围确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环境要素和区域开发建设情况确定评价范围 B在时间跨度上,评价范围一般应包括整个规划周期 C在空间跨度上,评价范围一般应包括规划区域、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地域 D评价范围确定应考虑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 4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下列内容中,属于规划研究阶段工作的是() 。
A推荐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B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 C提出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D识别主要环境影响和制约因素 4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推荐的规划分析方式和方法不包括() A核查表 B情景分析 C专家咨询 D事件树分析 45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境质量与生态状况调查的是() A污染源分析 B重要生物资源范围 C生态系统的类型 D土壤肥力与使用情况 46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重大不良影响进行分析与判断时,可不包括的内容是() A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 B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资源与环境利用发生严重冲突 C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 D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4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开发区及产业园区规划方案绮合论证的重点内容不包括() A规划的清洁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