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分享资料.ppt
45页第十课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时代的经济建设8/20/20241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历史性变革的表现、历史性变革的表现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3、开启新征程、开启新征程—— 是时代发展目标是时代发展目标(一)坚持新发展理念(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知识结构8/20/20242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1、历史性变革的表现、历史性变革的表现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8/20/202434567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1、历史性变革的表现、历史性变革的表现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具体表现具体表现A.经济保持中高速,贡献率不断提高经济保持中高速,贡献率不断提高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C.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增强D.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原因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不断提升8/20/20248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1、历史性变革的表现、历史性变革的表现 具体表现具体表现A.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续改善B.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C.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生水平大幅提高原因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8/20/20249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1、历史性变革的表现、历史性变革的表现 具体表现具体表现A.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B.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原因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8/20/20241011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2)理解)理解::已经转化为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①①人们的需要内涵扩展了,人们的需要内涵扩展了, 需要的层次提升了需要的层次提升了(原因?)(原因?)②②②②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表现不平衡表现::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差距化、社会、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差距不充分表现不充分表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还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①①消费水平根本上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消费水平根本上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我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必然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必然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解解决社会生产存在的突出矛盾也需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决社会生产存在的突出矛盾也需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②②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人民对美好生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消费需要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活新的消费需要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也会反作用也会反作用于生产于生产,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发展经济必须发展经济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 ,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④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撑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撑⑤⑤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伟大胜利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1213((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变:变:①①经济基础已变:经济基础已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矛盾转化的现实基础得的重大成就,是矛盾转化的现实基础②矛盾双方的内涵和外延已变:原有的矛盾的主要矛盾双方的内涵和外延已变:原有的矛盾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力落后,现在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问题是生产力落后,现在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③解决矛盾的着力点已变,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解决矛盾的着力点已变,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础上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14不变:不变:①我国的基本国情没变,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没变,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我国的国际地位没变,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发展中我国的国际地位没变,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③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没变,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没变,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④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没变,仍是要通过改革,大力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没变,仍是要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15((1)是什么?)是什么?((2)地位:)地位:8/20/2024163、开启新征程、开启新征程((1))“两个一百年两个一百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代化国家代化国家代化国家((2))“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大:2020年至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年至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20202020年年年年-2035-2035年年年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352035年年年年- -本世纪中叶本世纪中叶本世纪中叶本世纪中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71819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 ①①坚持坚持创新创新发展发展原因原因::要求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20②②坚持坚持协调协调发展发展原因原因::要求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信息化、城镇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增强发展的整体性③③坚持坚持绿色绿色发展发展原因原因::要求要求::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色学校和绿色社区8/20/202421要求要求::④④坚持坚持开放开放发展发展原因原因::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⑤⑤坚持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原因原因::要求要求::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222.2. 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⑴⑴. .党党的的十十八八大大以以来来,,我我国国经经济济社社会会发发展展取取得得了了历历史史性性成成就就,,但但是是,,经经济济社社会会发发展展依依然然面面临临不不少少难难题题。
发发展展不不平平衡衡问问题题和和一一些些领领域域的的发发展展不不充充分分问问题题依依然然突突出出发发展展的的质质量量和和效效益益还还不不够够高高,,创创新新能能力力不不够够强强,,实实体体经经济济结结构构性性供供求求失失衡衡,,新新产产业业和和新新动动能能成成长长还还不不够够快快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⑵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3①①坚持坚持创新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②②坚持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性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性③③坚持坚持绿色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④④坚持坚持开放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开放性经济体系 ⑤⑤坚持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果由人民共享 3.如何树立并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如何树立并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242526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是什么(含义、内容)是什么(含义、内容)⑵内容:包括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序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
B.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⑴⑴.地位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⑵⑵.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⑴⑴含义: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8/20/202427((2)、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②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③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必必须始终把解决好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重中之重④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8/20/202428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1)). .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原因原因::要求要求::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要深化供给侧供给侧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制造业制造业,推,推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8/20/202429((2)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原因原因::要求要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A.必须始终把解决好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重中之重B.要坚持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发展,按照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城乡融合发展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8/20/202436373839((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要求:: 加大力度支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边疆边疆地区地区、、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西部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东北等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中部地区崛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8/20/2024404142第十课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中中国国经经济济发发展展进进入入新新时时代代 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变革 ①①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③③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新时代的社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二个阶段,从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年到2035年,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开启新征程开启新征程 8/20/202443贯贯彻彻新新发发展展理理念念 建建设设现现代代化化经经济济体体系系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①①坚持坚持创新创新发展发展③③坚持坚持绿色绿色发展发展④④坚持坚持开放开放发展发展⑤⑤坚持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建设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域协调发展战略 指导指导 经经 济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②②坚持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8/20/202444Thank you!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