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docx
4页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 篇一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1,渚清沙白鸟飞回2 无边落木萧萧3下,不尽长江滚滚4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5,百年多病独登台6 艰难苦恨繁霜鬓7,潦倒新停浊酒8杯 注释: 1、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渚:水中小洲回:回旋 3、落木:落叶萧萧:风吹叶动之声 4、滚滚:相继不绝,奔腾不息 5、万里:远离家乡,指夔州距长安遥远,回京无望常作客:长期漂泊在外 6、百年:犹言一生多病:杜甫患有疟疾、肺病、风痺、糖尿病、耳聋等多种疾病独登台:时逢佳节,诸弟分散,好友先死,孤客夔州,举目无侣,故云 7、艰难:一指个人生活多艰,一指国家世乱多难苦恨:极恨繁霜鬓:白发日多 8、潦倒:犹衰颓,因多病故潦倒新停:最近方停时杜甫因病戒酒浊酒:混浊的酒,指劣酒 赏析: 诗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写登高所感,情景交融,气象高浑,语言精练而富改变,对仗工整且复自然,极沉郁顿挫之致,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首联起势警拔,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气贯注,层叠而下风急”二字最为紧要,以下猿哀、鸟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皆从今生出此联每句各包三景,上句风急、天高,下句渚清、沙白,皆从大处着笔,上句猿,下句鸟,则从小处陪衬,大小相形,特别醒目颔联二句亦是从大处写秋景,如同骏马走坂,奔腾无羁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连用两叠字,已气概非凡,而又冠以“无边”、“不尽”四字,则悲壮中更极阔大,遂使萧萧之声,滚滚之势,精神跃然而出若不如此,则振不起下半首前半写登高所见秋景,泼墨淋漓,雄浑悲壮,遂为下半悲秋张本颈联两句即从天地风物之大环境,紧缩至孤身一人,但内涵却极深广宋人罗大经说得好:“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鹤林玉露》卷十一)此诗八句皆对,而又章法错综改变,前后紧相照应尾联“艰难”应“作客”,霜鬓则又年老,何堪颠沛流离!“潦倒”应“多病”,止酒倍加孤独,何以解忧消愁!妙在一结,大有登高极目、百感交集之慨,使人唏嘘感叹不能自已明胡应麟盛赞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又说:“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挥而就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也《诗薮·内编》卷五) 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 篇二 【原文赏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韵译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非常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穷无尽,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评析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困难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受,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详细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衬托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回旋,悲凉沉郁之作 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最新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