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音乐游戏在低段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704964
  • 上传时间:2018-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音乐游戏在低段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宁波市曙光小学 徐建霞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而音乐游戏恰恰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 ;到音乐中去——表现音乐(音乐游戏) ;再回到音乐中去——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掌握音乐) 所以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音乐游戏所具有的功能,可以说适合所有的孩子,甚至成人也是可以的,但是笔者认为最适合开展有效的音乐游戏活动应该是在小学低段这个阶段小学低段是指一、二年级,这个年龄的学生特点是年龄小,爱玩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他们的学习生活是以游戏为重心的,游戏是低段学生表现生活、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情感最好的外在表现,更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要卓有成效的对低段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就要把音乐同儿童的生活、玩耍融合为一体,让儿童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活动中直接地、亲身地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 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 ,把游戏引进课堂,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可见,教育家都很重视学习和游戏相结合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研究,根据音乐特点和低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一些音乐游戏方案,让学生在音乐感受与鉴赏、歌曲演唱、器乐演奏等各种实践活动中参与音乐游戏,达到学习音乐的目的这些音乐游戏可以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丰富、速度的变化等等现将音乐游戏按教学内容分成以下四类进行阐述:一是节奏训练类的音乐游戏;二是音准训练类的音乐游戏;三是歌唱表演类的音乐游戏;四是打击乐( 器乐)类的音乐游戏 (一)节奏训练类的音乐游戏节奏在音乐中,是音乐进行的时间的组织者,有人称他为音乐的骨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奏就是音乐的总的感觉节奏作为音乐时值的表现,可以由节拍、速度、律动等多种要素构成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教学的目的,就是开发人的与生俱来的节奏感潜能,并且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将被动的本能变为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感知、反应和表现力,使之成为培养身心均衡发展、有较高素养与能力的适应现代化生活的,有创造性的劳动者重要教育手段。

      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并且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语言节奏,动作节奏的训练在练习时,把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穿插起来,克服单纯节奏训练的单调,乏味之弊端,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仅学得快,而且记得牢,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1、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游戏奥尔夫教育体系中有“节奏基石”这个词,所谓“节奏基石” ,指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拼成的最小节奏单元而“节奏基石”就是在音乐教学中实际上就是一个最小形态的固定节奏型拿姓名来说,我们的名字一般都是两个或三个字,刚刚入学的孩子们可以有节奏地报出自己的姓名,以相互认识例① 报名字的节奏游戏一年级的小朋友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首先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 叫 小沈 阳,[X X XX X ],我 叫 刘 谦,[X X X X ],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读名字然后在每个孩子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再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配合一年级第一课中的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进行游戏活动,会使孩子们充满了乐趣。

      除了利用名字感受节奏外,还可以选择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如动物名、食品名、交通工具、花名、树名、国家名等,都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生活范围、兴趣等因素决定在玩这种游戏的时候要注意的是:首先每个人都要事先想好一个,必须是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每一种节奏型,拍子要一样,内容不能重复更不能错按座位轮流进行,中途不要中断,也不能抢说在进行过程中,最好有节奏压拍子,或者教师始终用手拍节奏,为孩子打拍子时间控制在 5分钟左右,过长不合适例② 二拍子的节奏感游戏教师出示三种节奏型,教师指挥学生一起念如:X X , XX X , XX XX宁 波 哈尔 滨, 乌鲁 木齐每个节奏型要反复念数遍,一直到全体朗诵整齐,速度均匀然后将全班分成两组练习,一组先念,另一组按一定规律进入,成为二声部,反复念数遍,整齐交换声部加上第三个节奏,成为三个声部,交换练习,还可变换音量、变换速度、变换音色等这种内容加进来不仅使学生感到丰富多彩,兴趣盎然,还可以加强二拍子稳定排律和节奏感训练,有翻来覆去万变不离其宗之感一年级第一册第六课《爱劳动》一课,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书中有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及二分节奏,结合学生平时劳动生活,钉钉子、擦桌子和扫地等声音,则变成了很有意思的多声部节奏训练,除此之外,还可以演变成生活中其他的声音。

      例如:劳动声 火车声 叮当 叮当 咔嚓 咔嚓 擦 擦 轰 隆刷 — 呜 —闹钟 下雨声 滴答 滴答 淅淅 沥沥 当 当 滴 答 当 — 哗 —这种字词节奏训练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有更多的创造性教法,比如把三种节奏型写在黑板上,教师任意指定一种节奏型,三种轮换或重复,学生轮流用字词读出来,还可以在三个声部中停掉一个声部,甚至只留下一个声部,各声部的进进出出全由指挥手势表示等等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节奏进程应始终流畅自如2、童谣、儿歌及故事结合的节奏游戏许多音乐都源自于生活,几乎每个儿童都会听到父母或老师给他唱儿歌或童谣,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儿歌、童谣都会世世代代祖传下去。

      童谣和儿歌是孩子所喜欢的,童谣大都非常有趣,加上押韵,使人朗朗上口,趣味无穷,而运用本土方言的儿歌、童谣进行教学将更受欢迎例③ 儿歌《小白兔》先让学生学会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边念边用手打节拍 X X ,坐着会读后,边念边围成圆圈走节拍,手也跟着拍分三组进行,一组拍手 X XX ,一组跺脚 X X ,一组读儿歌配合进行此类儿歌还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奶奶,奶奶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滑一跤儿童最喜欢听故事,引用熟悉的故事当做教材来引导儿童学习节奏如二年级教材中的音乐故事《龟兔赛跑》 《大鹿》 ,都可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一个固定节奏型贯穿整个故事,必定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奥尔夫教学内容中就有一个《库企企》的音乐故事,效果非常好例④ 奥尔夫故事游戏《库企企》音乐故事:小弟弟问妈妈:“有没有一种什么也不做就能让自己变聪明的方法?”爸爸妈妈说不知道,但附近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他可能知道,于是弟弟就找到白胡子老爷爷,白胡子老爷爷说:“这个问题啊,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听说爬过四座山,再上四道台阶的地方有一个山洞,如果能进到那个山洞,就会变聪明了,听说去到那里非常艰难,你们愿意去吗?”孩子都回答:“愿意去!”然后音乐和图画和手势完美的结合了起来:老师在图画上画山,一个节拍一座,一座比一座高,一共四个小节;然后上四级楼梯,最后对着山洞说咒语“库,库,库企企” (小手捏成数字 1,左手一次——库;右手一次——库,左右手交叉——库企企) ,全班孩子一玩到这里,就高声的大叫。

      3、固定节奏、卡农节奏及即兴节奏的游戏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稳定的节拍感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些学生由于不重视这方面的练习,甚至学了许多年的音乐后仍然拍子不稳,忽快忽慢,演奏越来越快,或拖拍子,就算是专业音乐的学生也同样存在问题例⑤ 固定节拍感的游戏教师出示四张四分音符卡片,教师按照 4/4 拍点带领学生口念 “ta,ta,ta,ta”,并在第一拍拍手,连续反复,形成稳定的拍率,练习时,有时抽调一张有时再加上,无论哪种节拍均在第一拍拍手边念可以变为拍腿、跺脚等形式在读的过程中引进 titi,教师不时地把它盖在任意一拍上,采用各种组合法,但拍率不变,形成一种固定音型,这种不断有规律及节奏变异就是节奏感,从卡片的定式和其中节奏的变化中,训练了稳定的节拍感和节奏感当然根据年级的增高增加难度,休止符、十六分节奏都是可以进行训练的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大家一起拍四拍,常常会越拍越赶,可以采用分四组各拍其中的一拍的节奏,其道理是自己连拍四拍由于紧张等原因,会越拍越赶,但空三拍,动作减少,心理比较放松,精神更高度集中,是一种内心节奏感训练,而且它已是多声部训练了,当然是最简单的互相的配合需要更专注的听与拍,这在教学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卡农节奏即接龙,教师拍四拍,学生接着模仿头四拍,教师连续拍下去,四拍一个节奏型,学生边模仿教师的前四排前奏,边听边记后面的节奏这种方法必须每四拍一组,节奏要一组容易,一组难写,间隔进行,否则难度就太大接龙还可以接尾、接头及即兴接龙等等即兴节奏即节奏造句,教师规定节奏型,由学生根据节奏型即兴演奏,当学生掌握一定的节奏型语汇后,应灵活运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音准训练类的音乐游戏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所以在歌唱中歌唱者起着关键点的作用,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歌唱者敏锐的听觉、良好的音高感及演唱能力如果演唱者的音准不好,唱出来的歌声也一定不会那么动听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明确要求,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而多声部教学与音准教学是息息相关的,多声部教学的难点就是在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如果学生的音准不好,多声部教学就根本没有办法开展如果学生的音准好,能有固定的音高概念,演唱时就能坚定的守住自己的声部顺利的完成歌曲,然而在低年级做好音准的铺垫,为高年级时学习音乐乃至终身都是非常重要的。

      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唱歌,首先采用跟着教师一起唱的方法,从听觉上学习开始时,学生能够在基本范围的音高上歌唱就可以了,注重的是他们的参与,歌唱音准的培养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教师要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每次课都用一些时间在音准上,一段时间训练下来必定会有很好的效果进行音准训练,当然不能采用枯燥的方式进行,教师在钢琴上弹学生在下面唱,肯定会让学生厌烦不已的下面介绍几种进行音准训练的音乐游戏,会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音准例① 接龙游戏:每个学生想好一个动作,按组进行接龙1=C 2/4S M | SS M | SS MM | SS M ||甲:嘿 嘿, 看着 我, 我在 微笑 对着 你乙:嘿 嘿, 看着 我, 我也 微笑 对着 你还可以是拍手、叉腰等各种动作)例② 卡农演唱的训练一二年级学生只学习了 sol、mi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七届小学“希望杯”六年级第二试试题.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五届希望杯数学竞赛六年级一试答案.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四届希望杯数学竞赛五年级一试试题.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四届希望杯数学竞赛四年级二试答案.doc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绑扎与固定.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迎春杯三年级初试模拟题.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迎春杯六年级初试模拟题.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重点中学小升初入学模拟试题及分析一zk.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重点中学小升初入学模拟试题及分析三zk.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重点中学小升初入学模拟试题及分析五zk.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一上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一数学下期期末测试试卷.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一数学教案:函数复习的教学设计.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一数学科下册期末考试卷.doc 音乐故事表演:彼得与狼.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一数学算法与程序框图测试.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三数学复习棱柱棱锥的概念和性质.doc 音体美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doc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三数学复习集合的概念与运算.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