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丰富多彩的哈萨克族文学.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f****u
  • 文档编号:111906707
  • 上传时间:2019-11-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34.3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丰富多彩的哈萨克族文学 辰华 我国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 维吾尔 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木垒哈 萨 克 自治 县 、 巴里坤哈萨克 自治县除此而外 , 在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 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境内也 居住着部分哈萨克族 , 人口约有七十多万人 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口头文学传统 , 民间文学丰富多彩 , 有民歌 、 叙事诗 、 民间故 事 、 格言谚语 、 谜语和绕口令等形式 哈萨克人民非常喜欢唱歌 , 他 们 常说 “ 我们是歌的 民族 ” 哈族有一首谚语 说 “你伴 随着歌声躺进摇篮, 也伴 随着歌声离开人间 ” 这也反映 了诗歌在哈萨克人 民的生活中 , 在哈萨克文学中所 占的重要位置 哈族地区有许多民间歌手 , 哈语叫 作 “阿肯” , 是游吟诗人 他们骑着马 , 怀抱一只 “东不拉” 一种二弦弹拨乐器 , 触 景生情 , 即兴创作 , 走到哪儿就唱到哪儿 , 边弹边唱 , 语言生动形象 , 通俗易懂 , 便于 记诵 那些用自己的歌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 、 斗争和理想的 “ 阿肯 ” 们 , 深受群众 欢迎 每逢节庆 、 婚礼等活动时 , 牧民们 经常邀请周围的 “ 阿肯 ” 来弹唱 。

      这种活 动实 际上是草原上 的赛 一诗 会 解放后 , 特别是文化大革 命以来 , 在党的关怀下 , “ 阿肯 ” 弹 唱已成为一种有组织 的文艺活 动 “ 阿青 ” 弹唱作为哈萨克族的一种文艺形式得 到了进 一步发展 现在 , “ 阿肯 ” 不只弹唱各种民歌 , 进行对唱 , 而且也能密切结合现实斗争 创 作一些长达千行以上的新 叙事诗 , 有的还把革命现 代京剧等改编成 了哈萨克的叙事长 诗 哈萨克民歌 , 题材极为广 泛 , 包括了哈萨克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除了传统的习俗 歌 、 诙 谐歌外 , 还有歌颂大自然的 民歌 , 也有揭露 、 控诉万恶旧社会和赞颂人民进行反 抗斗争的民歌 解放后 , 涌现 出 了大量歌颂伟大祖国 、 歌颂党和毛主席 、 歌颂解放军 、 歌颂民族 团结 、 歌颂新生活的新民歌 文化大革命中和粉碎 “ 四人帮 ” 反党集团的斗争 中 , 又涌现出 了大量批判刘少奇 、 林彪和 “ 四人帮 ” , 歌颂毛主席的革 命路线 、 歌颂 华主席的英 明领导 的新民歌 在哈萨克传统民歌 中 , 习俗歌有很多种 , 例如在婴儿出生时 , 要连着三个夜 晚 唱 “ 祝 贺歌 ” 什勒达卡纳库 则吐 , 当婴儿躺进摇篮后 , 又唱 “ 摇篮歌 ” 别 西克 吉尔 。

      姑 娘出嫁时 , 唱 “ 劝嫁歌 ” 朱巴土 , 在新娘动身去婆家以前 , 向亲人告另 时又要唱 “ 出嫁歌 ” 生素 , 新娘到了婆家 , 由男方一位亲人唱 “ 揭面纱歌 ” 别特 阿沙尔 , 在婚礼开始时 , 由 “ 阿肯 ”等唱“ 婚礼 开始歌 ” 套依巴斯塔尔 , 然后再由参加 婚礼的男女青年分唱 “佳尔一佳尔”, 主要 内容是向公婆及哥嫂等致礼 当婚礼结束时或 一个人要离开家乡外出时 , 要唱 “告别歌” 考什塔苏 家里的长者或丈夫去世及每 逢死者的周年祭日时 , 妇女们要 唱 “哀悼歌” 交克塔乌 这些习俗歌随着哈萨克族 习俗的变化 ,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 一些旧的习俗已被新的仪式所代替 , 习俗歌的 内容也 注入 了新的思 想 , 有了新 的发 展 在诙 谐歌中较普遍 的是 “谎 言歌” 约提力 克约 朗 , 这种歌是用许 多离奇逗笑的语 言组成的 , 它反映了哈萨克人民异 常丰富的想象力 和 幽默 、 诙谐的性格 关于自然界的歌也有很多 , 例如有关于山 、 水 、 牲 畜的歌等 哈族人民根据自然界 各种事物的形状 、 性质及用途编成了各种 各样的歌 , 、 反映 了他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看 法 。

      如歌颂大 自然 、 歌颂家乡的民歌 , 音域开 阔 , 曲调优美 , 感 情充奢市 , 很富有想象力 颂歌马克塔乌约朗本来是赞美家乡 , 歌唱民族英雄的歌 解放后 , 这种颂歌 有了新的发展 , 它 改换了新的内容 新的时代赋予了颂歌以新的生命 现在 , 草原上到 处都可以听到歌颂党 , 歌颂毛主席 、 华主席 , 歌唱幸福新生活的新颂歌 下面就是一 首 名为《阿肯的歌儿唱不完》的新颂歌 幸福的时代是毛 主席亲手开创 , 阿肯们 在弹 唱会上欢聚一堂 , 诗歌象滔滔奔腾的大江 , 我们 满怀豪情放声歌唱 歌儿献给毛主席 , 献给党 是您领导我们翻身得解放 , 伟大的党有马列主义武装 , 带领 各族人民奔 向共产 主义前方 歌儿献给社会主义祖 国 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 , 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 , 象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 歌儿献 给亲人解放军 , 你们 是祖国矫健的雄鹰 歼 灭一切来犯的敌人 , 把祖 国边防筑成铁壁铜墙 歌儿献给大庆 、 大寨人 你们 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 , 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 , 各族人民在毛 主席革命路线上前进 阿肯的歌声源源不断 , 唱出了各族人民 的共同心愿 , 胜利的歌儿永远 唱不完 , 伟大的毛泽东思 想是我们歌声的源泉 。

      哈萨克民间叙事诗非常丰富 , 有《卡布朗德 》 、 《卡木巴尔英雄》 、 《英雄塔尔恩》 、 《阿勒帕梅斯》 、 《考孜库尔敝什与巴颜苏鲁》 、 《姑娘吉别克》 、 《阿依曼与绍勒潘》 、 《奴隶和姑娘》 、 《萨里哈与萨曼》等 这些叙事长诗有的通过生动的语言 , 歌颂了热 爱人民和与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英雄人物有的带有反封建色彩 , 但多半是以悲剧结 束 上述叙事诗虽然过去在民间广为流传 , 但因过去受到时代的局限 , 而月在流传过程 中被封建统治阶级所篡改 、 利用 , 夹进了不少封建性的槽粕 所以 , 需要加以深入 一凋 查 , 认真整理 , 才能批判地继承这些文学遗产 哈萨克族的民 间诗歌是格律诗 一般来说 , 每一诗段多由四行组成 , 也有多行组成 的 诗行中的音节数目 , 多为六 、 七 、 八 、 十一个音节的 , 据有人研究 , 认为每行十一 个音节的是一种较古老的形式 哈族诗歌都押脚韵 , 一般传统民歌多押 “普通韵” 卡 拉约朗吾衣卡斯 , 多为一 、 二 、 四行押韵叙事诗多押 “ 叙事诗韵 ” 吉尔吾依卡 斯 , 每段 行数不限 , 多为一段相连的几行押同韵 , 一般的对唱和叙事诗多采用这种形 式 。

      另外还有 “双行押韵” 艾给孜吾衣卡斯 、“ 隔行押韵 ” 开则克特吾依卡斯等 形式 民间故事也是哈族文学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就其内容说 , 可以分为神话故事 、 传说故事 、 生活故事 、 动物故事 、 笑话故事等几种 《叶尔 托斯蒂克》 、 《英雄坎德 巴依》等就是较为流传的神话故事 它们反映 了原始人类的理想及与自然界的斗争 , 歌 颂了人类的智慧 这些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伊犁和巴拉他尔》和《聪明的艾里》 都是传说故事 , 前者叙述了哈族人民对于巴尔哈什湖 、 伊犁河和巴拉他尔河的传说 , 后 者叙述了乐器 “东不拉”的来历, 并通过这些传说歌颂 了哈萨克族人民对封建统治阶级进 行的英勇斗争 生活故事务半通过描叙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来反映劳动人民对封建统 治阶级进行 的斗争 , 也有的是对人民内部进行自我批评教育的故事 前者有《扯四十个 谎玩》 、 《马还没有长尾巴的时候》 ’、 《神马》等 , 后者有《两个庄稼人》 、 《旅行者 和懒汉》 、 《三个朋友》等 动物故事大部分带有寓意 , 实际上是寓言故事 例如《自 大的牛》 、 《羊吓倒 狼》等 。

      笑话故事多半是围绕着阿勒达尔 · 考赛 、 吉林谢 、 考加 · 纳斯尔等人 物的一些故事 例如《阿勒达尔和宝贝皮袄》《吝音的巴依和 阿勒达尔 · 考 赛》 、 《抬骆驼 》等都是关于阿勒达尔 · 考赛的故事 《吉林谢和皇帝》 、 《吉林谢和 汗》等 , 都是关于吉林谢的故事 关于考加 · 纳斯尔的故事也有很多 哈萨克人民通过 歌颂劳动人民 的智慧 黔翼夏 溉赚 梦黔戳撰蜀默赢黔蒜 阶级进行 了无情的鞭答和揭露 例如 有水草的地方牛马壮 , 有死人的地方 “毛 拉 柱胖 ” 又如 诗歌的语言赛珠子 , 灵巧 的双手 赛金子 幸福 的钥匙是劳动 哈萨克格言谚语多半是由一个单句或 两个相 互对称的单句构成 , 由两个单句构成的 多押 同一个脚韵 哈萨克格言谚语和其他形式 的民间文学作品一样 , 思想感情的 , 需要加以批判 其中也有一些是反映 了剥削阶级 从哈萨克民间文学中 , 我 们可以看 到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影响 , 例如哈族 的叙事 诗 「 《阿勒帕梅斯》同样也流传在乌孜别克人 民中间 哈族的神话故事《艾尔托斯蒂克》 也同样流传在柯尔克孜人民中间 , 话故事《考加 · 纳 斯尔》的故事 , 不过在柯族人民中是作为一 ,部叙事诗流传下来的 。

      笑 也同样流传在维吾尔 、 乌孜别克 、 柯尔克孜族人民中 又如哈族生活故事《两个庄稼人》很象维吾尔 民间故事 《两 间 , 即《阿凡提的故事》 又如哈族生活故争 长网 、 你八很孚珑百沙丙 叫二 , ’ 兄弟》 , 都是反映和歌颂了劳动人民之间的互相关怀和团结互助的高贵品质 至于格言 谚语中 , 各民族相 同或相近的就更多了 哈萨克民 间文学如 同其他各族人民 的民间文学一样 , 是一种 由数不清的人参与增删 和修改的集体口头创作 在 阶级社会中 , 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 的民间文学 , 虽然大多 数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 , 其主流基本上是健康的 , 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剥削阶 级对这些作品从来就不是漠不关心 的 , 而是千方百计地按照反动阶级的思想去进行篡改 这样 , 统治 阶级 的思想 、 观点 , 就不可避免地要侵入和渗透到民 间文 学 中去 , 因此在民间 文学中也 有不少夹杂着剥削阶级 的迷信 、 宿命论 、 阶级调和论等有利于巩固反动统治的 思 想 、 观点 我们在对待哈萨克的民间文学上 , 既要反对否定 民族民间文学的虚无主义 倾 向 , 又要反对把一切民间文 学作品不加批判地都看作是 优秀的文学遗产的倾 向 。

      “四 人帮 ” 在对待民族 民间文学 问题上 , 这 两种谬论都有 , 应当给予彻底批判 毛主席说 “ 中国的长期封建杜会中 ,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清理古 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 剔除其封 趁性的,粕 ,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 是发展 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 是决不能夭批判地兼收并蓄 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 注 “毛拉” — 伊斯兰教 宗教职业者 , 指对教义有研究的人 , 他们利用解释和执 行教规对群众进行欺骗和剥削 人民文化 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 开来 ” 这一教导 , 是指导我们正确处 理 民间文学问题的唯一重要准则 哈萨克族过去虽曾有过 文字 , 但那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 不够科学 , 比较 难学 在旧社会 , 劳动人民也无权享受教育 因此 , 那时只有统治阶级的少数人和宗教职 业者才通晓这种文字 , 绝大多数劳动人民都是文盲 , 致 使哈萨克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间 文学也不能通过文字进一步发扬和传播 自本世 纪三十年代起 , 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新 疆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 曾派不少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汉族进步的文艺工作者来新疆工作 。

      在党 的关怀下 , 随着哈族 文化教育事业 的发展 , 哈萨 克旧文 字开始普遍应 用 在 “五四” 运动以来内地汉族进步文学和当时苏维埃进步文学 的影响下 , 在传统的民间文 学的基础上产生了我国哈萨克现代书面文学 在这个时期内共出版 了四种哈文报纸 , 一 种定 期的哈文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