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鹅常见29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docx
27页精品学习资源鹅常见 29 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养鹅人 共免)61.157.135.* 1 楼1 小鹅瘟2 鹅副粘病毒病3 雏鹅病毒性肠炎4 小鹅流行性感冒5 鹅大肠杆菌病6 鹅包涵体肝炎7 鹅鸭瘟病毒感染8 鹅传染性法氏囊病9 禽霍乱10 鹅沙门氏菌病11 葡萄球菌病12 肉毒梭菌中毒13 螺旋体病14 鹅口疮15 鹅曲霉菌病16 鹅球虫病17 鹅绦虫病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8 鹅线虫病概述19 比翼线虫病20 毛滴虫病21 鹅羽虱22 维生素 A 缺乏症23 维生素 B1 缺乏症24 维生素 D 缺乏症25 鹅有机磷农药中毒26 鹅黄曲霉毒素中毒27 鹅硬嗉病28 中暑29 脚趾脓肿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006/05/27 00:07am IP: 已设置保密 [ 本文共 505 字节 ]沧海一声笑 -* 未注册 *-等级 : 未知信息 :威望 : 未知 积分: 未知现金 : 未知存款 : 未知贷款 : 未知来自 : 未知发帖 : 0 篇精华 : 0 篇 : 0 时 0 分 0 秒注册 : 未知造访 : 未知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 第 2 楼]小鹅瘟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细小病毒;该病主要侵害 3— 20 日龄雏鹅,传染快速,死亡率高;其特点性病变为严峻的渗出性肠炎,肠粘膜脱落坏死,形成香肠样栓子,堵塞 肠管;一、病原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鹅细小病毒;该病毒对外环境的 抗击力较强, 56℃能耐受 3 小时, PH3 时仍稳固;对一些消毒药有较强抗击力;二、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鹅,其它禽类除番鸭外,均不易感;在自然情形下, 主要发生在 3— 20 日龄的雏鹅, 20 日龄以上鹅发病率较低,成年鹅感染后不发病,但可成为带毒者,将病毒通过种蛋传给下一代;患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10 日龄内死亡率可达 100%, 15 日龄以上发病较为缓和,部分可自行康复;但据近年报道,发病日龄已延至 30— 60 日龄,甚至有 73 日龄的报道;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病鹅和带毒鹅是主要传染源;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工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途径;也可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本病流行有周期性,大流行后 1— 2 年内不发病;三、症状与病变本病埋伏期 3— 5 天,一周龄内雏鹅多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呈最急性型变化,表现精神沉郁、厌食、鼻流粘液,病鹅摇头,口 角有液体甩出,食道膨大部中多有液体和气体,严峻腹泻,排黄白 色或绿色水样混有气泡的稀粪;死前常出颈部扭转、全身抽搐或瘫痪等神经症状;病程通常为 12— 48 小时;两周龄以上雏鹅多呈亚急性型,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呆立,拉稀、厌食;日渐消瘦,病程 3— 7 天,少数病鹅可自然痊愈,但生长受阻;最急性型病例病变不明显,除小肠粘膜充血或出血,胆囊肿大外, 其它脏器无变化; 10 日龄以上且病程在 2 天以上的病雏鹅,肠道特别是靠近卵黄柄和回盲部的肠段出现典型的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的变化,体积比正常肠段增大 2— 3 倍,质地坚实,似香肠样,肠内为坏死的肠粘膜、渗出的纤维素等凝固形成的栓子,栓子切面中心是深褐色的干燥肠内容物,外层包裹着由坏死的肠粘膜和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的厚层的灰白色伪膜;凝固栓子不与肠壁粘连,均易从肠道中取出;这是小鹅瘟特点性病变,但有些病例缺少这种典型变化,而是肠腔中布满粘稠的内容物,粘膜充血发红, 呈卡他性炎症变化;其余的病变仍有:肝脏肿大,呈深紫色或黄红色,胆囊明显膨大,布满暗绿色胆汁等;四、诊断依据一般 20 日龄以内雏鹅发病其它家禽不发病的流行特点,出现严峻下痢有鼻液增多或从口角甩出的症状,肠道显现特点性的凝固 栓子的特点性病变,可以作出初步诊断;需留意有的病例无凝固栓 子形成,应多解剖几只病鹅;本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雏鹅病毒性肠炎非常相像,不易鉴别, 临床上可依据是否用过小鹅瘟疫苗或血清进行判定和区分;本病与鹅副粘病毒症状有相像之处(都腹泻、都是小鹅发生),但典型的病理变化不同,可以鉴别;必要时进行病毒的分别鉴定或进行血清学检验;赞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02007-7-22 19:46回复61.157.135.* 2 楼五、防制1、不从疫区购买鹅苗和种蛋,尽量自繁自养;2、严格消毒制度,特别对育雏和孵化用具的消毒;3、免疫接种:可于种鹅开产前 15— 30 天用小鹅瘟鸭胚弱毒疫苗免疫,雏鹅可获顽强爱护;或者于雏鹅卵 3 日龄内每只注射 0.5 毫上升免血清或卵黄抗体,一周后再用雏鹅专用小鹅瘟疫苗免疫一次;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按此查看图片具体信息正在读取此图片的具体信息,请稍候 ...死前抽搐状(原图:范国雄)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按此查看图片具体信息正在读取此图片的具体信息,请稍候 ...出血性卡他性肠炎,肠内有纤维素和脱落的粘膜,形成栓子(原图:范国雄)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006/05/27 00:09am IP: 已设置保密 [ 本文共 3033 字节 ]沧海一声笑 -* 未注册 *-等级 : 未知信息 :威望 : 未知 积分: 未知现金 : 未知存款 : 未知贷款 : 未知来自 : 未知发帖 : 0 篇精华 : 0 篇 : 0 时 0 分 0 秒注册 : 未知造访 : 未知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 第 3 楼]鹅副粘病毒病本病是 1997 年以来在我国新发生的一种雏鹅传染病,以精神沉郁、萎顿无力、蹲地、腹泻、体重减轻、仰头、软颈或扭颈为症状特点,主要感染 60 日龄以下雏鹅,尤以 15 日龄以下雏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一、病原病原体为禽Ⅰ型副粘病毒,该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有部分交叉免疫原性,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Ⅰ系、Ⅳ系免疫可取得肯定的预防效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果,但不如鹅副粘病毒油乳剂苗爱护成效好;病毒的抗击力不强, 一般消毒药都能将其杀死;二、流行病学特点各种年龄的鹅都有易感性,但主要发生在 15— 60 日龄的雏鹅, 15 日龄以下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致死率在 90%以上, 10 日龄以下鹅就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达 100%;随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三、症状与病变本病埋伏期 2— 6 天,日龄小的埋伏期短,大的埋伏期长;症状为精神沉郁、萎顿、无力、常蹲地、体重减轻、少食或不食,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在饮水后更明显, 10 日龄左右雏鹅常有甩头、咳嗽、呼吸道症状,腹泻,排白色、绿色、黄色、暗红色或墨绿色稀便或水样便;病程一般 2—5 天,耐过者 6— 7天开头好转, 9— 10 天康复;特点性的病变有:食道粘膜主要是下端有散在芝麻粒大小的灰白色或淡黄色易剥离的结痂,剥离后可见坏死斑点或溃疡;肠道粘膜有淡黄色或灰白色芝麻粒至蚕豆粒大纤维素性坏死性结痂,剥离后呈出血性溃疡面;脾肿大有芝麻粒至绿豆粒大灰白色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这些坏死性病变具有诊断意义;其余病变仍有:心肌变性;肝肿大瘀血,质地较硬;部分鹅腺胃及肌胃充血、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脑充血、瘀血;四、诊断依据典型的病理变化结合症状和流行病学情形,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本病的初期症状与病变易与小鹅瘟混淆,此时应进行病毒的分别鉴定,以便确诊;五、防制除做好疫病的一般防范措施外,本病主要的防制措施是预防接种;目前已有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可于每只雏鹅肌肉注射 0.3 毫升,注苗后 6 天,一般患病鹅即停止死亡;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006/05/27 00:09am IP: 已设置保密 [ 本文共 1840 字节 ]沧海一声笑 -* 未注册 *-等级 : 未知信息 :威望 : 未知 积分: 未知现金 : 未知存款 : 未知贷款 : 未知来自 : 未知发帖 : 0 篇精华 : 0 篇 : 0 时 0 分 0 秒注册 : 未知造访 : 未知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 第 4 楼]雏鹅病毒性肠炎本病是发生于 30 日龄内雏鹅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以发病急、死亡率高及小肠的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点,是雏鹅的重大疫病之一;2007-7-22 19:46回复61.157.135.* 3 楼一、病原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病原为腺病毒属的肠炎病毒;病毒对外界环境抗击力较强, 60℃ 1小时仍有致病力, 80℃ 5 分钟可以灭活;二、流行病学特点该病发生于 3— 30 日龄的雏鹅,最早 3 日龄开头发病, 10—18 日龄达到死亡高峰, 30 日龄以后基本不发生死亡,死亡率 25— 75%, 甚至 100%; 10 日龄以后死亡的病例 60—80%显现小肠的香肠样凝 固性栓子;据四川省调查,成鹅鹅病毒性肠炎血清阳性率为 30.44%— 36.84%,说明此病传播相当广泛;三、症状与病变本病埋伏期 3— 5 天,人工接种埋伏期 2— 3 天或达 5 天;自然感染病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最急性型:病例多发生在 3—7 日龄雏鹅,常无前期症状,发病后即极度衰竭,昏睡而死或倒地两腿乱划,快速死亡,病程几小时至 1天;急性型:病例多发生在 8— 15 日龄,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削减,行动迟缓,嗜睡,腹泻,排出淡黄绿色、灰白色稀便,常混有气泡,恶臭,呼吸困难,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及边缘色泽变暗,死前两腿麻痹不能站立,以喙触地,昏睡而死,或抽搐而死, 病程 3— 5 天;慢性型:病例多发生在 15 日龄以后的雏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消瘦、间歇性腹泻,最终因养分不良衰竭而死;部分病 例能够幸存,但生长发育不良;特点性的病变在肠道,即小肠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凝固栓子,以及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凝固栓子显现在感染第 14 天以后死亡的病例(慢性型);而染后第 4 天死亡的雏鹅只有各小肠段的严峻出血,粘膜肿胀发亮,蓄积大量粘液性分泌物;第 7— 12天死亡的雏鹅,各小肠段除严峻出血外,粘膜上开头显现少量黄白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并有少量成片肠上皮细胞的坏死物;凝固栓子主要显现在小肠后段至盲肠开口处,有两类:第一类栓子初期直径较细,约 0.2 厘 M,长度可达 10 厘 M ,随病程的延长,栓子的直径可增至 0.5— 0.7 厘 M ,长度增至约 20 厘 M ,使肠管膨大至正常的 1— 2 倍,肠壁菲薄,透亮度大增;栓子质地紧密,多数为一段,少数显现两段的,切开可见有两层结构,外层为坏死组织和纤 维素性渗出物混杂凝固成的暗灰白色的厚层假膜,中间是干燥密实 的肠内容物;其次类栓子较细,直径在 0.4 厘 M 以下,呈细圆条状,但长度较长,可达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