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丹阳市八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三十二).doc
4页得分评卷人一、积累运用(共22分)(一)积累(共12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文后空格中2分)10年前,我们搬进这座高层建筑时,还依稀可biàn往日的荒wú;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变huàn莫测的霓虹灯已经把萋萋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远留给了昨天的记忆辨 芜zhì幻ní(节选自《明天不封阳台》) 2.根据要求默写(8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杜甫《望岳》诗中状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的两句诗是“ , ”4)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传达出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吟咏“水”的古诗词佳句(可以是相连的完整句。
如果两句不是出自同一首诗词,则必须都含有“水”的意象):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选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2分) 【 B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B.保尔的英勇表现在他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上C.保尔在铁路工厂提出开除任意毁坏贵重钻子、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共青团员朱赫莱的团籍D.保尔是以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得分评卷人(二)运用(共10分)4.2008年,雪灾、地震接连袭击中华大地,但英勇的中华儿女却用人间大爱谱写出不朽的篇章请仿照例句中对“爱心”进行的描写,补写一句,使之与例句构成排比句2分)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5.“神七”飞天后,有同学写了一段感想,这段话在用词、句子表达和标点等方面存在毛病,请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不得超过6处)(4分)(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①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自信的微笑让人不禁热血沸腾。
②三名宇航员脱颍而出,经过了严格训练,他们吃的苦是我们无法体会到的③为了承担起这份重大责任,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艰苦奋斗,为祖国做贡献④当我再次在各大媒体头版上看到他们凯旋归来后灿烂的笑容,真让人感到无比激动! ⑤“神七”的升空,再一次圆了我们远古以来的飞天梦想,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步步跨出时代的脚步,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句①中“,”改为“、”;句②中“颍”改为“颖”;“脱颖而出”可与“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对调;句③中将“艰苦奋斗”移到“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前面,并将“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改为“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句④中删去“归来”,在“笑容”后加上“时”,将“真让人”删去,添加“我”;句⑤中将“成为世界上强国之一”改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共38分)(一)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7—10题共12分)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②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④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⑤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7.选文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
请你根据提示,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4分)宁静的林区 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 无边的森林 拔地参天的神木 8.选文语言典雅、凝练,极具美感请从文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分)句子: 赏析: 9.选文第一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请从下面的诗句中选出与之写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 C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10.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3分)因为神木巨大,历史悠久,遭受巨创依然八面威风,雄踞山间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会“舞蹈”的听力毛细胞》,完成11—15题(共14分)①在美国的一个实验室里曾上演过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表演”,“明星表演家”不是人,而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被放大许多倍的一个毛细胞,是从一只牛蛙耳朵里取出来的,细胞的顶部有一簇明显的细细的纤毛研究人员给这位不同寻常的“舞蹈演员”配乐,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到斯特劳斯的曲子再到披头士合唱队的音乐 ②各种音乐声此起彼伏,电子放大器将音乐声转换成一根细小的玻璃探针的震动,用来刺激这个毛细胞,模仿耳朵受到的正常声音刺激毛细胞顶部的纤毛或者在高音调的小提琴声中轻轻颤动,或者在震耳的锣钹鼓声中向一边歪倒,或者在摇滚乐的声浪中弯腰萎缩,像一株遭遇飓风的小树③毛细胞上纤毛的“舞蹈表演”告诉我们,听力细胞上的纤毛在听觉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纤毛会随着声波的机械振动而颤动,机械振动产生的声波以不同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表示出不同的声音信息,听觉神经将这些信息送到大脑皮层的听力区域,大脑在瞬时之间对各种声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无论是音乐声、水龙头的滴水声,还是我们周围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④毛细胞所起的作用很像是一种小型天线,过去人们一直猜测这种细胞在听力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理论在医学临床诊断中已经得到了证明,许多人的听力受损都与毛细胞损伤有关⑤人类耳蜗中只有16000个毛细胞,相比之下,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达到1亿个,所以听力细胞是非常珍贵的噪声环境对听力细胞的损害非常大,如手提电钻的重击声,车辆的尖啸声,以及重金属摇滚乐声等都对听力细胞有极大的杀伤力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听力损伤,如长期置身于噪声环境中,疾病,遗传因素,年老(人到了65岁以后一般都会丧失40%的听力)等,听力细胞一旦受损是无法再生的⑥研究人员多年来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听力毛细胞的活动情况,他们发现听力毛细胞有着两种与众不同的特性,即极度的敏感性和极快的速度经过数千次的实验,研究人员已得出结论,听力毛细胞极其敏感将听力毛细胞顶端的纤毛移动一个原子的位置,细胞就会有所反应这种极短距离的移动,只能由极低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引起,这种移动就好比将巴黎艾菲尔铁塔的顶端移动2.5厘米那样微不足道⑦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听力毛细胞的反应速度极快听力毛细胞每秒钟能够“开”“关”2万次,有些动物的听力细胞甚至更为惊人,如蝙蝠和鲸,它们每秒钟分辨各种声音的次数可达20万次。
⑧相比之下,眼睛中的感光细胞就要慢得多了,比如,当你在看电影时,屏幕上图像每秒钟虽然只换24次,但你的眼睛会认为它们是连续发生的,每秒钟处理2万次的听力系统与我们的视觉处理能力相比要快1000倍 (摘自《大自然探索》)11.阅读文章第③段,选出对听觉机理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 B 】A.声波→听觉神经→毛细胞→信息处理→大脑皮层听力区域B.声波→毛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力区域→信息处理C.声波→听觉神经→毛细胞→大脑皮层听力区域→信息处理D.声波→毛细胞→听觉神经→信息处理→大脑皮层听力区域12.仔细阅读⑤—⑧段,说说听力毛细胞有哪些特征3分)毛细胞数量相对较少,容易受损,无法再生;有极度的敏感性;有极快的速度 13.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4分)特点:准确,生动举例:如“许多人的听力受损都与毛细胞损伤有关”一句中的“许多人”一词表明毛细胞在听力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毛细胞的损伤不是听力受损的唯一原因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或者在摇滚乐的声浪中弯腰萎缩,像一株遭遇飓风的小树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说明了听力毛细胞在受到声音刺激时的表现,体现出语言的生动性。
14.第⑥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2分)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听力毛细胞的极度的敏感性 15.听力毛细胞一旦受损是无法再生的请你结合文章的介绍,说说人类应如何避免听力毛细胞受损3分)文章中说长期置身于噪声环境中,疾病,遗传因素,年老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听力毛细胞的受损,所以我们应避开噪声环境,如不在建筑工地、车辆密集地区长时间逗留,不长时间听摇滚乐,患病以后及时就医等,以减少对听力毛细胞的损伤,保护我们的听力 得分评卷人(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6—19题共12分)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