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交通规划原理作业.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0144127
  • 上传时间:2024-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6.35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交通规划原理》 第1-6章 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答:第一阶段( 1930 年~ 195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 1950 年~ 196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 1960 年~ 1970 年)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第四阶段( 1970 年~ 198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条件是交通问题开始多样化,例如,大气污染、噪音、拥挤、停车难、交通事故、公共交通衰退、交通弱者问题,变更工作时间,规划过程中的住民参加,公共交通问题等因此,当时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强调局部性,注重短期性规划,低成本交通营运政策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研究趋于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a.集计模型的精炼化和简化;b.非集计模型的出台和应用;c.渐增规划、反应规划等。

      第五阶段( 1980 年~ 1990 年)该阶段的交通规划条件是城市环境问题恶化,交通事故、堵车、交通弱者问题受到重视交通规划的目的变为强调微观性和局部性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将计算机等尖端科技用于交通规划主要有:①计算机的急速发展导致了仿真技术;②静态到动态;③ ITS等高科技(行驶线路导向、 GPS 、 GIS 、 ETC 等)的研制;④非集计模型的重视;⑤四阶段法的静态问题向动态方向发展 第六阶段( 1990 年~现在)该阶段的交通规划条件是环境问题、交通事故、交通阻塞等因此,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环境保护、复苏城市公共交通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① ITS 的重视及产品化;②动态预测技术与方法;③重视老年人与伤残人;④重视交通环境;⑤路面电车、轻轨的复苏;⑥重视研究旅游交通 第二章 交通调查1.交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在制定交通规划过程需要进行哪些调查? 答: 交通调查的目的:为交通规划提供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实际参考资料和基础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准确分析规划区域交通现状,对交通规划涉及的经济、运输、交通量等做出准确可靠的预测,并且制定出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与交通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方案,达到规划工作、直到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母的。

      作用:(1)交通调查资料是交通运输系统现状评价的基础 (2)可以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3)是制定交通规则目标的重要依据 在制定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对规划区域交通运输调查、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调查、建设资金调查、交通规划影响调查等五个方面做出真实、全面、系统、客观地调查2.交通量调查计数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交通量调查计数方法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和机械计数法 人工计数法是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原始性调查法,适用范围广发,可以用于任何情况下的交通量调查(如转向交通量调查、分车型交通量调查、行人交通调查等)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精度较高,资料整理方便从理论上看,人工计数法无论在车型的分辨上或是在计数方面都应该比仪器观测准确和机动灵活,而且调查地点环境不受限制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天气不好时在室外工作比较辛苦 浮动车法是英国道路研究试验所提出的它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等数据,是一种较好的综合调查技术 机械计数法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调查范围广,调查精度高,特别适合长期连续性交通量调查,但这类装置一次性投资大。

      3.起讫点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起讫点调查结果精度如何检验?答: OD调查的类别和内容:1.居民OD调查:主要包含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调查,调查重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 2.车辆OD调查:车辆出行主要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行,主要调查车型、出行目的、起讫点、货物种类、平均吨(座)位和实载率等3.货流OD调查:货流调查的重点是调查货源点和吸引点的分布,货流分类数量和比重,货运方式分配等调查方法有:路边询问法、表格调查法、家庭访问法、明信片调查法、车辆牌照法 起讫点调查结果精度检验方法: (1)分隔核查线检验首先确定分隔核查线,一般选择规划区域内天然的屏障,如河流、铁路等,此核查线将调查区域分为几个部分在进行OD调查的同时,统计跨越核查线的所有道路断面交通流量将此实测交通量同起讫点调查中所得到通过该线的OD交通量(按抽样率扩算后)进行比较,一般相对误差在5%以内符合要求;在5%~15%需要进行必要调整;如果误差大于15%,则表明调查结果不正确,调查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重新调查2)区域境界线检验区域境界线检验的原理和分隔核查线相同,将通过区域境界线的OD分布量(按抽样率拓展后)和实测交通量进行比较,一般相对误差在5%以内符合要求;在5%~15%需要进行必要调整;如果误差大于15%,则表明调查结果不正确,调查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重新调查。

      (3)把由OD调查表推算出来的交通特征,如车型比例、交通流量和流向等与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行比较,检查其误差程度是否满足要求4)在调查区域内,拟定交通枢纽、公共活动集散中心作为校核点,将起讫点调查结果与该点上实测的交通量相比,作为市内OD调查精度的重要依据4.地点车速和区间车速调查各有哪几种方法? 答: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人工测量法和机械测量法,机械测量法主要有:雷达测速法、道路检测器测量法、摄像法区间车速调查方法有:牌照法、跟车法5.交通密度调查有哪些方法? 答:有出入量法和摄影法,摄影法又分为:地面(高处)摄影观测法和航空摄影观测法6. 如何调查交叉口和路段的停车延误? 答:交叉口延误调查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停车时间法,得到的交叉口延误只包括停车时间,没有计入加速延误和减速延误,分为间断航空摄影法、延误仪测记停车法和点样本法等;第二类方法是行程时间法,测定从交叉口前的某一点至交叉口内或交叉口之后的某一点的行程时间,各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减去这段行程的自由行驶时间就是交叉口的延误,得到的交叉口延误不但包括停车延误,还包括加速延误和减速延误,分为试验车法、牌照法、间断航空摄影法、人工追踪法和抽样法等。

      交叉口总延误=总停驶车辆数x观测时间间隔(辆 · s)每一辆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时间/停驶车辆总数(s)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总交通量(s)停驶车辆百分率=停驶车辆总数/引道总交通量x100%停驶车辆百分率的估计误差=7.交通调查的抽样方法有哪几种?抽样调查的误差有哪几种?如何提高抽样调查的精度?如何确定抽样率? 答:交通调查的抽样方法有:按照是否遵循随机原则可以分为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有以下几种: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多阶段抽样法抽样调查的误差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大致有四类:设计误差、估计量的偏误、调查误差、编辑误差为提高抽样调查的精度,一方面可以采取完善抽样调查方案、合理选择抽样方法、提高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减少编辑误差和调查误差等手段,即减少系统误差;另一方面要合理确定样本量的大小,即减少随机误差抽样率的确定:通过误差分析可知,如果要提高调查的精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确定合理的样本量样本量大小的确定是一个平衡问题,如果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采用大的样本容量,达到给定研究目标和精度要求的费用就很高太少的样本则使结果受变异性的影响。

      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抽样率公式,抽样率公式如下: 式中 γ—抽样率;λ —对于标准分布,一定置信度对应的双侧分位数,当置信度为 68.3% 时,λ =1 ,置信度为 75% 时, λ=1.15,置信度为 90% 时,λ =1.65 ,置信度为 95% 时, λ =1.96 控制误差指标的容许绝对误差, =E 其中 —相对误差; E—样本均值;8. 结合我国交通调查实况,分析 我国居民出行调查方面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答: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这项调查在城市综合和专项交通规划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城市居民众多,加之时间、调查人员有限以及调查费用较高等因素,往往只能采取抽样调查但如果调查的抽样率选取不合适或数据处理不恰当,会导致精度不符合要求;甚至,由于某些原因难以得到有效的调查资料,则更无法保证结果的精度,势必造成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抽样调查已成为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中的主要调查方式在人力、财力有所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确定居民出行调查抽样率就显得尤为重要1 传统的抽样率确定方法抽样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人力、财力的付出,而为了提高精度,必然要求调查样本量越多越好,这就造成了一对矛盾。

      目前国内进行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时,基本没有成型的抽样率理论模型作基础,也没有分析抽样率大小与精度的关系,抽样率的确定多采用国外经验值,并结合该城市的实际情况作一定微调 2 传统方法的弊病及新方法的提出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调查工作,是以掌握城市居民的个体出行特征、了解城市交通主体和人的出行活动规律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活动,能将人的出行活动视作交通形成的细胞,据此研究交通的产生和分布,并结合土地利用资料建立各类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为远期交通规划提供依据[3]可以看出,居民出行调查对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意义重大,仅靠经验确定抽样率的方法无法提高预测数据的可信度和精确性,也无法保证规划工作顺利、高效地完成因此,无论是从居民出行调查重要性的角度,还是开展城市交通规划在国内普遍性的角度,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居民出行调查抽样率确定方法,研究抽样率与结果精度的关系居民出行调查是典型的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因此,引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原理,利用部分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资料,考虑调查对象的母体数量、调查分析的目标以及抽样方法,通过分析误差来确定抽样率模型,用以计算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抽样率,改变以往仅凭主观决定的做法,供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的决策者们参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