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2年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五章薪酬管理.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5003471
  • 上传时间:2018-09-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2 年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五章薪酬管理 第五章薪酬管理 三、工作岗位评价的原则:系统性、实用性、标准化、能级对应、 优化原则岗位评价的功能:1、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 依据2、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大小,所需的资 格条件等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测评,从而以量化数值 表现出工作岗位的特征3、使单位内各个岗位之间,能在客观衡量自 身价值量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并具体说明其在企业单位中处 的地位和作用4、系统全面的工作岗位评价制度为企事业单位岗位 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岗位评价的步骤:1、按岗位工作性质,将企事 业单位的全部岗位分类2、收集有关岗位的信息3、建立工作岗位评 价小组,培训有关的评价人员4、制定工作岗位评价的总体计划,并 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或实施细则5、找出与岗位有直接联系、密切相 关的主要因素及其指标,列出细目清单6、通过评价专家小组的集体 讨论,设计有关调查问卷和测量评比的量表7、先对重要岗位进行试 点,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8、全面落实评价计划,逐步 实施, 9、撰写出企事业单位各个层级岗位的评价报告书,提供给各有 关部门。

      10、对工作岗位评价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 四、工作岗位的评价要素的分类:1、主要因素;2、一般因素;3、 次要因素;4、极次要因素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构成:1、劳动责任要 素;2、劳动技能要素;3、劳动强度要素;4、劳动环境要素;5、社会心理 要素 五、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1、少而精的原则;2、 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的原则;3、综合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 六、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的制定方法:(1)劳动责任要 素所属的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分为质量责任指标、产量责 任指标、看管责任指标、安全责任指标、消耗责任指标、管理责任指标 标准、知识经验要求、操作复杂程度、看管设备复杂程度、产品质量难 易程度、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分级标准 (2)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 社会心理要素所属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分为、体力劳动强度、工时 利用率、劳动姿势、劳动紧张程度、工作轮班制、粉尘危害程度、高温 作业危害程度、噪声危害程度、辐射热危害程度、其他有害因素危害 程度分级标准和社会心理评价指标 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计分标准的制定方法:(1)单一指标计分标 准的制定可采用自然数法和系数法。

      (2)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标准的制 定包括简单相加法、系数相乘法、连乘积法和百分比系数法等 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权重标准的制定方法:评价指标权重标准 的制定是指各类权重系数的设计权重系数通常是预先规定的,将定 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用概率加权法 七、工作岗位评价结果误差调整的方法:分为事先调整和事后 调整两种事先调整主要是通过加权来解决,而事后调整多采用平衡 系数调整法,平衡系数可用于调整总分,也可用于调整各要素结构和 积压项目指标,适用于测评过程初始调整、中期调整和终结调整 八、岗位测评信度和效度检查:(1)信度的检查,是通过信度系 数即两次测评得分的相关系数来完成的 (2)效度的检查1、内容效度, 主要依靠专家来完成,有时也可以采用一些数量化指标2、统计效度, 通过建立一定指标来检查测评结果的效度 九、各种排列法的步骤:(1)定限排列法工作程序:将最高与最 低的岗位选择出来,作为最低界限的标准 (2)成对排列法工作程序: 将企业中所有工作岗位,成对地加以比较 十、分类法的步骤:(1)确定岗位类别的数目;(2)对岗位类别的 各个级别进行明确定义;(3)将被评价岗位与所设定的等级标准进行 比较,将它们定位在合适的岗位类别中的合适的级别上;(4)当岗位评 价完成以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设定薪酬等级了。

      十一、因素比较法的步骤;(1)获取岗位信息;(2)确定薪酬要素; (3)选择关键基准岗位;(4)根据薪酬要素将关键岗位排序;(5)根据薪 酬要素确定各岗位的工资率;(6)根据工资率将关键岗位排序;(7)根 据两种排序结果选出不便于利用的关键岗位;(8)确定岗位薪酬等级; (9)使用岗位比较等级 十二、评分法的步骤:1、确定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2、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征,确定各类工作岗位评价的具体项目3、对 各评价因素区分出不同级别,并赋予一定的点数,以提高评价的准确 程度4、将全部评价项目合并为一个总体,根据各个项目在总体中的 地位和重要性,分别给定权数5、为了将企事业单位相同性质的岗位 归入一定等级,可将工作岗位评价的总点数分为若干级别 十三、人工成本—企业人工成本,也称用人费,是指企业在生产 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 人工成本的构成: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含不在岗员工生活费)、 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和其他人 工成本 人工成本的影响因素:企业的支付能力、员工的标准生计费用 和工资的市场行情 十四、人工成本核算的意义:通过人工成本核算,企业可以知道 自己使用劳动力所付出的代价,可以了解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 支出方向,可以及时、有效地监督、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 改善费用支出结构,节约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人工成本核算的程序和方法: (一)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包括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企业从业人员年人约工作时数、企业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企业增加 值(纯收入)、企业利润总额、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企业人工成本总 额等 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 耗工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纯收入(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人工成本=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 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二)核算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1、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与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 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人员费用/员工总数量)/(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员工人数) =薪酬水平/单位员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2、劳动分配率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 十五、企业如何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 1、劳动分配率基准法(劳动分配率是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附 加价值的比率) 计算附加价值 扣除法:附加价值=销货(生产)净额-外购部分 =销货净额-当期进货成本(直接原材料+购入零配件+外包加工 费+间接材料) 相加法:附加价值=利润+人工成本+其他形附加价值的各项费 用 =利润+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合理的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货额 =(净产值/销货额)x(人工费用/净产值) =目标附加价值率 x 目标劳动分配率 (1)用目标人工费用(也称计划人工费用)和目标净产值率(也称 计划净产值率)及目标劳动分配率(也称计划劳动分配率)三项指标计 算目标销售额(也称计划销售额)。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人工费用率 =目标人工费用/(目标净产值率 x 目标劳动分配率) (2)运用劳动分配率求出合理薪资的增长幅度具体办法:在计 算上年度和确定本年度目标劳动分配率的基础上,根据本年的目标销 售额计算出本年目标人工费用,并计算出薪酬总额的增长幅度 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费用率/目标净产值 2、销售净额基准法(根据前几年实际人工费用率、上年平均人 数、平均薪酬和本年目标薪酬增长率,求出本年的目标销售额,并以 此作为本年应实现的最低销售净额) 目标人工成本=本年计划平均人数 x 上年平均薪酬 x(1+计划平 均薪酬增长率)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人工费用率 a.利用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售额)还可以计算销售人员每人 的目标销售额 (步骤:先确定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再根据推销员的 月薪或年薪及推销员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的年度销售目标 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推销人工费用/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 b.还有一种根据毛利率及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目标销售毛 利额及推销人员毛利与工资的大致比例 推销人员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毛利额 目标销售毛利=某推销员工资/推销员人工费用率 3、损益分歧点基准法(即损益平衡点或收支平衡点。

      指在单位 产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与产品制造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相等的销货额, 或者说达到这一销货额的产品销售数量也可概括为公司利润为零时 的销货额或销售量 销售收入=制造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 如果将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及管理费用划分为固定费用(也称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生产量多少而增减的费有用,如折旧费、房租、间 接人工费用等)和变动费用(也称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销数量变动而增 减的费用,如材料费、保管费、直接人工费等)销售收入=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为便于表达,上式各因式可用符号表示p—单位产品售价;v—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f—固定成本; x—产量或销售量损益分歧点可用代表式表示为:px=f+vx 在损益分歧点所要达到的销售量为:x=f/(p-v),式中,p-v 为每 单位产品边际利益 每单位产品的边际利益除以每单位的产品价格,为边际利益率 =(p-v)/p 以销售金额表示的损益分歧点,用公式表示为: 损益分歧点之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利益率,px=f/(p-v) /p=pf/(p-v) 损益分歧点基准法可应用于三种目的:以损益分歧点为基准, (1)计算一定人工成本总额下的损益分歧点之销售额及薪酬支付的最 高限高。

      (2)计算损益分歧点之上危险盈利点所应达到的销货额,并继 而推算出薪支付的可能限度,即可能人工费用率 (3)计算出损益分歧 点之上剩余额保留点之销货额,并进而推算出人工费用支付的适当限 度,即合理人工费用率(也称之为安全人工费用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