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钢2500m 3 高炉活跃炉缸操作实践.doc
4页冶金之家网站重钢 2500m3 高炉活跃炉缸操作实践张晓林,赵仕清,黄岗,曹养斋(重庆钢铁股份公司)摘 要:针对重钢 3 号高炉闷炉开炉后炉缸工作不活的状况,通过采取加强精料工作,优化操作制度,降顶压,提压差等一系列的活跃炉缸操作措施,炉缸工作状况明显改善,技术经济指标得以恢复关 键 词:大型高炉;炉芯温度;活跃炉缸重钢新厂 3 号高炉(2500m 3)于 2011 年 9 月 16 日投产,炉缸直径 11.1m投产后,高炉各项指标稳步优化但进入 2012 年后,受原燃料质量变差及各项操作制度不太合理的影响,炉缸工作状况开始恶化,各项指标大幅变差受当时经营限产所迫,2012 年 8 月 5 日对 3 号高炉进行闷炉停产 43 天,进一步加剧了炉缸工作状况的恶化程度1 炉缸工作状况恶化的表现特征1.1 炉芯温度变化炉芯温度作为高炉炉缸活跃程度的表征有着重要意义,是判断炉缸活跃的主要参数 [1—2]2012 年 11 月,3 号高炉炉底中心标高 8.79m 处热电偶温度变化情况如图 1 所示由图 1 可见,3 号高炉炉芯温度在 2012 年 9 月闷炉开炉后不断上升,但进入 11 月后炉芯温度持续下降,12 月中旬下降到 400℃左右。
根据重钢生产操作经验,正常情况下的炉芯温度在 500~600℃因此,表明进入 11 月后 3 号高炉炉缸工作状况开始变差1.2 炉内压量关系由于炉缸工作状况的变差,活跃度的下降,炉内表现为压量关系变差,风量萎缩,风压升高,透气性指数下降同时,在未改变装料制度的情况下,边缘气流略发展,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冷却壁温度波动大且呈升高趋势,渣皮活跃,时有脱落现象发生2012 年11 月—2013 年 3 月,3 号高炉在全风状态下的风量和风压的变化如图 2 所示,从风量和风压的变化趋势来看,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炉缸活跃度在 2012 年 11 月和 12 月有所下降1.3 炉前渣铁排放情况 冶金之家网站从炉前渣铁排放情况来看,2012 年 11—12 月炉前出铁次数日均增多,并且渣铁排放时间缩短,导致重开铁口次数增多,铁口深度波动大铁口渣铁排放不稳定,2 个铁口之间渣铁排放比例相差较大如 1 号铁口出铁很多,下一炉 3 号铁口打开就来渣,放铁时间不均匀此外,生铁成分波动大,低炉温次数增多,炉渣脱硫能力下降同时,焦比升高2 炉缸工作状况变差的原因2.1 原燃料质量波动3 号高炉的炉料结构较为稳定,由 82%烧结矿+13%球团矿+5%块矿组成。
其中,球团矿包括 3%左右的钒钛球团矿,烧结矿为一烧、二烧和三烧的搭配使用进入 2012 年 10月后,烧结矿三烧的使用量开始增加,三烧质量稍差,5~10mm 粒级的小粒矿较多同时,干熄焦使用比例下降,水焦、外购焦和落地焦的使用比例大幅升高并受 11 月氧气厂故障影响,11 月干熄焦用量比例仅为 55%虽然干熄焦化学成分波动不大,但其热态强度CSR 和其反应性能 CRI 指数下滑较多(见表 1)11 月,对干熄焦的 CSR 指数抽查检测,最低值在,50%左右(正常情况下在 56%左右) 由于原燃料的质量波动,相应的操作制度改变不及时,对炉况波动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波及了炉缸的工作状况2.2 操作制度不合理炉缸的工作状况与高炉的长期操作制度息息相关,3 号高炉长期处于不太合理的操作制度下,基本属于小风量、低产量、高消耗的模式由于风压及压差控制较狠,风量长期偏低,导致鼓风动能不足,中心不能完全吹透,从而使得炉缸中心死料柱加大,甚至造成炉缸局部堆积虽然前期采取了一些有利措施,例如加萤石、锰矿洗炉,但操作制度未得到根本纠正,导致炉况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活跃炉缸操作2.3 炉况波动影响12 月,3 号高炉炉缸工作状况变差前遭受了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是,8 月 5 日—9 月16 日的闷炉操作;二是,11 月受氧气厂故障影响计划检修。
由于 8 月 5 日—9 月 16 日的闷炉操作,经历时间较长,势必造成炉缸热量大量损失,死铁层厚度增加,炉缸容积缩小根据数据统计,11 月 3 号高炉累计休风率高达 13.32%虽然大部分是计划休风加了休风焦,但反复休复风对炉况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3 活跃炉缸操作的措施3.1 加强精料工作俗话说:“七分原料,三分操作”没有稳定的原燃料很难保证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因此,首先从原燃料质量抓起1)加强焦炭筛及矿筛的清理工作,坚持每 2h 进行巡视检查,发现筛网堵塞及时清理,杜绝1500 ℃)由于考虑到闷炉及 11 月休风较多的影响,可能造成炉缸局部堆积,12 月 25 日开始加锰矿清洗炉缸,每批用量 1.3t,铁水[Si]含量下限控制在 0.5%左右,[Mn] 控制在 1.2%左右,渣铁流动性大大提高 27 日,炉芯温度止跌回升,停加锰矿,有效提高了炉缸活跃度3)送风制度的调整治理炉缸必须要有风量,坚持以风量为纲的原则,保持大风量和连续的风量是炉缸活跃的关键 [3]由于 3 号高炉闷炉前期基本上是小风量、低风速的操作,造成鼓风动能长期不足,对活跃炉缸十分不利开炉后,深刻认识到风速与鼓风动能的重要性,尽量维持全风生产,操作风量 4950±50Nm3/min,标准风速控制在230~240m/s。
同时,针对 2012 年 12 月及 2013 年 1 月炉况较差,炉缸不活的情况,逐步缩小了风口面积,风口面积从 0.3481m 2 逐步减至 1 月底的 0.3442m 2,增大鼓风动能,保证吹透中心,以达活跃炉缸的目的4)顶压、压差的调整12 月,操作制度调整前,3 号高炉操作顶压 205kPa,压差控制在 167kPa 左右,调整后操作顶压 200kPa,压差控制在 172kPa 左右通过适当降低顶压,提高压差,降低风压,为加风创造条件,有利于打透中心,活跃炉缸3.3 加强操作制度的管理(1)加强值班室内各班的统一操作、规范操作,严格按照作业区规定方针操作,把人为操作的不利影响将到最低,保证炉温、冶炼强度及风量的连续性2)抓好炉前渣铁排放,统一轮班操作,维护好铁口泥套,减少漏泥现象,保证铁口深度在 3.0±0.2m,做到堵口 10min 内打开铁口,向零间隔放铁靠拢,保证铁水流速大于4t/min如果 30min 内铁水流速小于 4t/min,安排两铁口并口放铁,杜绝因渣铁排放不及时而引起憋风3)加强设备的点检工作,排除设备故障隐患,减少因外围因素引起高炉休慢风,从而导致炉况的波动。
4 效果及经验教训通过 2 个月的操作优化调整,以及操作管理制度的加强,炉缸逐步活跃,炉芯温度恢复正常水平,炉内压量关系改善,技术经济指标得以回升( 见表 2),炉前出铁状况明显改善,出铁次数减少,每次出铁时间 90min 以上,产量稳步提高同时,通过此次调整,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经验教训 冶金之家网站(1)原料条件对大型高炉影响较大,尤其是焦炭的热强度和反应性;(2)建立稳定合理的操作制度及操作炉型是高炉稳定顺行的关键;(3)休慢风率高对高炉的影响大;(4)高炉轮班工长需做到统一、规范操作,炉前渣铁均衡稳定排放,是高炉炉长管理的中心工作和任务参 考 文 献:[1] 曹锋首钢京唐 1 号高炉炉芯温度初探[J] .中国冶金, 2013,23(1):36.[2] 储滨,唐培华,凌丹.宝钢不锈钢 2500m3 高炉活跃炉缸冶炼文践[J] .炼铁,2008,27(5):36.[3] 徐益军,陈克武,刘方利.湘钢 1 号高炉炉芯温度下降的原因及治理[J].炼铁,2010,29(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