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rvcc分析指导手册.doc
2页近日优化srvcc时,网优平台与信令平台数据不一致,给大家优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主要因集团规范中对网优平台和信令平台使用了不同的算法引起特此整理手册,进行说明算法差异:网优平台---分母:handover required(S1接口),分子:携带successful handover的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S1接口)信令平台---分母:PS TO CS Handover request(Sv接口),分子: PS to CS Complete Acknowledge(Sv接口)根据算法可以看出,网优平台是以S1接口进行打点,信令平台是以Sv接口进行打点算法上存在差异分析思路:如果srvcc在S1口失败,没有在Sv口发起切换,那么信令平台针对Sv的统计里是看不到的下面我们根据这种情况给出具体的,使用信令平台的核对办法1、 针对网优平台给出的srvcc质差小区,在S1AP记录分析中,设置如下几个条件:A、 设置ECI=网优提供的小区B、 设置切换类型= [2]ltetogeran,即srvccC、 查询结果如下图所示,在S1接口失败的那次,就不会有Sv接口的消息D、 点开信令,进行S1接口失败的srvcc详细分析2、 针对S1接口成功的,在Sv接口失败的,在切换记录分析中,设置如下几个条件:A、 设置ECI=网优提供的小区B、 查询结果如下图所示,红框中即为Sv接口失败的消息C、 点开信令,进行Sv接口失败的srvcc详细分析Esrvcc与Xsrvcc统计说明:在集团指标功能中,我们严格按照集团下发的定义,仅统计了esrvcc的切换次数及切换成功率。
下文将说明,如何在信令平台上如何进行Xsrvcc的统计(包含asrvcc/bsrvcc/esrvcc)在KPI小区分析功能中,是我们针对现网实际需求,进行的小区维度指标统计,其中我们包含了xsrvcc的统计和esrvcc的统计如下图可以看到xsrvcc与esrvcc的数据对比这个数据的打点是以sv口进行打点,与网游平台的s1口打点会有差异,请悉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