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蒙古族分布情况概述.doc
2页蒙古族蒙古族是河北省人口数量第三多的少数民族2009 年资料统计显示有 149656 人,约占 全部少数民族人数的 5.3%在市级行政区内,蒙古族人数最多的是承德市,共有蒙古族人口117656 人,占河北 省全部蒙古族人口的 78.6%占承德市总人口的 ,占承德市总少数民族人口的承德市是蒙古族人口 占少数民族总人口 比例最高的市级行政单位在市级行政区内,其他城市的蒙古族人数远远少于承德市,最多的唐山市和张家口市分 别有 6220 和 6120 人,分别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4.2&和 4.1%在市级行政区内,蒙古族人数最少的是邢台市市,共有蒙古族人口753 人,占邢台 市总人口的,占邢台市总少数民族人口的3.8%仅占河北省全部蒙古族人口的 0.5%蒙古族在市级行政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最低的即为邢台市图和说明:蒙古族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廊坊市,约为每平方公里0.5 人可见蒙古族在河北省内的 人口数量比较少,而分布也比较分散图和说明:在县级行政区内,蒙古族人数最多的是承德市的围场满族自治县,其次是承德市的隆化 县和承德市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图和说明:蒙古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承德市,在其他城市都比较平均,总体上体现出由北向南逐步减少,承德最多。
唐山,张家口各 6000多人,次之中部的保定有蒙古族5253人,石家庄有蒙古族 2624人,廊坊有 3524人,略有减少而到了南部的邯郸,邢台,衡水等地,最多的邯郸也只有蒙古族 1213人,最少的邢台市只有 753人蒙古族人数最多的承德市围场满族自治县 位于河北省最北面,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也是河北省占地面积最大的县,北部为蒙古高原,从外面看似乎是丛丛的群山,但登到 山顶发现是一片平坦的草原,平均海拔为 1200米,因此当地人称之为 “坝上” ,是良 好的牧场,以 比较粗放式 畜牧业为主 至今保留传统风俗较多的蒙古族,很多人依旧 从事着传统畜牧业,可见围场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非常适合蒙古族的聚居而蒙古族和满族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上有着许多重叠的地方这一点和两个民族相似的生 活习惯和文化风俗特点有关蒙古族和满族过去同为游牧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喜爱 养马,围猎,所以对自然环境有着共同的要求而在历史上,清朝从入关开始就奉行着 和蒙古族通婚联姻的政策,在蒙古推行了盟旗制度并大量征调蒙古人当兵,和清八旗 兵共同驻扎后来形成了满蒙混居而蒙古族人数较少的南部黑龙港地区, 地势低平,海拔多在 40米以下。
由于地势低洼, 成为河北省河流和客水汇集之处;泄水河道少,地表径流排泄不畅易发生旱、涝、沥、 碱等自然灾害春旱、夏涝、秋吊 ”的规律非常典型,历史上 “旱、涝、碱、薄 ”俱全, 耕作粗放,是海河平原旱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也是黄淮海平原盐渍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之一这一地区多为汉族的密集型的牛羊养殖业,显然是不利于过去蒙古族那种需要 丰美水草的游牧业的发展图和说明:从各市的市辖区来看秦皇岛市是蒙古族在市辖区最多的城市秦皇岛地区共有蒙古族 8028 人,其中市辖区就有蒙古族 6571 人,占全市蒙古族人口的 81.9%而市辖区内蒙古族占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 比重最少的是 承德市市市辖区有蒙古族 130 人,仅占承德地区全部蒙古族人数的15.8%图和说明:这一现象也说明了蒙古族在分布上充分体现出河北省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那就是在没有 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地级市内,集中分布在该市的中心市区这一特点多体现在既没有自 治县,同时该市少数民族总体数量又比较少的地级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