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海潮(东南形胜)》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
7页《望海潮(东南形胜》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文本分析《望海潮》这首词从写作目的上来看,格调并不高,有吹嘘政绩, 粉饰升平之嫌但它是宋词中较早的全面描绘都市生活的作品同时 它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 展现了杭州繁荣、壮丽的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是柳 永的一首传世佳作教学目标1、诵读全词,疏通词意2、把握意象的特点,揣摩其组合方式,体会独特的意境重点)3、思辨阅读,体味本词风格难点)学习过程导入创作背景故事导入《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一直不得志,便到处 飘泊,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得到他人的引荐据罗大经《鹤林玉露》 所载,柳永从家乡前往开封应试,途经杭州,得知朋友孙何正任两浙 转运使,但因身份悬殊,他一介布衣,无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望 海潮》这首词,请当地著名的歌女在孙何宴会上唱后这位歌女在孙 何的宴会上反复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便说你 的老朋友柳三变所作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并 没怎么提拔他由此看来,这首词是一首干谒(投赠)词,目的是请 求对方为自己举荐感知一、整体感知,疏通词意1、解题明确:“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 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2、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 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巩,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燃/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 /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3、再读,结合注释通词意要求用散文化语言描绘全词意思4、默读,思考本词描绘了何地何景?哪两个词语最能体现该地 的特征?上下两阙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杭州,自然环境之优美、城市经济之繁荣、黎民百姓之安 居乐业形胜”指地理形势重要、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繁 华''是指人口众多,商铺林立,罗绮珠巩尽显奢靡上阙写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和市井风貌;下阙写西湖山水风物之 美,人文风貌之佳品意境二、品读鉴赏,小组合学PPT展示:意境中既包含着诗人笔下描绘出的不同景物组成的具体图景或 环境氛围,也包含着诗人寄托在这图景或氛围中的思想与情感意境 可以看成是由多个意象连缀而成的完整画面将不同意象进行组合搭 配,构成浑然统一的意境,从而表达具体的思想情感我是鉴赏者,小组合学交流:全词中你最喜欢那几句,阐述喜欢的理由并推荐给同学。
要求:赏析你喜欢的句子中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 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再有感情地诵读总结:柳永在《望海潮》中,有意选取了多个表现繁华富庶的意 象相互连缀,共同营造了 “东南形胜”“自古繁华"的杭州美景全词 开篇先以“形胜”“繁华”两词奠定全词意境基调,并点出杭州“三吴 都会”的重要地理意义上阙从多个角度铺叙杭州的城市风光与自然风景:首先,作者着 眼于市容,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等细微景物,突出江南水乡的秀美 雅致,又以“参差十万人家"的全景,呈现出杭州城人口众多、鳞次栉 比的繁荣景象;其次,“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大句从 城内转向郊外,借蜿蜒的堤岸、如云的堤树,以及宽阔的江面、翻涌澎 湃的钱塘江潮,描绘杭州美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最后,视角再转回闹市, 描绘杭州街市上琳琅满目的珠巩罗绮以及竞相奢华的市民风气,体现 出都市富庶的生活风貌下阙,柳永将描绘重点转向西湖风光,同样是包举自然景观和人 事风情:重湖、叠嫌写西湖周边山水相依、重叠错落的整体风貌;“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写秋季和夏季,展现出不同季节的西湖美景;“羌 管弄晴"直至“吟赏烟霞”,则从官、民两个角度写杭州人的游乐生 活,不论吹笛的渔人、采菱的少女,还是仪仗出巡、饮酒作乐的达官贵 人,都能尽享西湖美票、自得其乐。
词的最后一句收束全篇,为整个铺 排做了总结可以看出,柳永此词所取意象,或为城市风情,或为郊外 景物,或为乐庶生活,从多个角度浓墨重彩地描绘杭州繁荣、壮丽的景 色析手法三、品析技法PPT展示:点染,是国画用语,指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描 绘出一幅富有层次、和谐统一的图画借到古典诗词中来,“点"即 抽象的评点或总说,“染"即具体描写或分说,二者紧密相连,表现 作者的情志1、试分析本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明确:(1) 上片中“东南"三句是点,接着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描绘,是染2) 下片中“重湖叠燃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吟赏烟霞" 是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个方面进行描绘人 是景中人,也是景中景2、有人认为全词的“点”在最后两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么说?明确:(1) 这两句显现了投赠之意,虽是祝愿之辞,但“好景”已笼 括了繁华美景、生活祥和之意2) 一 “夸”字则点出赞美、歌颂之情,既赞美景又歌颂治理 有方,不用“异日”再“图",词人已将好景图描绘出来了,尤其是 百姓富庶、官民和乐的场景,那是统治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善思辨四、思辨阅读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我们曾学过他的《雨霖铃》。
但他的 《望海潮》全无婉约之风,给人以壮美之感,为什么?思考点:(1) 选景之壮伟、场面之宏阔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2) 数词的使用开阔了意象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 “千骑拥高牙”等在数词运用,均带有夸饰语气, 可以说具有豪放词的气概启示:不要定式思维,具体作品具体分析入情读五、深读体悟,再次有感情地诵读全词作业六、布置作业从《望海潮》的语言、构思、意象、意境、情感、手法等方面选 择自己感触最深的角度,写一则不少于400字的文学短评,分享自己 阅读欣赏获得的审美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