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吴山城隍阁导游词知识.docx
3页演讲发言 | Speeches 杭州吴山城隍阁导游词 各位伴侣:大家好! 现在我们要去参观就是西湖新十景之一的吴山天风景区里的城隍阁远看城隍阁,它是一座七层仿古建造,翘角飞檐矗立在吴山之上下面让我们一同细细品尝 进入景区口,我们首先看到的一座大型花岗岩浮雕,这就是《吴山风情图》它是以南宋时期为时代背景,以城隍庙为中心,再现了吴山庙会的富强景象,在南宋时期杭城吴山这一带是最富强的,人气最旺盛的画面上可以找到当年的茶楼、风味小吃等古色古香的店家,(在这边可以顺便介绍一下杭州的龙井茶),还能看到说书弹唱、测字等等画面在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场面照壁上刻着"吴山大观'四个大字,是出自康熙皇帝的手迹这块照壁高3米,长17米,用青石雕刻吴山大观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吴山上自古有五多"古树多、奇岩怪石多、祠庙寺多、民俗风情多、名人遗迹多'在这能把杭州的美景近收眼前清朝浙江巡抚李卫在此曾建了一座大观台,从今吴山大观就闻名了 我们现在先去参拜一下城隍之神周新,周新祠也称城隍庙,门前的匾上"冷面寒铁'是当今书法家朱关田的手笔殿内中间的就是周新,周新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曾担当浙江按察使,他刚正没有阿、惩治腐恶,执法如山,深受人们的爱慕,但是后来受冤而死,杭城百姓愤恨而闹事,朱元璋没有得没有假意委以阎王托梦,说周新已经成为杭州的城隍了,并为之建庙,百姓这才安定。
城与隍原指城池的城墙和墙外的沟壑为祈求城池的安宁,我国在春秋后期就浮现了祭城隍神的活动魏晋南北朝后在儒、道、佛诸学说影响下,城隍神的形象中更多地揉合了善恶报应与礼仪、道德的观念生前在某地担当过刺史以上官级的贤良正直的文官武将,常常成为城隍神而得到供奉吴山城隍庙是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迁移来的,明朝永乐年间开场祭奠周新新建筑的周新祠内设有周新塑像和他的生平事迹介绍,叙述了杭州人民对这位古代清官的思念 我们现在一同去看看囫囵景区中精髓之处城隍阁,七层建造,高41.6米,造型结合了南宋和元代的建造格调,栏杆、排门的雕刻,用的时香樟、椴木和美国洋松制作现在的城隍阁上面是一家茶楼,也是杭州城最高的茶楼,在这品上一杯西湖龙井茶,看看西湖的美景,真的是人间美事一楼高挂的"城隍阁'横匾,是现代驰名书法家沈鹏书写的,两旁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出楼台,'据说是明代徐文长所撰的 我们现在进入阁里面,南面这幅大型硬木彩塑画,就是从经荣获中国美术"白花奖'一等奖的《南宋杭城风情图》长31.5米,高3.65米、深2米、,它运用雕、刻、塑、编、扎等多种传统工艺表现手法,集中表现了"一色楼台三十里,没有知何处觅孤山'的富强景象。
全图以南宋杭城天街(也就是现在的中山中路)为中心线,表现在春天里,杭州市民的各种民俗活动,塑造了3500个男女老少市民人物,他们个个穿戴有致,行为没有同,并且根据一个个场面,聚成一组组人物其中有取材于古代话本小说《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与二十二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中的言情人物,也有《白蛇传》神话故事中许仙在官巷口药店当伴计的形象,可谓是戏中有戏,画中有画 城隍阁一楼的北面,是高10米、宽8米的巨型青石线刻图组画,描绘了杭州的10个神话传奇和民间故事,它们是:《伍相驾涛》、《钱王射潮》、《造塔保俶》、《济公背妇》、《断桥相见》、《立桥望仙》、《西泠定情》、《虎跑涌泉》、《梁祝共读》、《夜救裴生》这些石刻画为城隍阁建造增添了文化颜色和情趣 城隍阁的设计、建筑,没有仅考虑到建造与西湖及城市的联系,还增配了效劳设施在它的一楼和二楼,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杭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在它的三楼到六楼,则以休闲、观景和接待为主要功能,悬挂有豪华宫灯,配置了高档红木家具,三楼为群众茶室,并设有文艺上演舞台;四楼以茶点招待宾客;五楼设有咖啡座;六楼为贵宾接待室并有宝贵工艺品陈设 登上了最上面就能把西湖的美景、杭州城的富强景象、还有钱塘江的波涛汹涌,晚上还可以在上面看到杭州富强的夜景。
现在让我们就好好观赏一下西湖美景吧!实用借鉴| Practical lessons 页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