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管理故事-企业管理的三只“猫”.docx
3页关于管理故事:企业管理的三只“猫” 管理者在工作中,要远离三只猫,一个是绩效考评中不能养的“猫”,一个是解决问题时不能碰的“猫”,还有一个是遇事不顺时不能让下属踢的“猫” 一、绩效考评中不能养的“猫” 故事:有一个仆人,养了一只猫,养了一条狗当仆人不在家的时候,狗打起精神看家护院,而那只猫只知道睡懒觉当仆人回来的时候,那条狗已经累的不行,知道仆人回来家里不会有贼了,于是倒在地上睡觉那只睡醒觉的猫,伸一下懒腰,开头极尽能事地讨好仆人那个仆人越来越喜爱猫,越来越厌烦狗,于是就把狗的口粮给克扣了,把好吃的都给了猫狗越来越瘦,猫越来越肥,猫肥的捉不了老鼠,仆人开头埋怨狗不帮猫拿耗子,最终把狗赶出了家门,狗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赶走 狗的职责是看家,无论在仆人面前的表现如何,家里没有被贼偷的结果说明成果是好的,而猫的职责是捉老鼠,无论在仆人面前的表现如何,家里老鼠泛滥成灾的结果说明成果是差的 在企业中有些管理者对待自己的下属,就像那个仆人一样,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只关注行为,不关注结果这样的做法,使得那些兢兢业业在企业中努力工作的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擅做表面文章又没有做出实际业绩的人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那些真正为企业做实事的人缺少了工作的热忱,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所以,在绩效考评中,别养这样的“猫” 二、解决问题时不能碰的“猫” 故事:有一个地方,有一群老鼠,每天在欢乐地生活着,无忧突然有一天来了一只猫,猫就使得老鼠的不得安静想解决解决不掉,怎么办?老鼠们开会争论,有一个老鼠说:“假如猫的脖子上有一个铃铛,来的时‘当、当、当’,我们提早做预备就万无一失了,老鼠们公认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谁去给猫的脖子上挂铃铛?去一个牺牲一个,去两个牺牲一双,都去了就全军覆没 “猫”的问题,是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那是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但也是无能为力解决的问题既然如此,就不要在“猫”的问题上下功夫了如:国家出台了什么样对企业有限制的法律法规、竞争对手出了什么新的产品、不行再生的矿产资源最多能够开采20年,自己喜爱的奶酪已经丢失之类的问题都属于这类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能碰,谁碰谁倒霉,这样的问题也不要再埋怨,牛奶已经洒到地上了,埋怨也无济于事,对于这样的问题,必需要从其他的地方查找突破口 所以,解决问题的时候,“猫”的问题,别碰! 三、遇到不顺心事情时,不能让员工踢“猫” 故事:有一个总经理,早晨起来跟太太吵架了,心情极其不爽地到了公司。
副总来汇报工作,工作没做好,总经理冲副总发脾气副总挨了批判,很郁闷,恰巧车间主任来汇报工作,工作也没做好,副总就冲车间主任发脾气车间主任挨了批判,便去车间找员工的麻烦,员工无端挨了批判,一成天都不爽,回到家里之后,家里的猫来讨好这位员工,这位员工冲着猫,狠狠地踢了一脚,还恶狠狠地吼道:“滚一边去!” 不良的心情会传递,这就是企业管理中闻名的“踢猫”理论作为管理者带队伍的时候要学会排解不良心情,不良心情是我们对于外界环境中不好大事的不当回应,心情的好与坏是我们选择的结果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假如只看到不好的方面就会悲观消极,只看到好的方面就会盲目乐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观点就是顾及到了两个方面:看到不利的一面,但是心态上肯定要乐观 作为管理者遇到不顺心事情的时候,清晰了不良心情排解的做法,就不会轻易地将不良心情转嫁给下属,这样团队的乐观性才能够得以稳定 所以,遇到不顺心事情的时候,不要让员工回家踢猫 愿这三只猫,尽量不消失在你我的工作中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