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整本书阅读支架式教学设计.docx
11页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整本书阅读“支架式”教学设计 【摘 要】进行阅读指导教学有助于推进整本书课外阅读,但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参差不齐基于此,我们在实践中尝试支架式英语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通过开展学生持续默读与教师导读相结合的英语整本书阅读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支架式阅读;整本书阅读;阅读指导G633.4 【文献标志码】A 1005-6009(2021)11-0044-04【作者简介】夏进军,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江苏扬州,225000)教研室教研员,高级教师,扬州市学科带头人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標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课外阅读量累计15万词以上这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改变快餐式、刷题式等碎片化的传统阅读方式,让广泛阅读、深入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等愉悦身心类阅读活动真正发生,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第一自发需求为推进英语课外阅读,笔者所在的扬州市江都区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通过开展学生持续默读与教师指导解读相结合的英语小说阅读活动,让学生从语篇中品味英语语言,感知英美文化,体验英语思维,提升语用意识,全方位、立体式地实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教师文本解读的水平决定着阅读教学设计的效果,因此,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基于语篇内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我们在实践中尝试支架式英语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这是一种在英语整本书阅读的读前(Befo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读后(After-reading)三个阶段为学生提供不同支架的阅读指导教学模式,即教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建阅读“支架”,帮助他们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自主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二、“支架式”英语“整本书阅读”指导的主要内容支架式英语整本书阅读指导分为读前导读、读中赏析和读后展示三种形式读前导读重在“导”,搭建支架导出阅读兴趣,“走近”整本书;读中赏析重在“析”,析出小说三要素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走进”整本书;读后展示重在“展”,展出对主题和主要人物的理解,升华主题,“走出”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的支架主要包括情境支架、结构支架、内容支架、语言支架和评价支架等1.搭建情境支架以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情境创设需与教学目标相关,从学生已知出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一定思维价值,导入过程直接明了可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引用与话题相关的名人名言、讲述典型故事案例、展示实物进行体验、语言描述激发想象等方法创设。
2.搭建结构支架以架构课堂、梳理思路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结构为BWA模式(读前—读中—读后);阅读指导教学课的常见结构为“总—分—总”模式;整本书的文本结构可以通过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知晓整本书的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包括:“开始—发展—高潮—结尾”等阶段3.搭建内容支架以解读文本、分析主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回答what, how, why来理解文本关注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这三要素,梳理和简化整本书主要内容(这个层次回答了what);通过文本分析来把握整本书结构,清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个层次回答了how);然后对整本书主题、主要内容做出鉴定和判断,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联系起来(这个层次回答why)4.搭建语言支架以理解文本、赏析语言通过搭建语言支架处理生词,破解复杂句式,读懂段落、章节之间的过渡与转换鼓励学生运用阅读微技能猜测词义,如根据上下文情境或通过构词法等处理影响阅读的关键生词;运用“找谓语,定主语;提主干,去枝叶;寻关键,辨逻辑;看搭配,防分隔”口诀方法破解复杂句式,从而扫清阅读障碍整本书阅读进入赏析阶段时,引领学生关注细节描写、研析修辞手法,体验语言本身的美5.搭建评价支架以反馈阅读、巩固兴趣。
评价支架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教师点评可以发生在阅读指导教学的任何阶段,以激励为主,增强学生自信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应当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如在完成故事复述、角色表演等任务后,鼓励学生从内容的完整度、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流利度、表演的投入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或同伴互评,这利于学生自我展示并增加阅读指导教学的生成性三、“支架式”英语“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实践笔者将结合Stubs Grows Up这本小说的阅读指导,具体阐述支架式英语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主要实施过程该小说主要讲述了15岁的Jay Stone面对队友挖苦,克服自身先天不足,在橄榄球队中逆袭成长的故事1.搭建情境支架教师可指导学生系统化略读封面,让他们走近即将阅读的这本书,看到书的全貌和框架,即根据封面图片、书的标题、副标题、序言、作者简介等预测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在此阶段,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形成主动思考教学片段1】读前导读呈现书封面,围绕书名、封面图片提问Whats the title of the book?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on the cover, what is the story mainly about? 在此基础上,教师点明While reading a novel,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 like “who, what and where”.(回答了who,就导出main characters;了解了what就掌握the plot;处理了where,就知晓了解the setting,即小说的三要素。
接着问答Who is the writer of the novel?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him? Do you know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book?以指导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提醒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要写出评注做好读书笔记2.搭建结构支架通过分析目录来搭建结构支架指导学生浏览目录来寻找整本书的主线、了解故事的概要、知晓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整体地、系统地把握这本小说书教学片段2】读前导读呈现书的目录,并提问Why should we read the contents?讨论得出:有助于Find out the mainline of the 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 and the outline of story然后分析目录并寻找到故事主线Stubs trouble and how he gets through;接下来围绕主线推测故事发展教学片段3】读前导读指导学生建立阅读小组,对学生进行分组(四人一组),进行角色阅读分配:Word collector: collect the new words;Setting describer: describe where it happens;Character analyzer: analyze the characters;Plot teller: tell briefly what happens.布置相关要求。
确保在读后展示阶段人人亮相3.搭建内容支架通过解析“3W”来理解整本书主要内容,把握作品的结构,弄清楚作品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而领会作品的意图和功能,识别作者的写作风格等在指导教学中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系统性思维教学片段4】读中赏析引导学生将目录中的不同章节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成不同环节(见图1)接下来,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关系,形成思维导图(见图2)然后分析发生主要事件的场景:the changing room, the yard, the dinning hall, the playground.教师就情节、人物、背景这三大要素稍做点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运用略读、寻读、跳读等阅读方法梳理和简化整本书主要内容,厘清阅读思路教学片段5】读中赏析在了解小说三要素之后,提问What makes the story interesting and attractive这个问题的发散性较强,学生会推导出多种答案,然后引导学生以The origin of the nickname “Stubs”和Stubss trouble and how he gets through為例分析小说冲突。
指出The conflicts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growth of the main character.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要冲突,这些冲突对整个故事发展的影响是什么,不仅有利于弄清楚作品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且有助于理解小说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要角色的成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片段6】读中赏析在分析了小说冲突之后,引导学生将本书与寓言故事《湖边的鹿》做对比可设计如下问题促进学生思考:What are thes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fable and the story?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fable and the story? What do Jay and the stag both realize in the end?对比之后,鼓励学生推断出小说主题,如Troubles can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Beauty is a trap. /Every dog has its day. /You need a thick skin. /What is worth most is often valued least. /...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优缺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理解。
4.搭建语言支架搭建语言支架帮助学生理解整本书,对阅读的信息进行加工与重组,内化整本书的内容,实现语言意义的输出,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整合信息、交流信息和“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教学片段7】读中赏析在分析了小说三要素、冲突、主题之后,从环境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复杂句式等角度加深理解如语言描写举例列出“Youve had a hard day? What kind of a day do you think Ive had? Who woke you up this morning? Who made your breakfast? Who drove you to school? Whos driving you home?” “OK, you win. You drive and Ill talk.” 指出在这对话中who出现了4次,让学生明白重复运用可加强语气在此环节,指导学生分析细节描写,体会修辞格,如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拟人、明喻等修辞格的运用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词语的重复可以加强语气等,从而品味语言美,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并在语境中理解书中大量出现的反义疑问句以破解复杂句型,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教学片段8】读中赏析在分析了小说主题、破解了复杂句型后,给出指示Please finish an essay according to your favourite theme. You should use some fact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进行主题写作这个阶段组织学生探讨不同的主题,并选择自己偏好的主题,运用与本主题相关的内容支架、结构支架、语言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