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共产党宣言》看当代全球化.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1985498
  • 上传时间:2022-03-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6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共产党宣言》看当代全球化                    潘妃霞(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1620)【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化问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问题研究的大热点问题经济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全球化,一方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述对全球化问题的几点认识关键词】全球化;共产党宣言;世界市场;生产;消费一、《共产党宣言》概述《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虽发表于160多年前,但它观察问题的角度和结论都是世界性和瞻前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唯物方法论结合社会现实和实践,并运用自己的理论,创造出了《共产党宣言》因此,《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历史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研究全球化问题,应该将真理和价值统一起来,即不仅要揭示全球化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要考察全球化对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所以通过运用《共产党宣言》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显得非常有意义二、《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特征的描述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过程,全球联系不断增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互相依存,全球被视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用马克思的话即是世界市场不断形成、日益融为一体的社会历史进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在宣言中描述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因和特点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这两句虽简单却非常深刻的话,清晰地揭示了所谓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第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全球化最本质的起因和动力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它的营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驱使着企业“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在本地区、本国的市场达到饱和的时候,企业就需要去寻找开发新的市场,随着不断寻找不断饱和,最后企业的市场必定是世界性的市场;“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即而就创造了世界市场。

      第二,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企业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化以及资本的不断积累这一简单的动因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也正是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的特点,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的上述两句简单的名言,是对今天的“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经典、简明和深刻的分析,广泛被经济学者在各种程度上引用如果从《共产党宣言》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马克思所讲的资[来自wWw.Lw5u.coM]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这一历史过程在21世纪的延续,是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高级阶段,因此这对于我们理解全球化的本质非常有帮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还描述了今天发展中国家在面临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的主要特征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里的重炮但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性革命功劳在该章中,马克思还写道:“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使反动派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上述马克思所描述的情况,正是像中国这样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处境,是发展中国家在几百年的世界历史浪潮中所经历的历史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事实上这正说明了今天广大发展中国家该解决的关键性任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刻骨铭心的耻辱和灾难,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中遭受的挫折,不得不使其重新审视自己并正视自己的落后因此只有继续深化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学习和应对全球化,建立适应世界市场的企业,我们才能够生存和发展终上所述,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世界市场的论述可以为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提供[来自WWW]以下三点启示:第一,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是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第二,企业不断扩大市场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全球化的起因;第三,建立能够利用世界市场资源的企业是发展中国家最关键的任务。

      三、《共产党宣言》对全球化正反作用的分析第一,全球化的正作用首先,全球化加速工业文明的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学观点,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引起社会分工的发展,进而促进世界市场的开拓,而世界市场则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这种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反过来又促进新兴行业的涌现,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全球化促进了落后欠发达民族的进步和开化在全球化出现以前,很多地区、民族、国家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一般既封闭又孤立不仅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而且还阻碍着人类自身的文明与开化马克思在宣言中说道,“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正解释了欠发达国家步入全球化的原因再次,全球化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消除了民族孤立性和对立性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和世界市场的确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孤立感和对立性日益消逝下去交往的加强,必然会促进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最后,全球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第二,全球化的负作用《共产党宣言》指出:“它使野蛮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依赖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依赖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依赖于西方。

      各地区、各民族、各国的经济基础和条件各异,那些所谓的“野蛮的和半开化的”国家、农民的民族和东方的国家被迫卷到文明中来,因此他们对被迫加入的全球化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准备,缺乏相应的策略和能力,这样就会被所谓的“文明”国家所牵制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不平等性又由于起初的不平等性以及对“文明”国家的依赖性,落后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和回报也是极少的,这样就形成了马太效应,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富者在同贫者交往过程中,不断地把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模式、价值观念等强加在弱者上,按照自己的意志愿望来塑造和控制前者即宣言所说的“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着局限性、不合理性及不可调和的矛盾和问题,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全球化在把资本主义的积极方面推向全球的同时,必然也把这些矛盾和问题扩展到了全世界,这样就会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四、结语《共产党宣言》这部人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21世纪依旧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1872年在《宣言》序言中写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对待《共产党宣言》及全球化,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灵活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间的关系,调整国内生产关系以符合社会生产力要求,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建设我们的全球性大企业,使我们的大批企业有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到处落户,到处产业,到处建立联系”,能够在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发展成实力雄厚的世界一流企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全球化挑战,才能实现全球化生存和全球化竞争,也才能符合建设共产主义的要求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