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技术治疗肝硬化.docx
21页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技术治疗肝硬化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二、技术开展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1 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传染病的逐渐减少,而由于自身细胞、组织或器官坏死而导 致的疾病越来越多这些疾病仅通过手术和药物是不能解决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20 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 世纪是细胞治疗的时代,这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又 一场医疗革命干细胞移植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为目前难以医治的多种疾病带来全新的治疗 方式,是最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替代现有某些医疗技术的治疗方式 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种成体干细胞,广泛分布 于动物体内骨髓、肝脏、脂肪等多种组织中MSCs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 能,是移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的再生来源细胞;同时,MSCs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 MSCs在炎症细胞因子刺激后对免疫系统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MSCs有望应用于减 少免疫排斥,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治疗相关免疫失调症,如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
骨髓来 源间充质干细胞由于来源自体,安全性已被证实,已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应用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医学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国是一个 乙型肝炎大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高达10%,每年因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引发终末期肝 病新增病例数超过500 万另外,由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改变,由脂肪性肝病、药物性 肝病及免疫性肝病等引起的终末期肝病也在逐年增加,每年新增病例数约为100万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等终末期肝病是一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 题由于进行肝脏移植曾经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唯一选择,但是治疗费用数额巨大、而 且供体的短缺、配型的艰难、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围手术期风险大、以及术后移植 肝并发肝炎、肿瘤等问题,许多患者最终放弃治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给患者 带来新的希望2 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意义干细胞技术为人类部分再生(产生新的功能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为治疗疾病、提 高生存年限和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基础,势必引起疾病治疗和医疗模式的深刻变革从而基 于干细胞的药物研究和开发,也许会引起整个医药行业的革命干细胞技术(比如自体干细 胞移植治疗)也将是未来个体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生物技术,有相应的废物处理措施, 对环境影响小医院探寻并开展新型的医疗技术服务广大患者是医院的职责之一21 世纪是生物医学 世纪干细胞治疗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治疗技术我科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细胞治疗技术为 医院搭建了生物细胞治疗的平台(技术、人员、管理、设备、硬件、品牌、学术),树立了 医院的品牌和声誉,这些因素都会间接的为医院提高了就诊量,增加了整体收入,创造更多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和开展,生物细胞GMP实验室可服务于 全院的临床与科研这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技术理论水平、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开展国内外 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发表高水平临床与科研学术论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干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的逐渐成熟,干细胞研究的重点已经开始逐渐从基础 研究转向临床研究,建立完整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体系,非常有助于提高技术科研水平,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益,同时可以及时地抢占国内干细胞研究的制高 点并与国际研究水平保持同步,可以大幅度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和医疗工作的科技含量,丰富疾病治疗手段,提高医疗水平,提高医院知名度同时,本项目的开展,非常有助于提高 科研水平、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能使患者获得及时的治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 量,减少社会负担,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军事方面,干细胞治疗在救治战时伤病员方面也可 发挥重要作用,如辐射损伤等等3 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实施方案治疗前需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进行评估基本条件符合者,经签署知情 同意书后可进行干细胞治疗1 )首先由医生在灭菌环境采集骨髓,大约50 ~ 120毫升;2) 而后将采集到的细胞在超洁净实验室进行培养、扩增及质检等过程;3) 于培养的第10、17、24、31 天左右分四次回输干细胞;4 )观察治疗反应及疗效;间隔3 ~ 6 个月可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5)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进行至少 1 年随访三、技术基本情况1 国内外开展情况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巨大进展,干细胞移植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带来了新 的契机经过大量的体外实验研究和动物试验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已经在国内外得到较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 了高度的认可一些国内外学者业已开始进行相关小规模前瞻性试验,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安全、有效, 患者耐受情况良好研究发现,将肝硬化患者自身来源的MSCs,经介入技术再注入患者体 内,其肝功能的各项指标、Child分级、生活质量都有明显好转。
Terai等报道了9名接受从周 围静脉输注自体骨髓细胞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在移植24周后,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明显 改善(P <0.05),显著改善Child-Pugh分级(P <0.05),并未观察到任何副作用2007年, Mohamadnejad等选取了 4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从患者自身提取的 MSCs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制备成细胞混悬液,以(1-1.5)x106个/mL细胞悬液的细胞浓度向 患者自身回输20 mL ,在随后的1年里定期随访,发现患者的血浆白蛋白⑻bumin, ALB)、谷 丙转氨酶(ala nine tran sami n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 notra nsferase, AST)、直 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等指标均有一定程度好转, 且随访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发症也得到控制,甚至连原已萎缩的肝脏还有所增大,生活 质量和精神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2008年, 国内学者王迪等通过40例经肝动脉移植骨髓干 细胞病例作类似的研究(移植方案:提取自身来源的骨髓干细胞,并制成10 mL细胞悬液,其 CD34+干细胞数为1 x 106-1 x109/mL,再将上述10 mL细胞悬液移植到肝脏),所得结果与 Mohamadnejad等很相似。
还有结果报道:移植12周后,谷丙转氨酶(ALT )逐渐降低,由 平均 186.34IU/L降至68.96IU/L ;总胆红素(TBIL ),由平均 161.34pmol/L降至78.93pmol/L ;白 蛋白(ALB )逐渐升高,由平均24.39 g/L升至31.96 g/L,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 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在干细胞移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燧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6.33%上 升至术后8周的53.48%,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凝血机制明显改善问卷评分发 现调查移植后大多数患者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移植后 8周( 51.6%);食欲改善的45例 ( 75%);体力好转32例( 53.3%);腹胀减轻28例( 46.6%);在6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 并发症MSCs 治疗肝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MSCs 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治疗原理可能主要包 括:⑴.MSCs分化形成正常肝细胞,补充肝细胞数量,改善肝功能:维持人体正常肝脏功能 约需2.5x1010个肝细胞MSCs通过体外诱导然后输注体内,可随循环植入肝脏增殖分化成 肝细胞2).MSCs分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抑制炎症反应:MSCs可分泌多种因子,如HGF、ILs、SCF、SDF-1a、TGF-B、TNF-a等。
其中HGF不但具有诱导MSCs自身向肝细胞分化功能,还 抑制TGF-B1产生,阻止肝脏纤维化和抗肝细胞凋亡的活性,从而提高存活率IL-10能破坏 TNF的纤维化信号传导通路,减少纤维化⑶.MSCs激活卵原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卵圆 细胞被认为是肝细胞的前体细胞. 当肝脏轻微损伤时肝脏可通过自身的肝细胞增殖修复, 严 重时则通过卵圆细胞修复再生而MSCs在分泌上述细胞因子时起到激活卵圆细胞、促进肝 细胞再生作用⑷.MSCs抑制肝星形细胞(hepaticstellate cells, HSCs)活化、阻止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生成:HSCs是正常肝和纤维化时合成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 MSCs可能通过HGF阻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磷酸化作用,抑制a-SMA阳性细胞的增殖, 使门脉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凋亡增加,从而缓解肝纤维化进展⑸.MSCs降解肝内 过量的EC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具有较强的降解ECM作用oMSCs是MMP-2和MTMMP-2 等酶的主要来源, 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这是由于它们对肝纤维化的逆转起 重要作用通过他们及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推断,MSCs移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够控制并缓解 肝硬化的治疗手段, 在治疗经费、来源缺乏、排异反应等方面都优于肝移植。
可见间充质干 细胞移植可以作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世界各国有超过10项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肝硬化临床试验项目在FDA或ClinicalTrials注册,入选患者超过300例,但仍然处于I期或 II期的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很多项目都是用异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我国已开始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根据初步的临床报告,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的治 疗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5年来,先后已有武汉协和医院、哈医大附一院、天津市人民医 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 解放军第304 医院、解放军455 医院等多家单位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和治疗工作2 适应证肝硬化病例选择的标准:1 )年龄18-70岁,男女不限;2)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结合近几年的病情进展情 况,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且伴有大量腹水3) 在既往的一年内,虽经内科积极治疗,病情仍反复加重4) 需间断补充血浆白蛋白及口服利尿剂治疗5 )血浆白蛋白大于25g/L,总胆红素小于170umol/L ,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30% (凝血 酶原时间小于20秒),大量腹水控制到中等以下,自发性腹膜炎及肝性脑病已治愈,CTP 评分大于等于7分;6 )血红蛋白大于7.0g/L,血小板大于3万,红细胞比容大于0.25 ;7) 近一个月内无消化道出血病史;8)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3 禁忌证1) 不符合纳入标准;2) 有门静脉血栓,或合并有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严重心血管、脑血管、肺、内分 泌系统、肾脏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3) 同时合并原发性肝癌,或患有任何其他肿瘤;4) 有肝脏切除或门静脉高压分流和(或断流)手术史、已行或近期拟行肝移植者;5) 试验前2周内曾服用影响本项目的药物(如非选择性 受体阻断剂、生长抑素制剂、血管活性药物和中药等);6)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重创伤、手术、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急性感染发作期及伴有休克的患者;7)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8) 度过敏体质或者有严重过敏史者;9) 患有精神疾病者、酗酒、有药瘾或有其它不宜进行临床试验者4 不良反应治疗比较安全,至今未见重大不良反应,有很小部分病例在细胞回输后出现体温升高(37.0°E38.5°C),绝大部分病人在2~6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极少数体温较高超过39°啲患 者,在使用解热药后就可以完全缓解在我们的临床应用观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