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学]02第二章 免疫系统.ppt
40页第二章 免疫系统1 1第一节 基本组成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分子2 2第二节 中枢免疫器官 • 胸腺,骨髓 第三节 外周免疫器官 • 脾、淋巴结、黏膜免疫系统3 3Ø 免疫细胞: 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 关的细胞Ø TC、BC又称免疫活性细胞第四节 免疫细胞4 45 5• 细胞种类的鉴定依据:不同免疫细胞及同类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 可表达不同的种类和数量的表面膜蛋白或 分化抗原(CD)分化抗原是鉴定免疫细胞种类及分化状态 的标志6 6Ø免疫细胞均由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发育而来7 7红细胞红细胞 血小板血小板 肥大细胞肥大细胞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 浆细胞浆细胞 T T细胞细胞 NKNK细胞细胞淋巴干细胞淋巴干细胞髓样干髓样干细胞细胞多多能干细胞能干细胞B B细胞细胞再生8 81 1、、T T细胞的分化成熟细胞的分化成熟在胸腺中完成分三个时期:1)双阴性期:T细胞不表达CD4分子,也无CD8分子 ,2)双阳性期:T细胞先表达前TCR(β链和α链前体 ),并诱导CD8和CD4分子3)单阳性期:分化为带CD4或CD8分子的T细胞,同 时表达TCR及CD3,随血流进入外周免疫器官或外周 血。
一、T细胞9 9CD4-CD8-TCR-CD4-CD8-TCR-干 细 胞 双阴性T细胞CD4-,CD8- γδTCR无TCR被清除CD4+CD8+TCR+外周双阳性T细胞识别MHCⅠ类分子 识别MHCⅡ类分子 CD8+ TCR+CD4+ TCR+不识别MHC分子 被清除非自身 反应性 CD8+ TCR+CD4+ TCR+自身反应性 被清除外周外周1010阳性选择:双阳性阳性选择:双阳性T T细胞在胸腺与各类细胞(细胞在胸腺与各类细胞(DCDC、、 Mф Mф 等)的等)的MHCMHC互作,能结合且具低亲和力的互作,能结合且具低亲和力的T T细胞细胞 克隆被选择,可分化成克隆被选择,可分化成T T细胞与MHCⅠ分子 作用分化成CD8 TC,与MHCⅡ分子作作 用分化成用分化成CD4 TCCD4 TC阳性选择的意义:使成就的阳性选择的意义:使成就的T T细胞具有识别、结合细胞具有识别、结合 MHCMHC的能力,在识别抗原时显示的能力,在识别抗原时显示MHCMHC约束性1111• 阴性选择:阳性选择的T细胞的TCR与MHC -自身抗原肽显示高亲和力的被清除,只有 显示低或中等亲和力的及无识别能力的被 留下。
• 意义: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不会和自身 抗原起反应12122、T细胞受体1) TCR: • TCR有两类:TCR1(γδ链组成,5-10% )和TCR2( β链和α链组成,90-95%) α和β链均有三个超变区,两个与MHC 的结合槽作用,一个与抗原肽作用 • TCR与CD3形成TCR-CD3复合体,借助CD3 传递信号1313α βεγζ ζ ITAMεδITAMTCRCD3的六条 多肽链细胞膜脂筏14142)TCR基因 • TCR的α、β、γ、δ链均由二个基因编码 ,即可变区(V区)基因和恒定区(C区) 基因,V区基因必须经基因重排才转录、表 达1515• 胚系基因:未分化的T细胞,TCR基因由多个分隔的 基因片段组成基因染色体基因片段VDJCα1450701β7572132δ143331γ714521616D1V1V α由V、J片段组成LLLV (n=50)J (n=70)C5`3`Vβ由V、D、J片段组成V 1LLV (n=57)J 1C1J 2C2enhenh1717• 基因重排:分化时V区基因由分隔的无转录 活性的基因片段在特异性重酶的作用下连 接成一个完整的\有转录功能 的活性基因的 过程。
• 分化的T细胞基因重排只能进行一次,表达 一种TCR,具有抗原特异性 • 不能重排,TCR不表达,细胞被清除1818V1V α基因重排LLLV (n=50)J (n=70)C5`3`enhLVJCAAAA5`3`1919D1Vβ基因重排V 1LLV (n=57)J 1C1J 2C2enhD2LVDJC5`AAAA 3`20203)TCR多样性的原因 • 胚系基因片段的连接组合多样性 • 连接不精确性:连接处可变异 • 重排时可随机插入一段核苷酸片段 • α、β链组合多样性21213、T细胞亚群1)γδ T细胞:已划入固有免疫αβ T细胞 2) CD4 T细胞,CD8 T细胞带CD4分子或CD8分子 3 )辅助性T细胞(Th): CD4 T细胞,分Th1和 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4) 细胞毒性T细胞(Tc):为CD8 T细胞,主要效应细胞,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2222二、B 淋巴细胞B细胞:可产生抗体,体液免疫可作为APC,有MHCII分子,可产生细胞因子23231 1)) B B细胞的发育细胞的发育在骨髓内:骨髓干细胞在骨髓内:骨髓干细胞 前前BC BC 未成熟未成熟BC BC 成熟成熟BCBC成熟成熟BCBC离开骨髓至外周免疫器官,寿命离开骨髓至外周免疫器官,寿命7-107-10天,不断更新天,不断更新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可分成抗体。
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可分成抗体2 2)阴性选择:与自身抗原作用的)阴性选择:与自身抗原作用的B B细胞凋亡细胞凋亡阳性选择:抗原刺激,阳性选择:抗原刺激,IgIg基因突变,抗原选择与其亲和基因突变,抗原选择与其亲和 力高的力高的BCRBCR细胞扩增细胞扩增1 1、、B B细胞的分化成熟及选择细胞的分化成熟及选择24242、BC抗原受体1)、BCR分子:mIgM和mIgD两类 每个分子由两条重链(H),两条轻链(L) 组成 H链:可变区(V)、恒定区(C)、跨膜区 、胞质区组成 L链:只有可变区(V)和恒定区(C) 基因表达也需重排才可2525H链胞质区H链可变区H链恒定区(C)H链跨膜区L链可变区L链恒定区(C)L链可变区L链恒定区(C)细胞膜2626• Igα/Igβ分子 • TCR总是与Igα/Igβ形成复合体, Igα和Igβ 各有一个ITAM,进行信号转导2727BCR—BCR—IgIg 、、 Ig IgIg IgSmIgCD79 CD79 ITAMITAM28282) 、 BC 其它受体Ø细胞因子受体 Ø补体受体 ØFc受体 Ø丝裂原受体2929B 细胞功能形成抗体产生细胞提呈抗原参与免疫调节30303、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B1细胞(CD5+)属于固有免疫细胞,主要识别非蛋白抗原• B2细胞(CD5-) 行使体液免疫功能产生高亲和力抗体,参于抗 原提呈和免疫调节 3131B1 B2 膜分子类型 SmIgM +++ + SmIgD + +++ CD5 + — CD23 — + 产生抗体类型 IgM、IgG3 ? +++ + IgG1 + +++ IgG2 +/++ ++/+++ T细胞依赖 — ++ 发生亲和力成熟 — ++3232三、其他免疫细胞1、单核-巨噬细胞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吞 噬能力,在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中均发挥重要 作用。
3333起源:骨髓干细胞—髓样干细胞—粒、单前体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膜分子:MHC I、II类分子、Fc受体、补体受体.多种CD( CD23CD40. CD1.CD2.CD64.CD32.CD16.CD35(C3b.CR1)生物学作用:吞噬、杀伤作用:抗原提呈作用:合成、分泌多种免疫分子3434起源:骨髓干细胞—髓样干细胞—粒、单前体细胞—树突状细胞膜分子:MHC I、II类分子、CD1、CD40、CD80、CD86生物学作用:加工、提呈抗原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促进T细胞活化2、树突状细胞35353、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起源:骨髓干细胞—淋巴干细胞—T、NK前体细胞—NK细胞膜分子:CD2、CD16、CD56、CD69、CD94、CD158生物学作用及机制:自然杀伤过程:无需抗原,可自发杀伤靶细胞(肿瘤、病 毒感染细胞、真菌等)3636起源:粒细胞:骨髓干细胞—髓系干细胞—粒、单前体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骨髓干细胞—髓系干细胞—肥大细胞类型: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粘膜型、组织型作用:吞噬、杀伤介导炎症反应粒细胞与肥大细胞3737肥大细胞的类型与特征特征 粘膜肥大细胞 结缔组织肥大细胞组织分布 肺、肠道粘膜 皮肤、肠道粘膜下层T细胞依赖 + —颗粒超微结构 旋涡型 格栅/网格型Fc受体 +++ +胞浆内IgE + —蛋白酶 类胰乳蛋白酶 类胰乳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 组织胺 + ++LTC4/PGD2 25:1 1:40主要蛋白多糖 硫酸软骨素 肝素 3838本章小结1、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细胞的概念2、T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发育、 胸腺选择、TCR/CD3、亚群与功能3、T细胞TCR多样性的机制4、CD4T和CD8T细胞作用特点比较39391、你会怎样描述T、B淋巴细胞?2、T、B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