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墨西哥将推新法案打击全球首富对电信业垄断.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精****档
  • 文档编号:43758819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ZFTO北京时间 3 月 12 日凌晨消息,路透社周一引述相关法案的草案报道,墨西哥政府将很快提交一组法案,希望通过电信行业的改革解除亿万富翁卡洛斯-斯利姆对墨西哥电信市场的紧密控制,同时限制广播商 Televisa 集团对广播电视无线频段的统治报道指出,法案希望创建一个独立监管机构,确定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公司并对它们实施更严厉的惩罚,甚至是直接拆分它们来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卡洛斯斯利姆控制下的美洲移动股价在消息公布后大跌超过3%,Televisa 集团股价跌幅也超过了 2%不过 Televisa 集团和斯利姆的发言人都以对计划细节尚无了解为由拒绝对相关改革提议发表评论报道指出,墨西哥总统潘尼亚尼托将在当地时间中午12 点正式公布这个法案法案还将提议建立专门的竞争事务法庭以解决相关纠纷法案中的大量提议都将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对现有法条进行操控以避免处罚的做法作为目标路透社获得的草案指出,这组法案将要求卡洛斯斯利姆名下的美洲移动允许竞争对手使用其覆盖墨西哥这个拉丁美洲第二大经济体的庞大无线网络报道称,在2012 年 12 月宣誓就职的潘尼亚尼托当局是在与来自两个主要反对党的代表进行协商之后决定提交这组法案的。

      数据显示,卡洛斯斯利姆的美洲移动实际控制了墨西哥移动通讯市场约 70%的市场份额,还拥有该国固定业务约 80%的市场份额属于媒体大亨埃米利奥阿兹卡纳加的 Televisa 集团控制着 60%的墨西哥广播市场分析指出,这种大亨垄断各自市场的局面使得墨西哥民众需要承受相对较高的服务价格,对该国整体的生产力都造成了拖累 在路上,总体向好,问题难免量化宽松政策的过度使用似乎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很多市场人士开始担忧:全球流动性泛滥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一场极为危险的游戏不过,每轮经济周期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复苏苗头出现后,倘使其间的问题能逐渐化解,那最后出现的将是“阳光和灿烂” 复苏,在路上随着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重新站上 14000 点并改写历史新高、欧元区外围国家融资成本大幅回落、中国经济成功避免了“硬着陆” ,可以肯定的是,在经历了过去五年多痛苦的煎熬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在复苏的漫漫长路上启程 然而,在多数国家财政政策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全球央行却成为了孤单的、苦苦支撑经济复苏的“大力士” 而在使出全身解数刺激经济的同时,宽松货币政策也悄悄埋下了隐患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条“复苏之路”注定坎坷在阴晴不定、经济数据反反复复的环境下,全球经济是在等待拨云见日,抑或是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危机? 全球复苏图景 IMF 今年 1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2013 年的全球复苏图景:随着抑制全球经济活动的因素逐渐消退,全球增长将加快IMF 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将达 3.5%,高于 2012 年的 3.2%,但比该组织去年 10 月的预测低 0.1 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IMF 预计美国今年将增长 2%,明年增长 3%;在欧元区,尽管尾部风险已降低,外围国家主权融资状况改善,但预计 2013 年欧元区经济仍将收缩 0.2%同时,IMF 预计新兴市场今年将增长 5.5%,中国今年仍将维持 8.2%的高速增长 截至 2013 年 3 月初,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公布的 2 月采购经理人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复苏状况并不乐观:虽然美国制造业持续复苏,但多数经济体的制造业仍处于收缩 制造业是本轮美国经济复苏中的亮点,2 月美国制造业 PMI 连续第3 个月扩张但欧洲仍然是不景气的重灾区,不仅核心国与外围国的制造业状况分化,而且德法之间也出现类似分化。

      英国制造业PMI 大幅下滑,制造业从扩张转为收缩,下滑幅度创下 8 个月以来最大荷兰和挪威的制造业 PMI 小幅下跌虽然中国的制造业理论上还处于扩张,但受春节因素影响,中国 2 月 PMI 跌至 50.1 离收缩只有一步之遥 美国:全面复苏 减支冲击 2013 年以来“欣欣向荣” 标普 500 指数一路攀升至 2007 年 10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 2000 年 10 月以来的最高点,道琼斯指数更是创出历史新高, 美国制造业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制造业 PMI 是衡量美国制造业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美国供应管理协会 3 月 1 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 月美国制造业 PMI 为 54.2,高于前月的 53.1,升至 2011 年 6 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另一个显著的复苏迹象是楼市,这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去年 12 月的 S&P/Case-Shiller 20 座大城市房价同比大涨 6.8%,创下自 2006 年 7 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今年 1 月新屋销售环比激增 15.6%,达到 43.7 万套,升至四年半最高水平 大部分分析师认为,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大幅回升取决于房屋市场的复苏情况。

      2012 年起美国楼市就已开始好转,住房价格和销量均上升,止赎案减少且可用存量也下降,2013 年美国房市复苏料将进一步增强 此外,2 月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 69.6,远超预期,显示出“财政悬崖”不确定性导致的冲击效应已经有所减弱 不过,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美联储主席则持谨慎乐观态度,他在参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发表半年度证词时称经济“持续地适度扩张,尽管步伐并不均匀” ,预计”今年增长将再次加快” 与此同时,美国就业市场也出现改善美国劳工部 3 月 8 日公布的美国 2 月非农就业增加 23.6 万人,大幅高于预期的增加 16.5 万人2 月失业率也从 7.9%降至 7.7%,创下 2008 年 12 月以来的新低,而预期为 7.9% 不过,美国经济复苏将难免受到 3 月 1 日启动的 850 亿自动减支影响 根据自动减支机制要求,美国将在九年内削减支出 1.2 万亿美元由于 2012 财年还剩 7 个月,这意味着 7 个月内就将减少支出 850 亿美元,占美国联邦年度预算 3.55 万亿美元的 2.4%IMF 此前警告可能会因此下调美国与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

      不过,市场表现显示,总体乐观的经济数据抵消了自动减支带来的不利影响,投资者信心并未受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3 月 1 日收盘时涨至 14397.07 点,再次改写历史收盘新高点位 欧洲:内部分化 紧缩难题 与复苏势头明显的美国相比,欧洲的经济前景要黯淡得多 2007 年到 2010 年左右,欧洲经济的遭遇与美国相差无几: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历了一段严重的下滑期,随后开始回升然而,2011 年至 2012 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让欧洲经济开始与美国脱轨欧元区今年恐怕将无法重返增长,而复苏被延后的原因在于:企业和家庭信贷条件紧张,失业率高企以及投资冻结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冬季经济预测报告称,2013 年欧元区经济将出现 0.3%的负增长,欧盟经济将增长 0.1%;2014 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 1.6%和 1.4%欧盟最新经济预测数据意味着在欧债危机和紧缩财政政策影响下,欧元区经济今年仍会继续陷入衰退,欧盟经济也将会濒临衰退的边缘 同时,经济持续低迷将进一步恶化失业状况欧盟和欧元区失业率在 2013 年预计会分别上升到 11.1%和 12.1% 从 PMI 数据来看,欧洲多数国家的经济仍在萎缩。

      继 1 月欧元区制造业 PMI 升至 11 个月高点以后,2 月欧元区制造业 PMI 终值继续保持稳定,读数不变,为 47.9这意味着欧元区商业条件已经连续第19 个月出现恶化 不过,Markit 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 威廉姆森认为,虽然欧元区制造业部门很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再次拖累欧元区经济增长,导致 GDP规模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滑,但下滑速度相对于去年大部分时间已经出现了缓解 问题是,欧元区内部的制造业扩张趋势出现严重的分化:出口订单的复苏和国内需求弹性已经大幅支持了德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但国内需求的恶化却继续影响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经济 爱尔兰仍然是制造业 PMI 读数最高的欧元区国家,为 51.5,连续 12个月维持在枯荣线 50 以上德国制造业 PMI 读数为 50.3,有轻微的扩张趋势,结束了连续 11 个月的收缩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希腊的制造业仍然处于收缩,PMI 读数分别为 45.8、43.9、46.8 和43.0值得警惕的是,法国和希腊的制造业读数在欧元区中垫底 中国:复苏确认 但不稳定 去年,对于中国经济将遭受“硬着陆”的猜测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但那些对中国经济复苏过分乐观的人们也开始接受现实。

      2013 年 2 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 50.1%,比上月下降 0.3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但仍连续数月处于荣枯分水岭上方,意味着中国经济仍在复苏途中,但仍然不稳定,且力度有待进一步确认 中国研究信心指数巨幅回落至 39.4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2013 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周期型复苏,这是受益于宽松政策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去库存化结束和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他预计 2013 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 8.2%,去年为 7.8%;但调控力度的加大仍是风险酝酿中的新危机?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支撑本轮全球金融市场兴起的关键力量是全球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次危机后,在低增长和高失业的大背景下,全球央行俨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范式”:竭尽全力致力于确保经济复苏,而不再是恪守抗击通胀的传统教义为了重塑市场信心并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日本、英国和欧洲央行都已将利率下调至接近零水平,并向系统注入巨额资金 在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过去几年中共推出规模约 2.5 万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以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在其双重使命下更侧重于“促就业” 接替特里谢执掌欧洲央行的德拉吉也是如此。

      如今,无论是即将从金恩手中接任英国央行总裁的卡尼,还是很快将接替白川方明担任日本央行行长的黑田东彦,都似乎符合这样的模式 然而,缓解危机的同时是否又为新一轮危机埋下了隐患? 货币战争隐忧 日本最新的量化宽松政策犹如打开了全球新一轮竞争性货币贬值的潘多拉魔盒尽管二十国集团国家已经承诺不会发动“货币战争” ,但全球市场依旧嗅到了挥之不去的硝烟 黑田东彦本周一表示:“不可否认,宽松政策的实施将会有削弱的作用;但日本央行宽松政策的目的并不全是要削弱日元 ”日本财务省财务官中尾武彦也表示:“近期日元疲软归因于全球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的目标为抗击通缩,贬值应是可允许的 ” 不认同“货币战争”一说的一方认为,货币贬值更多是量化宽松政策的附带结果,而非有意为之 但无论是有意为之也好,或是货币政策的副作用也罢,货币贬值终究是结果将其称之为“竞争性”贬值还是其他,只是给意图贴上不同标签而已 全球主要央行的“量化宽松”可能会导致各国竞相贬值,这也是最近 G20 峰会的一个议题G20 成员国已承诺不会发动货币战争,但没有一个国家表现出要收缩货币刺激的迹象,而这些货币刺激已经导致大量现金涌入全球市场。

      新兴市场国家担忧的是,他们将为这种激进的货币宽松埋单:发达国家溢出的逐利资金将涌入新兴市场寻求更高收益,这将导致这些国家汇率升值进而削弱出口竞争力,或者政府将被迫降息或干预汇市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中国央行副行长 3 月 1 日表示,对于目前的全球“货币战” ,中国央行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无论是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其他机制的安排方面,都会充分考虑到国外主要央行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现实 发达经济体的 QE 和新兴市场的“被”QE,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一场极为危险的游戏 新一轮泡沫袭来? 德国央行前行长、瑞银集团董事长阿克赛尔 韦伯在今年 1 月的论坛上表示:“我很担忧的是,中央银行被视为唯一的行动者,我们需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