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津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前训练.docx
17页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宁津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前训练题一、挑选题1、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觉一株非常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以下表达正确选项 〔 〕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看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状可判定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育后即可获得稳固遗传的高产品系2、以下生命活动可能会使 DNA分子结构发生转变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分别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③基因突变 ④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互换 ⑤染色体结构变异 ⑥染色体数目变异A.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③④⑥ 3、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打算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就以下表达正确选项 〔 〕①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②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当是男性③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不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④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当为女性A .①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4、以下有关植物激素调剂的表达,正确选项①可利用相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在植物组织培育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成效的 2,4-D 浓度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5、以下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 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苗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次序发生转变,导致某些贫血病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6、以下关于育种说法正确选项 : ( )A.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 DNA复制中,可用于诱变育种B. 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C. 三倍体植物不能有受精卵发育而来,可通过植物组织培育方法获得D.一般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而来的个体是三倍体7、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水稻( 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 12 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 13 条染色体 B.一般小麦的花药离体培育后,长成的植物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含 2 个染色体组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峰是可育的单倍体8、现有基因型 aabb 与 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获得 AAbb,其变异发生在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 AAbb,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将 aabb 人工诱变可获得 aaBb,其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 AAaaBBbb,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 9、以下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表达正确选项A.一个种群中,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转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 Aa 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 A 基因的频率大于 a 基因的频率 D.一个种群中,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10、黑蒙性痴呆是在北美犹太人中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讨论其发病率,应当 〔 〕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B .先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运算发病率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C.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运算发病率 D .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运算动身病率11、对以自然挑选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说明是 〔 〕①环境转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化 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储存⑤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⑥自然挑选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转变并打算生物进化的方向⑦自然挑选是通过斗争实现的 ⑧变异是定向的A.①②⑦⑧ B.②③⑤⑥ C .③⑤⑥⑦ D .①④⑤⑦12、对欧洲某学校的同学进行遗传调查时发觉,血友病患者占 0.7%(男∶女 =2∶ 1);血友病携带者占 5%,那么,这个种群的 Xh 的频率是 〔 〕A. 2.97% B. 0.7% C . 3.96% D. 3.2%13、某科研小组的工作人员通过用不同浓度 的秋水仙素对大蒜(二倍体)鳞茎生长点 进行不同时间得处理, 讨论了不同处理对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 (某一分裂组织或细胞群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的百分数) ,其试验结果如图,据图判定,以下表达中正确选项A.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根尖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B .染色体加倍率与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长短有关C .当秋水仙素浓度为 0.03%时,处理时间越长加倍率越高D .本试验中的自变量为秋水仙素浓度,无关变量为处理时间14、 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 ,有关说法错误选项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赐予相宜的电刺激B.如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在②处赐予相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15、下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锐程度) ,相关说法不正确选项A.测试期间大鼠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说明动物能通过调剂维护体温的相对恒定B.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表示大鼠的正常体温;该试验在皮肤冷却处理的过程中, 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 C.大鼠受到冰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体温调剂中枢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护体温稳固,此调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剂 D.测试试验中,如在突触间隙处赐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发觉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处神经递质的量与赐予药物之前相同,就该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16、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能使突触后膜的 Cl- 通道开放, 使 Cl- 内流,膜内负电荷增加,动作电位难以形成;以下表达正确选项( ) A.脊髓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甘氨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某种毒素可阻挡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17、右图为冰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剂示意图; 据图分析,以下表达错误选项( ) A.冰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 M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剂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仍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酷热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正反馈调剂 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18、以下有关神经调剂和体液调剂的表达,错误选项 〔 〕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 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剂和体液调剂的枢纽19、以下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的表述,不正确选项 〔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目是相同的 C.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能快速增殖分化 D.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20、杜鹃的体态和猛禽类的雀鹰极为相像,背面灰色,腹面有很多细的横纹;当它飞到森林里时,很多小鸟都吓得飞逃;生物间的这种信息传递形式为 〔 〕 A.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养分信息21、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表达,错误选项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缓冲物质可以维护细胞外液的 pH稳固 C.冰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22、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要转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进展造成一 定的影响;以下表达不正确选项 A.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新的物种,所以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