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教育项目探索.docx
7页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教育项目探索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教化项目探究 本文关键词:机械电子,本科,探究,项目,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教化项目探究 本文简介:摘要:开展中德教化合作,有利于学习借鉴德国工程教化的胜利阅历,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办好项目的关键在于制订好培育方案、做好德语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中德双方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学习与沟通同时,应当以主动地看法,妥当处理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碍发展的问题关键词:中德合作;机械电子工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教化项目探究 本文内容:摘要:开展中德教化合作,有利于学习借鉴德国工程教化的胜利阅历,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办好项目的关键在于制订好培育方案、做好德语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中德双方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学习与沟通同时,应当以主动地看法,妥当处理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碍发展的问题关键词:中德合作;机械电子工程;教化项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广泛与深化,人员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思索和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为高等工程教化的国际合作与沟通创建了契机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在高等工程教化领域开展中外合作与沟通,有利于学习国外现代教化理念,中西合璧、扬长避短,进而推动高等工程教化的改革和发展。
但是,在合作过程中,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理念可以学习,阅历也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妥当处理问题,制订完备的安排方案就中德合作机械电子工程专业“3+1”本科教化项目而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培育方案体现“中西合璧”;二是德语从“零”起先;三是有若干门课程由德方选派老师来华授课;四是第四学年赴德国完成后续课程及毕业论文因此,要办好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就要认清上述特点,妥当处理好有关问题一、培育方案的制订依据教化部的批复,中德合作机械电子工程专业“3+1”本科教化项目学制四年,成果合格者颁发国内本科毕业证书,符合中德合作双方院校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双方学士学位若简洁的理解这句话,意味着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既要修习中方培育方案所列课程,也要修习德方培育方案所列课程,并分别达到各自的培育要求但是,由于在合作之前,中德双方的培育方案自成体系,且中方的培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学科”属性,而德方培育方案的“专业”色调更加深厚一些,加之德语的学习要占用大量的学时,因此,同时满意双方的培育要求是比较困难的为使教学活动有章可循,首要问题就是培育方案的制定问题那么,如何制定培育方案呢?首先要仔细分析中德各自培育方案的课程模块及体系构成。
从大的方面看,中方的课程体系大致由三大模块组成:思政课和体育、外语、学科及专业(包括学科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从属于有关课程或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等),学制四年;德方应用技术高校的课程体系则大致由二大模块组成:外语、学科及专业(包括学科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从属于有关课程或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等),学制三年表面来看,中德课程体系的不同仅仅是中方多出了思政课和体育课,学制多出一年,而这一年所具有的学时好像完全能够满意思政课和体育课的开设要求实际状况真的如此吗?中方的第一个模块,即思政课和体育,为中方所特有,共计20学分(思政课15学分,体育5学分);外语模块虽然双方都有设置,但学分大大不同中方开设德育课程,共计73学分;德方开设英语课程共计10学分至于第三个模块,即173学分的学科及专业课程,虽说侧重不同,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一样,而德方的课程体系好像更适合于“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中德双方课程模块、学分数及学年平均学分数中,中方院校四年共计273学分,每学期68学分;德方院校三年共计180学分,每学期60学分粗看起来相差不大,好像仍旧没有问题这是因为仅从数字上得出的结论,忽视了中方学生的德语基础及在大二下半学期德语应达到的水平。
从大二下半学期起先,德方院校将选派老师来华授课,由于学生的德语基础几乎是“零”,不论是德语课程的学习,还是德方外教用德语所授课程,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就须要在培育方案的制订中考虑这一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究与实践,合理的教学安排应当是这样的,即第一学年基本以德语学习为主,后三个学年的六个学期参考德方培育方案设置“学科及专业”课程,思政课和体育课分散设置在前三学年这样设置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一是保证学生在外教授课之前德语达到肯定的水平;二是学习借鉴了德方“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模式;三是满意了思政课和体育的开课要求二、德语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如前所述,在中德合作机械电子工程专业“3+1”本科教化项目的培育方案中,德语学分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项目特点所确定的由于项目学生入学时德语基础几乎是“零”,为使后续课程,尤其是德方外教所担当的课程能够顺当进行,德语教学应在一年半内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阶段性教学目标,即第一、其次、第三学期分别应当达到A1、A2、B1的水平,并争取在第四学期结束时达到B2水平,以便学生赴德后能通过语言学校为期三个月一期的德语培训,顺当进入合作院校进行专业学习;二是应切实提高学生德语的听、说、读、写实力,以便德方外教来华授课及将来出国深造能够顺当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标明确后,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教学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任务,而是学生和老师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应当相识到德语的重要性,进而充溢热忱的全身心投入;老师也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德语基础以及短期内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实力,有针对性的从听、说、读、写几方面加强教学、强化训练,学以致用要达到上述目的,一支稳定地师资队伍是既是前提也是根本保证学校主管部门及项目所在学院,应切实重视并实行相应措施加强德语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德语相对而言属于小语种,老师聘请的难度相对较大,而引进具有较高水平又具有教学实践阅历的老师的难度就更大为此,学校应制定实惠的政策,在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赐予肯定的倾斜和实惠;项目所在学院也应时刻关切德语老师的生活和工作,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增加其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强化岗位责任感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沟通依据教化部的规定,德方院校来华授课时数不得少于该项目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学分数也同样如此,以保证优质教化资源的引进,促进合作双发的沟通,推动项目健康发展依据这一规定,加之第四学年学生要赴德接着学业并完成毕业论文,因此,列入“学科及专业模块”的课程,将分别由中方和德方老师各担当一部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缘由,中德双方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中方往往以老师为主导,采纳的方法多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师生沟通沟通较少,留给学生的课后空间不够,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实力相对欠缺;德方往往以老师为引导,老师在课堂上往往进行提纲挈领式的系统讲解和重点内容的剖析,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课后则留有较大的空间和明确的任务中德双方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上述差异,将给学生学习带来肯定困难,尤其是当他们习惯了中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之后,面对来华授课的德方老师,以及第四学年赴德学习时,就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为此,中德双方老师应充分利用德方老师来华授课的机会,加强彼此的沟通沟通和相互的学习借鉴,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形成一套具有项目特色的教学方法,达到既有利于学问的理解和驾驭,又有利于培育独立思索、自主学习的实力的目的四、结语自2022年举办中德合作机械电子工程专业“3+1”本科教化项目以来,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究与不懈努力,很好的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上述主要问题及其他各种问题,使合作项目获得了较大发展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招生442名,培育毕业生101名,其中108名赴德接着学业。
在赴德学习并顺当毕业的同学中,有14名申请到了汉诺威高校、纽伦堡高校、开姆尼茨工业高校等德国高校的探讨生资格,而选择进入德国公司或回国应聘德资企业的毕业生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确定和欢迎即便是有些未能出国接着深造的同学,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他们有的在国内探讨生入学考试中位列前茅,有的选择就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这与其既具有专业学问,又驾驭了英语和德语两门语言的复合型特质有着莫大的关系总之,加强中外合作与沟通,以主动地看法仔细对待、妥当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能够办好项目,培育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参考文献】[1]周白华.高等教化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究与思索[J].南京理工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91-93.[2]于险波.论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培育方案的制订[J].高等理科教化,2022(4):91-93.[3]袁健.中外合作办学的相识与思索[J].黑龙江教化,2022(4):66-67.[4]吴珊,张文通.高等教化之中外合作办学刍议[J].南京中医药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58-62.[5]邱婉丽,于丽娟.中外合作办学语言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探究[J].天津职业高校学报,2022(8):94-96.作者:高岩 蒋晓梅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