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名师教案3.古诗三首.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596380578
  • 上传时间:2025-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1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诗三首内容分析本课三首古诗都与我国传统习俗或传说有关韩翃的《寒食》是一首七言绝句,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了寒食节时皇城内美丽的春色和宫廷的生活场景;《迢迢牵牛星》是东汉时期的一首五言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了女子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人文主题:民风民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侯、皎、章”等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诗句,感知古诗大意2.指导背诵,积累古诗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能列举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指名学生答)那么,你们知道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吗?(寒食节)寒食节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韩翃的《寒食》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教师谈话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寒食节的具体时间,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础二、理解诗题,走近作者1.交流资料,了解寒食节人文主题训练】(1)同学们,通过预习查资料,你们对寒食节一定有所了解,谁来分享一下呢?(2)指名学生说3)教师小结: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斗鸡等风俗2.了解作者韩翃韩翃(719—788),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3.指名学生读诗读好诗句的节奏和停顿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设计意图】交流资料既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又培养了他们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同时,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情,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三、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2.解释词语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御柳:皇城里的柳树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3.解释诗意1)结合注释,指名学生说2)教师总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天的京城到处都飘散着落花,寒食节里皇城中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落天黑,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蜡烛燃烧时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四、化诗为画,体会意境1.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春意?指名学生答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开阔,将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春城”一词,高度凝练而华美春”是自然气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2.为什么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3.谁能说一说“飞”字用得好在哪里?总结: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得益于其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引人注目的,就在于一个“飞”字。

      4.“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的重点是什么?“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是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地增强了肯定的语气,有力地烘托出城内春意之浓郁飞”字极富动感,不仅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措辞之精当飞花”就是指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花园园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影无形的,我们只能从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斜”字也是在间接写风5.探讨:《寒食》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指名学生回答按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顺序描写的,描写了落花飞舞、杨柳摇曳、轻烟四散等景色6.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大地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特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赐新火不满,轻蔑)7.“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有何深意?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8.指导学生背诵全诗9.总结: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寒食节里,全城处处飘飞着落花,皇城里的柳枝随风飘拂。

      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赐新火,轻烟飘进了权贵豪门之家诗人借古喻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设计意图】“一切景语皆情语先逐句理解,再分析诗中描绘的景色,由这首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从所写景物分析寄托的情思,是对主题的一个升华,环环相扣,便于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相关内容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相关常识2.品味诗歌语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体会诗中蕴含的相思之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诗题1.教师谈话:大家一定诵读过这样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诗经》中人们的浅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汉乐府中人们的歌咏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取法于《诗经》和汉乐府,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板书诗题)3.指名学生读诗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忆所学或所了解的古诗,将学生带入学古诗的氛围中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读全诗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2.注意易读错的字迢 皎 纤 泣 涕 盈 脉3.指名学生读字。

      重点强调:“纤”读“xiān”;“皎”读jiǎo;“脉脉不得语”中的“脉”读“mò”4.指名读古诗,读出古诗的停顿和节奏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5.读出韵味关注字音的同时,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味和自己的理解6.教师范读7.自由练读8.学生齐读小结:学习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让我们伴随着朗朗书声开始这首诗歌的学习设计意图】读得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使学生在逐层提升的诵读中感到学习古诗十分有意思、有情趣,为熟读知意打下基础三、探究内容,品味诗情 1.导入:读懂诗,读出诗里包含的意思,这才是学习诗的正式开始诗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细心品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品味一番吧!2.自读自悟通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3.讨论汇报织女(河汉女)思念牛郎织女是全诗的主人公这是一首相思之作,感情基调较为哀怨4.读完这首相思之作,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抒发你读后的感受,你会用哪个词语呢?指名学生回答伤感)5.如果用一个词语将诗中传递的情感描摹出来,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合适?(相思)6.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诗歌,体会一下,诗歌借助了哪些语句来传递这份相思的伤感与哀怨呢?指名学生答。

      1)理解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这个词语在今天仍然富有生命力,我们形容路途遥远,会说“千里迢迢”迢迢”和“皎皎”两个词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意思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距十分遥远,都很明亮牵牛星在遥远的地方,这遥远的距离使得主人公内心起了相思之情可是,牵牛星真的离她那样遥远吗?在诗句中有没有其他的发现?(2)理解诗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①“札札”是象声词,形容织布机工作时发出的响声,给人一种静谧中的杂乱之感而“弄”这个字,是摆弄、抚弄的意思一个动词就透露了此时织女的心境,写出了她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样子②札札机杼乱人心,最是织女愁肠时其实,《木兰诗》中有一句与此句类似,同样抓住了“机杼”这个意象,来写女子的愁情是哪句呢?(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同样是用有声来衬寂静,以有声来传悲情3)理解诗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①理解“不成章”这三个字蕴含着一个“思”字,揭示了织女的内心动态②“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她神思恍惚、心不在焉,终日劳作却“不成章”③“泣”的本义是眼泪,特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指眼泪④“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女泪。

      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织女相思之苦⑤有感情地朗读4)理解诗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银河清澈且水不深,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又能有多远呢?(5)理解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①“盈盈”写出了水之清澈,既能表现水波的晶莹,又能表现女子的魅力,还可以想象出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令人回味无穷盈盈一水”至此也成了阻隔两情的象征②“脉脉”指相视无言的样子织女只能深情地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话7.齐读古诗8.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再读诗歌,让我们体会一下这首诗歌“深深的话,浅浅地说”的语言之美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又称复字、重言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方法两字相叠被称为单叠,四字相叠被称为双叠在本课中,运用了“迢迢、皎皎、纤纤”等6个叠词这些叠词无论是用于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出缠绵的意境9.指名读诗,读出叠词的韵律美设计意图】诗词的教学重点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最后紧扣人物心情,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反复品读诗句,读出诗词背后的那份情,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相关内容板书设计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并背诵古诗2.感受这首诗的画面美和情感美,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3.学习生动形象又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人文主题训练】1.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我们会做些什么呢?(吃月饼,赏月)2.圆月,是中秋的象征中秋的月亮,总是带着些平日里没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对月提笔,一抒己志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古诗《十五夜望月》板书课题)4.交流:读了课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