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卉生产技术课件08专类花卉生产.pptx
69页花卉生产技术项目八 专类花卉生产Contents目录01蕨类植物生产02兰类植物生产03多肉多浆类植物生产蕨类植物生产1.1 任务目标 掌握常见蕨类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1.2 任务设置 学习并掌握鸟巢蕨、铁线蕨、肾蕨和蝙蝠蕨的生产技术1.3 相关知识 蕨类植物也称羊齿植物,是指叶丛生状,叶片背面着生有孢子囊,可以依靠孢子繁殖的一类观叶花卉植物蕨类植物为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而又不开花的一个类群远在3亿年前的泥盆纪末至石炭纪时,多为高大乔木群,生长茂盛,称为蕨类时代二叠纪以后至三叠纪时,大部分灭绝,其遗体形成煤层现代生存的多为草本,罕为木本蕨类作为室内植物应调整空气湿度和温度,注意经常灌水,将其放在室内阳光不直射的地方,但在较暗走廊中须增加光照多种蕨类可作为室内的观赏植物,如巢蕨属的鸟巢蕨,铁线蕨属的楔叶铁线蕨、铁线蕨,肾蕨属的肾蕨、波士顿蕨、皱叶肾蕨、狐尾肾蕨等,凤尾蕨属的银脉凤尾蕨,铁角蕨属的山苏花以及旱蕨属的纽扣蕨等1.3.1 鸟巢蕨的生产技术 鸟巢蕨别名巢蕨、王冠蕨,为铁角蕨科巢蕨属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原产于亚热带地区,我国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均有分布1.3.1 鸟巢蕨的生产技术(一)生物学特性 鸟巢蕨常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内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
团集成丛的鸟巢蕨能承接大量枯枝落叶、飞鸟粪便和雨水,这些物质转化为腐殖质,可作为自己的养分,同时还可为其他热带附生植物,如兰花,提供定居的条件鸟巢蕨为常绿草本,高达100120cm,根状茎短,顶部纤维状分枝并卷曲叶片呈辐射形直接着生于根茎上,形成莲座状莲座中间为一圆柱,柱上缠有黑色纤维,俯视很像一个鸟巢,因此得名,如右图1.3.1 鸟巢蕨的生产技术(二)繁殖方法 通常采用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1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作为商品化批量生产已得到广泛应用2分株繁殖 鸟巢蕨产生的分枝较少,罕用常见的分离子株的办法分株繁殖1.3.1 鸟巢蕨的生产技术(三)栽培管理 鸟巢蕨喜高湿弱光环境,可常年置于室内培养,日常养护管理中,应注意以下环节1栽培基质:鸟巢蕨是附生型蕨类,所以栽培时一般不能使用普通的培养土,而需选用疏松透气、持水性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基质2温度:鸟巢蕨喜温暖,不耐寒,冬季越冬温度最低为5,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8,高于35生长变缓3光照:鸟巢蕨不耐强烈的光照,半阴或散射光照即可满足需求4湿度:鸟巢蕨特别喜欢湿润的环境,要求空气湿度保持在80%95%最适宜5施肥:鸟巢蕨喜氮钾为主的肥料,生长季节每10d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无机液肥。
6病虫害:鸟巢蕨一般没有病虫害发生,只有空气干燥时有红蜘蛛危害,可用专杀药剂喷施即可1.3.2 铁线蕨的生产技术 铁线蕨别名铁丝草、铁线草、水猪毛、美人发、铁线芒等,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诸省,北到陕西、甘肃和河北1.3.2 铁线蕨的生产技术(一)生物学特性 铁线蕨株高1540cm,茎细长且颜色似铁丝,故名铁线蕨,如右图铁线蕨的生态习性是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多生于阴湿的沟边、溪旁及岩壁上不耐寒,忌阳光直射,喜疏松、肥沃和含石灰质的砂质壤土盆栽时培养土可用壤土、腐叶土和河砂等量混合而成1.3.2 铁线蕨的生产技术(二)繁殖方法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铁线蕨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采用孢子繁殖1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在室内四季均可进行,通常是在春季(4月上中旬)新芽尚未萌发以前,结合换盆进行分株2孢子繁殖 用消过毒的泥炭和砖屑组成混合基质,装盆后将成熟孢子均匀撒入浅盆中,不需覆土,上面盖以玻璃,从盆底浸水,保持盆土湿润,并置于2025的半阴环境下约3040d发芽,从播种至孢子体长出真叶需6070d,待长满盆后便可分植所以常可见花盆边也有铁线蕨自行繁殖生长的植株,待长到一定高度时可移植盆栽。
1.3.2 铁线蕨的生产技术(三)栽培管理 铁线蕨最好用吊盆栽培,挂于室内观赏在日常养护管理中,应注意以下环节1栽培基质:栽培基质以疏松、肥沃、含石灰质的砂质壤土为好,也可用泥炭土、河砂、蘑菇肥以221的比例配制,亦可用壤土、腐叶土和素砂等量混合,并加入少许石灰和旧墙灰2温度:铁线蕨喜温暖环境,不抗寒,生长适温白天为2227,夜间为1016冬季温度应不低于8,低于5时叶片易受冻害3光照:铁线蕨喜明亮的散射光,长期强光直射会使植株的叶缘枯焦、叶片枯黄甚至死亡,但要保证栽培环境有24h的散射光4湿度:铁线蕨性喜湿润,生长期浇水要充足,保持盆土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5施肥:铁线蕨生长期需每个月施复合肥或稀薄饼肥1次,可选用贲友15-15-30盆花专用肥6病虫害:铁线蕨常有叶枯病发生,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喷洒12次防治或施用适量硫酸亚铁即可防治1.3.3 肾蕨的生产技术 肾蕨别名蜈蚣草、篦子草、圆羊齿,为肾蕨科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各省、各地温室也有栽培1.3.3 肾蕨的生产技术(一)生物学特性 如右图,肾蕨株高约3080cm,根茎直立,被鳞片肾蕨的生态习性是喜温暖较荫蔽的湿润环境,怕烈日,畏寒冷,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我国的福建、广东、台湾、广西、云南、浙江等南方诸省区都有野生分布,常见于溪边林中、岩石缝内或附生在树木上1.3.3 肾蕨的生产技术(二)繁殖方法 肾蕨可用分株、孢子、块茎、匍匐茎繁殖1分株繁殖:肾蕨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可通过多种途径繁殖,但最常用的是分株繁殖,一般于每年春季45月结合换盆时进行2孢子繁殖:人工播种孢子,以疏松、透水性好、清洁的泥炭和砖屑配制成的混合基质作为播种基质为好3块茎繁殖:肾蕨地下的圆球形块茎也能发育成小植株4匍匐茎繁殖:肾蕨的匍匐茎繁殖方法是用铁丝将匍匐茎固定在土表,待长出新株后切离母株即可分株苗栽植后要保持湿度、遮阴并避免风吹1.3.3 肾蕨的生产技术(三)栽培管理 肾蕨的栽培方式因目的不同而异多株丛植适宜插花用叶的培养,或作为繁殖母株,土壤应深厚肥沃,水肥供应要充足单株栽培多供室内观赏,管理上应精细些在日常养护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栽培基质:肾蕨的栽培管理相对来说比较粗放,对栽培基质要求不严,适宜生长于富含腐殖质、渗透性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疏松土壤,因此家庭养植最好在土壤中加少量的骨粉或蛋壳粉等钙质养分2温度:肾蕨喜温暖,但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从1035都能生长,生长适温为1525。
1.3.3 肾蕨的生产技术 3光照:肾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可放置于室内北窗边栽培平时以给予明亮的散射光为宜4湿度:肾蕨喜湿润,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5施肥:在生长期间需要对肾蕨每15d左右施1次稀薄的熟饼肥,每30d左右向叶面喷施1次硫酸亚铁,使植株叶色翠绿,生长旺盛6病虫害:培养肾蕨如果光照过强、通风不良、土壤过湿或多年不翻盆都会导致叶黄枯萎7采收保鲜:肾蕨若作为切叶栽培,以叶色由浅绿转为绿色、叶柄坚挺有韧性、叶片发育充分时为采收适期1.3.4 蝙蝠蕨的生产技术 蝙蝠蕨别名鹿角蕨、蝙蝠兰、鹿角羊齿、鹿角山草等,为鹿角蕨科鹿角蕨属常绿草本附生蕨类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1.3.4 蝙蝠蕨的生产技术(一)生物学特性 蝙蝠蕨全株灰绿色,被绢状绵柔毛本属蕨类叶形奇特别致,姿态优美,为珍奇的观赏蕨类,是室内立体绿化装饰中观赏效果极佳的植物,多用于客厅、窗台、书房的装饰和点缀,悬吊装饰和壁挂装饰效果最好蝙蝠蕨的生态习性是喜温暖和半阴环境,可耐直射阳光1.3.4 蝙蝠蕨的生产技术(二)繁殖方法 蝙蝠蕨通常用分株繁殖,也可用孢子繁殖1分株繁殖 全年均可进行,以67月分株最适宜,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恢复快。
2孢子繁殖 需要大量繁殖蝙蝠蕨时可用孢子繁殖1.3.4 蝙蝠蕨的生产技术(三)栽培管理 蝙蝠蕨为附生植物,栽培方法不同于常见的盆栽花卉在日常养护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栽培基质:蝙蝠蕨常附生于树干分枝上或树皮开裂处,也可生长在浅薄的泥炭土、腐叶土或石块上2温度:蝙蝠蕨性喜温暖,白天在3335环境中也能生长良好,但空气相对湿度必须较高3光照:蝙蝠蕨极耐阴,也耐一定的直射阳光,在明亮的室内窗前附近生长良好4湿度:蝙蝠蕨喜阴湿,但也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中,蝙蝠蕨生长十分繁茂,浇水也比较少,所以很适合温室栽培5施肥:为了增加叶片美观,可在生长期,每旬喷施稀释饼肥水或于叶面喷洒速效性稀尿素,保持蝙蝠蕨叶片嫩绿、肥厚6病虫害:蝙蝠蕨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孢子叶,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1.5 任务考核 以抽签的方式考察每个学生对鸟巢蕨、铁线蕨、肾蕨和蝙蝠蕨等蕨类植物中任一蕨类植物生产技术的掌握情况,由教师进行现场打分兰类植物生产2.1 任务目标 掌握兰类植物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方法2.2 任务设置 掌握兰类植物的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能对常见的病虫害加以识别和防治。
2.3 相关知识 兰花一般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兰科植物的总称兰科植物是种子植物的大科,有2000035000种及天然杂种,人工杂交的超过40000种兰科植物广布于世界各地,主产于热带,约占总数的90%左右,其中以亚洲最多中国是兰属植物资源分布中心之一,我国原产1000种以上,并引种了不少属、种我们通常提到的中国兰花,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凡是兰科植物,原产在我国的统称中国兰花;另一种则是狭义的,指兰科兰属中原产在我国的兰花因此,中国兰花正确的叫法应是中国的兰属植物2.3.1 生物学特性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一)形态特征2.3.1 生物学特性(二)生态习性温度光照水分土壤2.3.2 主要种类及其产地和分布(一)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春兰又名草兰、山兰,如右图春兰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河南南部、甘肃南部和四川、云南等省的山野中花期为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形从瓣形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2.3.2 主要种类及其产地和分布(二)蕙兰(Cymbidium faberi)蕙兰是我国栽培最久和最普遍的兰花之一,古代常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白芷合名为“蕙芷”。
蕙兰是我国珍稀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如图8-8原分布于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及西南广大地区,是比较耐寒的兰花品种之一根较粗短,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淡黄色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呈椭圆形2.3.2 主要种类及其产地和分布(三)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建兰俗称雄兰、骏河兰、剑蕙等,也称四季兰,如右图原产我国,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常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m久经人工培植,品种很多,唇瓣和两棒白色无斑点的为上品,称为“素心兰”建兰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差,越冬温度不低于3,怕强光直射,不耐水涝和干旱,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2.3.2 主要种类及其产地和分布(四)墨兰(Cymbidium sinensis)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如右图原产于我国、越南和缅甸常生于山地林下溪边,也见于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下草丛中,花序直立,花朵较多,可达20朵左右,香气浓郁,花色多变墨兰的根是丛生须根系,长而粗壮根从假球茎基部的根点长出,幼嫩时白色,若裸露在盆上,土外则为暗绿色,日久呈暗灰色,肉质,内含丰富的水分和养料。
2.3.2 主要种类及其产地和分布(五)寒兰(Cymbidium Kanran)寒兰多分布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日本亦有分布,如图8-11日本寒兰”是日本原产兰蕙中香气最浓者本种属一茎多花,叶姿幽雅潇洒,是日本仅有的原产兰花之王寒兰的叶片较建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色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寒兰忌热,又怕冷,南方栽培须置阴凉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