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感染知识.ppt
50页Nosocomial Infection Nosocomial Infection ——NINI;;Hospit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 ——HIHI;;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HAIHAI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病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病 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 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又包括在院内感染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又包括在院内感染 而于出院后发病者工作人员在医院期间发而于出院后发病者工作人员在医院期间发 生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生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外源 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外源性医院感染:又称为交叉感染 病原菌来自病人体外的感染等外源性医院感染通过加强消毒、灭菌、 隔离和屏障护理等控制措施,可以达到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所以又称为可预防 性感染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为自身感染病原菌主 要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 病菌,包括从其他病人或环境中来但已在该 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
内源性医院感染在医院呈散发性,发生机制 较复杂,主要以机体对固有细菌感受性增加 而发生疾病,同时也与病人的机体免疫功能 、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因素有关,预防内源 性感染较困难,也称为难以预防性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48小时后小时后 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 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 染为医院感染染为医院感染 2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或在原感染已知病,或在原感染已知病 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排除污染和排除污染和 原来的混合感染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感染 4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 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 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 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是以散发的形式出现的,如果感染 病例超过历年平均水平,就要考虑爆发流行 的问题• 根据有关单位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根 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医院规模的大小、 收治病人的病种、医院重视程度、医护 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以及医院管理的要 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大约在3%~17%之 间平均医院感染感染率大约在9.4%左 右• 在对我院2006-2011年出院的256843个 病人的医院感染监测中发现医院感染 8459人,感染率3.29%,例次感染9853 ,占3.84%,感染顺序依次为肺部感染 、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尿路感染、血 液感染、胃肠道感染、口腔感染、皮肤 感染、烧伤创面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其他2010年现患率为5.05%,2011年 为5.50%。
手卫生真的那么重要么:• 手卫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行为,但在目 前已经成为医院一种减少医院感染和控 制耐药菌传播的首要方法有许多证据 证明不良手部卫生是导致医院感染暴发 、促使耐药菌传播的主要因素因此认 为手卫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 保障患者获得高质量医疗的一项基本措 施,清洁的手能预防疾病和挽救生命什么叫手卫生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 手消毒的总称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 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 削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 医务 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 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 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 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 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 菌活性常居菌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 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 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 、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 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 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 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 手消毒剂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 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 醇、氯已定、碘伏等速干手消毒剂 :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 水剂、凝胶和泡沫型手卫生设施 :用 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 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 手消毒剂等•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10cfu/㎝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5cfu/㎝2医护人员手在病人之间传播医院感染病原体与 哪些环节有关 • 微生物出现在患者皮肤上,或已经传播 到患者周围物品上; • 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工作人员手上; • 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工作人员手上存活至 少数分钟; • 医护人员没有正确实施手卫生或手卫生 产品不合格; • 污染的手或医护人员的手与其他患者或 物品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在手上存活的时间• Frylund研究表明: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有50% 分别在接种后6-2钟死亡; • Noskin研究了VRE在手上和环境中的存活情况,粪肠 球菌、屎肠球菌在手指上可以存或60分钟; • Islam研究显示痢疾杆菌繁殖体可以在手上存活1小时 以上; • Doring发现:通过握手传播绿脓杆菌、克雷伯氏菌在 痰液中可以存活180分钟; • Ansai对轮状病毒、流感病毒等研究证明,以上两种 病毒的存活时间分别超过20和60分钟。
因此认为污染 的手是某些病原体传播的媒介• 有研究表明:污染的肥皂通过医护人员洗手 再污染病人 • 有调查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和医护人员的 手污染有关ElShafie在调查一起多重耐药 鲍曼氏不动杆菌在患者、医护人员手以及环 境中的暴发流行事件中,发现细菌的同源性 • 在一起伤口感染暴发事件中,从一个护士的 的护肤品中发现了沙雷氏菌;另一起暴发事 件发现:马拉色酵母菌可能来自护士养的宠 物狗,通过护士的手传播到婴儿监护室• 有资料表明婴儿室的婴儿自出生至 出院的感染率与接触婴儿护士的手 是否经过清洁消毒有明显关系,护 士接触婴儿前不洗手婴儿的感染率 为2.65%,经洗手后婴儿的感染率 降为1.24%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2.当医务人员的手明显污染或被血液、体液和蛋白性物 质污染后; 3.接触不同病人或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 位时; 4.无菌操作前后; 5、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8.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 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9.接触伤口前后; 10.护理特殊病人前后基础医疗护理操作中应有哪些手卫生设施• 应准备数量适宜的洗手池; • 洗手池应清楚指明洗手专用,不能用于医疗 器械清洗; • 撤掉肥皂和洗手刷,代之应当是壁挂式洗手 液; • 干手应使用优质擦手纸,禁止用毛巾; • 外科手消毒后应用无菌巾擦干手臂,防止水 稀释外科手消毒液而影响消毒效果; • 当双手没有明显可见污染时,可以使用手消 毒剂。
安装洗手设施的要求•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 、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 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 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 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 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 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戴手套的指征是什么•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当可能接触血液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 黏膜或非完整皮肤时,应当戴手套 ; • 诊疗护理患者后要摘手套,处理不同患者要 更换手套; • 戴手套从患者身上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 位时要更换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接触清 洁部位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 • 避免重复使用手套,如果重复使用,必须严 格执行再生方法以确保手套的完整性和清除 微生物医院戴手套的3个原因:1、戴手套可以提供屏障保护,防止接触 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以 及破损皮肤时对手造成可见污染 2、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或接 触患者粘膜组织和破损皮肤的护理操作 时,戴手套可以减低医护人员通过手把 微生物传播给病人的危险 3、戴手套可以降低经医护人员将微生物 在病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手卫生能够代替戴手套吗• 不能 • 规定手部有明显可见污染或脱手套后要用皂 类加流动洗手,去除病原微生物感染; • 当接触无明显污物时,可以用含醇类手消毒 剂擦手,可以杀灭或抑制手部病原微生物, 从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 接触血液、体液或破损的皮肤应戴手套,预 防医护人员的职业暴漏。
• 洗手、卫生手消毒、戴手套、应根据具体情 况选择,不能互相代替医护人员每天应进行多少次手卫生• 了解医护人员每天手卫生对制定手卫生 干预计划非常重要每个病区因情况不 同洗手统一,一般范围在每小时0.7-12 次调查发现急救部、ICU洗手频次最 高,应该达到22次以上 • 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洗手时间大都低于 15秒,时间短,难以处理到手的所有表 面洗手时间应不低于30秒目前国内医院手卫生状况不佳,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有些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及 意义认识不够,不能严格执行手卫生要 求二、医院手卫生设施不够完善、不方 便、甚至 缺乏,影响了医务人员手卫 生的依从性• 西南医院2008年7月对工作人员手细菌 调查结果 • 采样方式:随机 • 采样对象:临床、门诊正在上班的医生 、护士、工人 • 采样时间:上午8:30—11点• 判定标准: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 分类 人数 达标 合格率% • 医生 74 5 6.75 • 护士 65 31 47.69 • 工人 45 8 16.67 • 分离细菌除常见细菌外,还有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氏不动杆菌等。
• 门诊医生的手细菌数合格率最低 • 西安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院内感染死 亡事件 • 天津蓟县五名新生儿院内感染死亡事件两起调查报告中都提到了手卫生执行 不好的状况因此医疗机构的手卫生问题是影响医疗机构 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 “控制感染,从手卫生开始” (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感染控制 措施 ---手卫生) •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 感染20~30%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 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30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 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 搓步骤为: 1 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 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 换进行 5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