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题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一).docx
27页[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题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一)[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题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题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写出主要的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概念题要求写出所选答案的主要依据问题:1. 关于柱轴压比限值的要求,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A.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属于一级的框支柱(包括框支角柱),其轴压比不宜大于0.60B.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框架柱,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时,其框架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70C.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框架柱,当核心筒结构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75D.筒中筒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密集柱,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间距 100mm、肢距150mm、箍径12mm;其内筒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时,其密集柱的轴压比不宜大于0.75答案:D[解析] 筒中筒结构的受力情况,在侧向荷载作用下与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相类似。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J186-2002)表6.4.2,抗震等级属于一级的外筒密集柱轴压比限值可取0.75,但又因此柱全高均以箍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箍径又不小于12mm的井字复合箍,根据注4,轴压比限值可增大0.10故其轴压比限值宜为0.85问题:2. 在设计屋面结构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的规定,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0.5kN/m2中,不包括因屋面排水不畅或堵塞所引起的积水重B.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的规定,屋顶花园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0kN/m2中,不包括土、石、花草等重量C.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组合D.当为斜屋面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所提供的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以沿屋面斜坡面积衡量的答案:D[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所提供的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不包括屋顶的积水重、屋顶花园的土、石、花草等的自重,且不考虑与雪荷载同时组合。
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以屋面水平投影面积来计算的 某单层工业厂房,厂房柱距12m,采用工字形截面的实腹式钢吊车梁设置有两台Q=25/10t的软钩桥式吊车,吊车每侧有两个车轮,轮距4m,最大轮压标准值Pk,max=279.7kN,横行小车质量标准值Q1=73.5kN,吊车轨道高度hR=130mm 3. 当吊车为中级工作制时,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于 kNA.8.0B.11.1C.15.9D.22.2答案:A[解析] 中级工作制吊车,只考虑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规定的惯性力根据该规范第5.1.2条第2款,软钩吊车额定起重量为16~50t时,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量之和的10%,并乘以重力加速度则可得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为: 4. 假定吊车为重级工作制时,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于 kNA.8.0B.14.0C.28.0D.42.0答案:C[解析] 若吊车为重级工作制,则其横向水平荷载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2001)(2006年版)规定的惯性力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规定的卡轨力中的大值。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2.2条式(3.2.2),每个轮压处横向水平力标准值为: Hk=αPk,max=0.1279.7=27.97kN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5.1.2条第2款,Tk=8.0kN,取大值为28.0kN 问题:5. 某高层钢结构,按8度抗震设防结构设中心支撑,支撑斜杆钢材采用Q345(fy=325N/mm2),构件横断面如图6-7所示则满足腹板宽厚比要求的腹板厚度t最接近于 mm 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设计 A.26B.28C.30D.32答案:A[解析]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第6.4.3条,8度抗震设防,中心支撑构件两端简支构件板件宽厚比为: 问题:6. 下列四种高层建筑结构布置正确的是 A.框架结构体系,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主要承重框架宜顺长向布置,形成纵向布置方案,对抗侧力有利B.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顺长边方向布置的纵向剪力墙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纵向两尽端C.不论采用哪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其结构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D.不论场地的地质情况如何,为了高层建筑的抗滑和抗倾覆需要,均宜设地下室答案:C[解析] 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其结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这使得扭转偏心距小,侧移小,设计的结构才经济合理;A项当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长向柱列的柱数较多,短边方向强度、刚度相对较弱,所以通常把主要承重框架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加横向刚度;B项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剪力墙应沿两个主轴方向布置;D项高层建筑结构宜设置地下室,但不仅仅是为了抗滑和抗倾覆需要;地下室有以下功能:利用土体的侧压力防止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滑移、倾覆;减小土的重量,降低地墓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问题:7. 一幢五层的商店建筑,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建筑采用钢结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4s,阻尼比ζ=0.035由此,根据图6-7可算得该钢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 A.0.20B.0.18C.0.16D.0.15答案:B[解析] 如图6-37所示一钢筋混凝土水塔,有六根支柱支承各层重力代表值Gi见表6-6,已知设防烈度7度,近震,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Ⅰ类场地基本自振周期T1,满载T1=2.06s,空载T1=1.35s 表6-6 序号 1 2 3 4 5 6 水柜 满载 空载 Gi(kN) 92 194 200 205 217 294 2671 9638. 按《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计算水柜满载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1,其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A.0.08B.0.021C.0.016D.0.0141答案:C[解析] 9. 计算水柜空载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2,其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A.0.08B.0.016C.0.021D.0.032答案:C[解析] 10. 按底部等效弯矩法求基底弯矩M0(kNm),水柜满载及空载时M0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60.44;1511.71B.1644.78;966.17C.1420.97;672.41D.1252.23;672.41答案:B[解析] 具体计算如下: ①水柜支架、平台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is=92+194+200+205+217+294=1202kN; ②水柜重力代表值为:满载时:G1=2671kN;空载时:G2=963kN; ③弯矩等效系数为:ψm=0.35; ④基底弯矩M0为: 满载时,M0=0.016(2671+0.351202)33.25=1644.78kNm; 空载时,M0=0.021(963+0.351202)33.25=966.17kNm 问题:11. 某具有高层装配整体楼面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楼面横向宽度18m,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下列间距符合规定的是 A.30mB.40mC.45mD.54m答案:A[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02、J186-2002)表8.1.8,装配整体楼盖时剪力墙间距为2.518=45m和30m两者取小值,故应取30m 某建造于大城市市区的28层公寓,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平面为矩形,共6个开间,横向剪力墙间距为8.1m,层高2.8m,房屋宽15.7m,地面粗糙度D类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纵向钢筋采用HRB335钢,箍筋采用HPB235钢as=as=35mm 12. 工程所在场地的地基土的构成如表6-1所示表6-1 序号 地质柱状图 层底深底(m) 层厚(m) 土层剪切波速υs(m/s) 1 杂填土 2.50 2.50 100 2 粘土 5.50 3.00 200 3 粉质粘土 9.00 3.50 160 4 稍密卵石 13.00 4.00 300 5 中密卵石 18.00 5.00 380 6 砂岩 800 若有抗震要求时,确定其建筑场地类别为 类A.ⅠB.ⅡC.ⅢD.Ⅳ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查表4.1.6可知,该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13. 当未考虑非结构构件影响折减系数时,该建筑物的横向自振周期T1最接近于 sA.3.4B.2.8C.2.2D.1.6答案:D[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附录E第E.2.2条式(E.2.1.4),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经验公式为: 14.A.1.0B.1.3C.1.4D.1.6答案:D[解析] 一幢8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设防烈度8度(0.2g)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如图6-5所示。
其顶层的弹性水平位移δ8=60mm,第7层的水平位移δ7=52mm 15. 计算得顶层的弹性层间位移θe,8= A.1/400B.1/500C.1/600D.1/650答案:B[解析] 16. 已算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第8层弹性层间位移,现已知第8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由此可算得该框架结构在第8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P,8= A.1/250B.1/220C.1/200D.1/150答案:A[解析] 问题:17. 一幢20层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g),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T1=1.2s,阻尼比ζ=0.05,地震影响系数α最接近于 A.0.08B.0.07C.0.06D.0.05答案:A[解析] 该建筑抗震设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