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doc
5页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国际竞争力比拟分析 摘要:随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进程的加快,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也进入新的开展阶段,为了中日韩三国在旅游效劳贸易领域有更广阔的合作,从国际竞争力角度分析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以发现互相间竞争优优势与合作基矗 关键词: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国际竞争力 一、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现状 1.中国近年来,中国的旅游效劳贸易开展迅速,尤其是参加t以后旅游贸易呈现更快的开展趋势据t统计,2002年中国旅游出口仅为203.85亿美元,到2022年出口到达408.43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了1倍旅游进口市场同样开展迅速,进口额从1998年的92.05亿美元上升到2022年361.57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近3倍据统计,2022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为10957亿元其中,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旅游效劳贸易为中国的创汇增收作出了很大奉献此外,中国的旅游贸易一直呈现顺差,且顺差额逐渐增大这些数据说明,近年来中国的旅游贸易得到长足的开展,中国的旅游效劳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点。
2.日本近十年来日本旅游效劳贸易总额除2022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增长较稳定但增长速度缓慢1997—2022年十年间,日本旅游效劳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97.87亿美元增加到358.56亿美元,仅进步约20%作为效劳贸易比拟兴旺的国家,与其货物贸易大量顺差的状况刚好相反,日本旅游效劳贸易始终处于大幅逆差状态从2022—2022年,旅游逆差额分别到达207.07亿美元、184.06亿美元、171.66亿美元和128.16亿美元,较大的逆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效劳贸易国际竞争力处于比拟优势程度 3.韩国韩国的旅游开展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开展形式,旅游产业独具特色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天然旅游资源略显缺乏但韩政府对旅游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利用外乡和外来文化资源,并结合“韩流〞等时尚元素,与旅游产业形成共栖、交融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旅游业又好又快开展近年来,韩国旅游效劳贸易总额稳步增长,2022—2022年间,旅游贸易总额从154.6亿美元上升到288.4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86.5%但随着海外旅游供给链的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的越发充裕,使得以海外留学、境外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效劳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旅游业仍是韩国效劳贸易第一大逆差来源。
2022—2022年,旅游业逆差占韩国效劳贸易逆差比重分别为70.3%、68.9%和73.4%逆差呈现阶梯式上涨,增速波浪式下降的特征2022—2022年旅游业逆差额分别为62.81亿美元、96亿美元、130.6亿美元和158.4亿美元逆差增速由2022年32.4%,2022年到达52.84%的峰值后,2022年回落到36.04%,2022年进一步降至21.3%面对旅游贸易持续逆差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修订法律,减免税收、打造国际品牌、提升竞争软实力的一揽子促进措施,使旅游业在政府主导下长足开展 二、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竞争力分析 1.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是一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或竞争地位变化一国特定产业的出口总额与世界同类产业的出口总额的比值,可以反映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国际地位用公式表示为:aik=eik/ek aik表示i国k商品出口市场占有率,eik为i国k商品的出口额,ek是全世界k商品的出口额 表1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t网站statistisdatabase计算得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的旅游出口市场占有率都从1998年开场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而中国的旅游出口市场率那么在同时期保持稳步增长,这说明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本和韩国的旅游贸易的开展受到了危机的影响,而中国由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树立了市场信心,一定程度防止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使旅游出口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
2022年,三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与2002年相比,中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下降约1%,日本下降0.08%,韩国下降近0.2%.这与2022年亚洲爆发的非典疫情有很大关系,出于对安康平安的考虑,以及疫情期间出入境的严格管理,许多海外游客都减少了到亚洲国家的旅行从总体趋势看,中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除2022年外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在十三年间平均市场占有率到达近3.8%,尤其是在2022年市场占有率到达4.56%,这也是中国后奥运经济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表达而日本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旅游出口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直至2022年才开场上升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变化那么出现不规那么状态,有升有降,直至2022年市场占有率也没有恢复到1998年的程度,这与周边国家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争夺游客资源有关 总的来说,1997—2022年间中国的出口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日本和韩国,中国在旅游资源吸引力方面优于日本和韩国,这与中国经济开展、国际知名度进步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亲密相关而日本和韩国的变化不规那么,出口市场占有率波动较频繁,两者之间的差距在波动中逐渐缩校 2.t指数t指数〔tradespeialeffiient〕,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行业构造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总体上可以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拟优势状况。
因为它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性,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t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其计算公式为:tik=〔eik-iik〕/〔eik+iik〕 其中,t为净出口比率指数,eik为i国家第k种商品的出口,iik为i国家第k种商品的进口通常净出口比率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净出口比率指数接近0时,说明比拟优势接近平均程度,进出口根本平衡;当净出口比率取值大于0时,说明具有比拟优势,而且越接近1越大,行业竞争力越强,反之,那么说明比拟优势弱,行业竞争力也校假如t=-1,意味着该国第k种商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假如t=1,意味着该国第k种商品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国际上一般认为,t大于0.6为高竞争优势,处于0.3~0.6之间为中等竞争优势,处于0~0.3之间为低竞争优势,处于-0.3~0之间为低竞争优势,处于-0.6~-0.3之间为中等竞争优势,小于-0.6为高竞争优势 表2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净出口比率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t网站statistisdatabase计算得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的t指数在2000—2022年间根本呈下降趋势,处于0~0.3之间,说明中国旅游效劳具有低竞争优势且竞争优势越来越校分析原因,随着经济开展和旅游资源的优化,中国吸引了大量国外游客来中国游览观光,同时伴随中国居民收入增加,加上出境旅行社推出的各类吸引游客的境外旅游道路,使得中国居民的境外游需求大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旅游出口量,使得竞争优势逐渐减校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t指数一度跌至-0.048,中国的旅游竞争优势由低竞争优势转变为低竞争优势,这一定程度上是由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旅游出口市场萎缩造成的。
相比之下,日本的t指数在1997—2022年期间变化不大,根本保持在-0.65左右,日本的旅游效劳显示出低竞争优势,但从2022年开场,t指数开场上升,进入中等竞争优势范围韩国的t指数变化波动较大,除了1998年、1999年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外,其余年份都表现出竞争优势,尤其在2022—2022年期间,竞争优势进一步恶化出现此类情况,一方面是日本、韩国的旅游贸易常年呈现逆差,主要由两国旅游效劳贸易的进出口构造所致,另一方面日韩国国民人均收入程度高,出国旅行和旅游费用支出较高 总的来看,就旅游效劳t指数而言,中国具有竞争优势,日本和韩国均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但韩国的旅游竞争力略优于日本 3.显示性比拟优势指数显示性比拟优势指数(ra)是一个可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的竞争力测度指标,其计算公式是:raik=〔eik/ei〕/〔ek/e〕 其中,eik表示i国k类产品出口额;e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即包括商品出口额和效劳贸易出口额;eik表示世界k类产品出口额;ek表示世界全部产品出口额 这个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程度相比拟的优势,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指数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的相对优势。
通常情况下ra值都是大于0的假设该国该产业具有显性比拟优势,ra范围为[1,+∞];假设该国该产业具有比拟弱势,ra范围那么为[0,1] 表3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显示性比拟优势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t网站statistisdatabase计算得出 从1997—2022年各国的ra指数来看,中国旅游效劳贸易的显示性比拟优势均小于1且呈递减规律,说明中国虽然旅游大国,但远不是旅游强国日本的ra指数平均保持在0.18左右,旅游竞争力呈现出比拟弱势,在经历了下降之后又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其比拟弱势得到相对改善韩国的ra指数变化不规律,在上升之后又经历了下降,从2022年起开场上升,ra指数平均保持在0.45左右,较之日本的比拟优势有所改善尽管中日韩三国旅游贸易的比拟优势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三国中相对较强,日本相对较弱,但中日韩三国间的比拟优势差距逐步缩小,中国要想保持绝对的优势,在进步旅游国际竞争力方面还必须作出积极的努力 三、结论 通过以上三个国际竞争力指数的分析比拟,中国的旅游效劳贸易竞争力优势略强于日本和韩国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日本、韩国在旅游贸易方面的合作,一方面,中国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力度,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培育效劳市场,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周遍国家交流,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建立共同的旅游效劳市场,扩大旅游效劳贸易出口。
另一方面,三国要积极建立健全效劳贸易管理体制,汲取对方开展优势和先进的开展形式,谋求更广泛的合作 参考文献: [1]胡蕲.中国旅游效劳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特区经济,2022,(12):161-163. [2]王继庆.中日韩旅游效劳贸易合作开展问题讨论[j].商业时代,2022,(14):36-37. [3]贾燕霞,胡丹婷.中日韩国际效劳贸易竞争力比拟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22,(2):74-77. [4]沈束.中国新加坡旅游效劳贸易竞争力比拟(1995—2022)[j].网络经济,2022,(3):181-182. [5]徐军.中国旅游效劳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其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