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木瓜秀粉蚧的生物学初步研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7228404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7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木瓜秀粉蚧的生物学初步研究 叶云 庄翠菊摘 要: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 Granara de Willink 是2013我国新发现的入侵害虫本文介绍该虫的分布、寄主、危害、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该虫1年发生6代,无越冬现象,世代重叠第1代卵从每年的2月初开始孵化,以若虫、雌成虫危害木瓜等植物营两性生殖为主每雌平均产卵335粒关键词:木瓜;木瓜秀粉蚧;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 蚧总科Coccoidea 粉蚧科Pseudococcidae,1992年Williams等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木薯上发现的,后迅速扩散到加勒比国家和其他国家[1]现已传播扩散至52个国家和地区,危害49科137属的植物,该蚧可取食190多种植物,在其主要寄主木瓜上,可严重寄生危害叶片和果实,在肯尼亚,受影响的农场木瓜作物的平均产量损失为91%[2-3]在我国,最早于2010 年发现于台湾的木瓜等12 种植物上[4]大陆于201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大戟科的佛肚树Jatropha podagrica 上采到该虫,2015首次报道[5]。

      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种植木瓜苗等植物,将木瓜秀粉蚧接种到木瓜苗上,让其定居生长繁殖观察生物学二)生物学观察方法将每一代正在产卵的成虫或卵接种到未受感染的木瓜上,5~10 d观察一次,记录各虫态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拍照二、结果与分析(一)分布与危害该虫分布于云南、海南、广东等地危害木瓜、木薯、朱槿、木槿、琴叶珊瑚等作物和园林观赏植物的叶片和果实,严重时造成木瓜减产二)寄主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木瓜秀粉蚧目前在广东发现的寄主有9科18种植物,主要有:番木瓜科 Caricaceae:木瓜 Carica papaya; 桃金娘科Myrtaceae: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白鸡蛋花Plumeria alba; 大戟科Euphorbiaceae: 铁苋菜属Acalypha spp.、琴叶珊瑚Jatropha integerrima、木薯Manihot esculenta、山乌桕Sapium discolor;锦葵科Malvaceae: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朱槿H. rosa-sinensis、 玫瑰茄H. sabdariffa、 木槿 H. syriacus,白背黄花棯Sida rhombifolia;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菊科Compositae;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鬼针草Bidens pilosa;木棉科Bombacaceae: 发财树Pachira macrocarpa;豆科 Leguminosae: 黄槐Cassia surattensis等植物。

      三)形态特征1.卵(图1-A)卵椭圆形,长约0.29 mm,宽0.16 mm,黄绿色,产在卵囊里卵囊为身体的3 ~ 4倍,覆盖白色蜡质物2.若虫(图1-B)初孵若虫长0.3 mm ~ 0.55 mm,宽0.15mm ~ 0.2 mm,此时体背上尚未分泌蜡粉,初孵若虫活动活跃,寻找合适的地方即固定取食危害1龄若虫雌雄不分,浅黄绿色,触角6节2龄后若虫体被白色蜡粉,雌虫4龄,雄虫5龄,雌虫黄绿色,雄虫粉红色3.雄蛹(图1-C)木瓜秀粉蚧4龄雄若虫不再取食,分泌白色蜡丝,将身体包裹,形成长筒形蛹室,准备化蛹蛹粉红色,长椭圆形,长约0.9mm,宽约0.3mm4.成虫雌成虫(图1-B、D)体椭圆形,黄绿色,体被白色薄蜡粉,未能完全覆盖身体体缘蜡丝发达,16 对,尾丝大约为身体长度的1/4雌虫体长1.8~2.6mm,宽1.0~1.6mm触角8节,第8节最长腹面有横向褶皱雌虫卵囊覆盖蜡丝,约为体长3 ~ 4 倍雄成虫(图1-C、D)体微小,红褐色,体椭圆形,长约1.0 mm,宽约0.3 mm触角10 节, 长约为体长的1/2足细长,发达腹部末端具有1对白色长蜡丝前翅正5.雌成虫玻片特征木瓜秀粉蚧在玻片上,体椭圆形。

      触角8节(图2-A),端节最长口器发达、足发达、无爪齿、爪冠毛和跗冠毛均为端部膨大,并长于爪后足基节具有大量透明孔(图2-B),后足胫节无透明孔蕈状管仅存于身体边缘既前胸到第1腹节中部外侧多格腺和管状腺存在(图2-C)尾瓣稍突,腹面有硬化棒,端毛长于肛环毛肛环在背末,有成列环孔和环毛6 根(图2-D)雄虫1、2龄黄色,蛹期转变粉色,其长卵圆形,长约10mm,宽约0.3mm,翅能完全发育,盘孔长于腹部下端的多格腺周围木瓜秀粉蚧区别于粉蚧科的两个明显特征:雄成虫的足上没有粗壮的肉质刚毛而触角上有;雌成虫的体背边缘有蕈状管腺四)生物学特性1.生活史木瓜秀粉蚧在广州市1 年发生6 代,世代重叠,没有明显的越冬虫态第1代从上一年的成虫2月10日成虫开始产卵起,卵于2月25日开始孵化,到4月6日雌成虫开始產卵,第1代未观察到雄成虫出现第2代从第1代成虫产卵开始经过7天于4月13日幼虫开始孵化,4月21日4龄雄虫开始分泌蜡质丝结茧,4月28日化蛹,5月1日雄成虫出现并开始交配,第2代成虫开始产卵5月8日第3代卵开始孵化,5月18日雄虫开始分泌蜡质丝结茧化蛹,5月24日雄成虫出现交配,雌成虫也开始产卵。

      6月2日第4代卵开始孵化,6月11日雄虫开始分泌蜡质丝结茧化蛹,6月20日雌虫开始产卵7月5日第5代卵开始孵化,7月17日雌成虫开始产卵7月23日第6代卵开始孵化,9月10雄虫羽化并交配,9月25日雌成虫产卵,产卵后的发育缓慢,到下一年1月份出现成虫及少量雄虫2.生活习性营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雌性经卵、3个若虫龄期发育为雌成虫;雄性经卵、4个若虫龄期及蛹期发育为雄成虫雄成虫羽化后仍头朝内尾向外停留在茧内雄成虫羽化后寻找雌虫进行交配,雄成虫的寿命约1~2 d,雌成虫交配后不久开始产卵,卵产于虫体腹部后下方卵蠹内,雌虫身体随着产卵逐渐干缩变小,每头雌虫最多产卵550粒,最少产卵147粒,平均每头雌虫产卵335粒1龄若虫触角和足发达,活泼、移动迅速,身体上无蜡质分泌物孵化后在小枝和叶片上爬行,寻找后适宜位置后,即将口器插入,固定、刺吸植物汁液取食约4 ~ 5 d后,脱皮变为2龄若虫,每一龄期相隔的时间为4 ~ 5 d2龄开始若虫固定不动取食危害,由于吸取汁液严重,受害叶片卷曲变形,提早落叶木瓜秀粉蚧第1代虫未观察到雄成虫,营孤雌生殖1年中各代的发育时间略有不同,第4代的发育时间最短,仅为25d。

      第5代为27d,第6代由于温度高,发育缓慢,经历时间最长,从7月底一直持续到翌年1月份世代重叠三、讨论木瓜秀粉蚧的生物学在自然环境下观察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报道,在实验室条件下(25 ~ 30℃;40% ~ 60% RH),一般4 d 孵化[6]最適产卵温度25℃,在20 ~ 30℃条件下,卵孵化成功率达80% ~ 90%; 在18 ~ 30℃ 温度下,雌雄完成一个世代分别需要294. 1日度和303. 0 日度; 卵孵化后,雌雄若虫移动和生长迅速,被严重寄生的木瓜,地上部分可成棉絮状[7]通过自然环境条件饲养观察,在国内木瓜秀粉蚧于2月初开始第1代的生长发育,年发生代数6代第3代发育时间最短,仅为25 d,第6代发育时间最长,到9月中旬后一直到翌年的1月通过木瓜秀粉蚧的生物学观察将为木瓜秀粉蚧的防治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 Miller DR,Williams DJ, Hamon AB. Notes on a new mealybug ( Hemiptera: Pseudococcidae) pest in Florida and the Caribbean: the papaya mealybug,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and Granara de Willink [J]. Insecta Mundi,1999(13):179 -181.[2] Macharia, I., Kimani, E., Koome, F., Kosiom, T., Heya, H., Otipa, M., & Oronje, M.L. First Re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apaya Mealybug, Paracoccus marginatus, in Keny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Urban Entomology, 2018, 33(11):142-150.[3] Meyerdirk DE,Muniappan R,Warkentin,R,et al. Biological control of the papaya mealybug, Paracoccus marginatus ( Hemiptera: Pseudococcidae) in Guam[J]. Plant Prot. Quart,2004(19): 110-114.[4] 陈淑佩,翁振宇,吴文哲. 台湾新发现的木瓜秀粉蚧(半翅目: 粉蚧科)危害初报[J].台湾农业研究,2011,60(1):72-76.[5] S张江涛,武三安. 中国大陆一新入侵种—木瓜秀粉蚧 [J].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2):441-446.[6] aengyot S,Burikam I. Bionomics of the apefly,Spalgis epius ( Lepidoptera: Lycaenidae) ,predatory on the papaya mealybug, Paracoccus marginatus ( Hemiptera: Pseudococcidae) ,in Thailand [J]. Songklanakarin J. Sci. Technol. ,2012,34 (1):1- 7.[7] Amarasekare KG,Chong JH,Epsky ND,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life history of the mealybug Paracoccus marginatus ( Hemiptera: Pseudococcidae) [J].J. Econ. Entomol.,2008(101) :1798 -180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