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整合).doc
12页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南京师范大学2013 年 10 月21 项目概况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区位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戈塘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5′56″~105°17′50″,北纬: 25°14′21″~ 25°16′22″矿区面积为 6.413km2,开采深度由 1696m 至 800m 标高采矿 16万 t/a,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服务年限 25.3a矿床采用斜井开拓方案,房柱式采矿方法采矿项目投资 3085 万元,其中 410 万元,项目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 1.54%2 项目组成矿山整合前原戈塘金矿(一期)矿石开采区、原戈塘(二期)露天开采区和戈洒金矿开采,矿山整合完成后此场地将不再利用整合后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主要由井巷工程、办公生活场地、工业场地、废石场、附属系统等组成见表 1本次环评仅评价原生矿矿山采矿部分,选矿部分以及氧化矿开采另作环评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分类 项目组成 工程内容 建设情况 备注主井(竖井)井口标高为+1415m,井筒净直径为φ4.7m,全长 223m主要作为矿石、材料、人员的提升运输;同时作为进风、铺设管线等已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竖井1#风井井口标高为+1367.83m,井筒净断面为5.0m2,掘进断面为 5.7m2。
主要作为矿井开采 13、31、32、38 号矿体的回风之用未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回风斜井井巷工程2#风井井口标高为+1380m,净断面为 5.0m2,掘进断面为 5.7m主要作为矿井开采15、33 号矿体的回风之用待开采15、33 号矿体时再建未建 新建综合办公楼 建筑面积 1286m2,4 层招待所 建筑面积 226m2,3 层锅炉房 不设置燃煤锅炉,选用电锅炉食堂 建筑面积 538m2,1 层澡堂 建筑面积 76m2,1 层办公生活区值班室 建筑面积 1290m2,5 栋 1 层, 2 栋 1 层已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办公生活区空压机房 建筑面积 100m2,1 层坑木加工房 建筑面积 100m2,1 层工业场 地机修车间 建筑面积 200m2,1 层未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3泵房 建筑面积 50m2,1 层续表 1 项目组成一览表分类 项目组成 工程内容 建设情况 备注风井场地 通风机房 建筑面积 50m2,1 层 未建 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废石场 废石场 占地面积 4.7hm2、库容为 11 万 m3 未建 新建炸药库 炸药库储量为 15t 已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炸药库连接道路 道路长 1300m,宽 5m,泥结碎石路面 已建 利用原有道 路供电矿山供电电源引自当地 10kv 农网,电源基本可靠,供电距离 5Km,并配备 2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已建 利用原有设 施生活污水处理站 处理规模 5m3/h 未建 新建附属系统井下水处理站 处理规模 120m3/h 未建 新建3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24表 2 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或设施名称 方位与距离达到的标准或要求免补小溪 办公生活区东面 1km办公生活区地表水(污水影响)筏子河 办公生活区东面 2k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环境空气(粉尘影响)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科发小溪 工业场地南面 600m地表水(污水影响) 筏子河 工业场地东北面3.6k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工业场地声环境(噪声影响)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环境空气(粉尘影响)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受项目污染影响的保护目标风井场地声环境(噪声影响)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科发小溪,影响范围内长度约为 2km地表水平桥水库保护井田内地下水资源及含水层(茅口组、龙潭组)Q1(饮用泉点) 矿界外西南 600mQ2(饮用泉点) 矿界边缘Q3(饮用泉点) 矿界外东 700mQ4(饮用泉点) 矿界外东 2.2km地下水Q5(饮用泉点) 矿界外东北 1.2km《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III 类标准下免浪(25 户、120人) 矿区范围内松木林(16 户 83 人) 矿界外东 100m大坪(18 户、80 人) 矿界外东南 100m坛子厂(28 户 124 人) 矿界外南 100m受开采沉陷影响的保护目标社会环境上免浪(45 户 180 人) 矿界外西 200m受地下采矿诱发的地表沉陷影响,地面建构筑物可能遭到破坏,防止房屋倒塌及保护村民安全。
5生态环境 井田范围内农田和地表植被受地下采矿诱发的地表沉陷影响,水田可能漏水,耕地、林地可能滑坡、裂缝,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森林植被4 环境质量现状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大气监测点 G1 点(八坎组) 、G2 点(吉祥煤矿工业场地)SO 2、TSP 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值均未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二级标准要求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分析,W1、W2 除 TP 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0.60、0.60,W3 、W4 、W5、W6 所有指标均未超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4.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分析,5 个地下水监测点除总大肠菌群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外,其他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 类的要求,主要是受到生活污染源的污染4.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场址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较好,昼夜间监测值均没有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4.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内各类拼块的优势度值中,草地植被的 D0值最高,为 44.63%,其景观比例 Lp值为 28.88%,出现的频率 Rf值为 87.39%;其次为灌丛植被,D 0值为39.26%,景观比例 Lp值为 28.82%,出现的频率 Rf值为 75.23%。
因此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控制性组分主要为草地植被和灌丛植被5 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6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井下排水、冲洗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井下排水主要源于掘进巷道时形成的基岩渗水和井下施工用水施工期矿井排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SS,浓度为 200mg/L 左右矿井排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施工用水等施工废水主要为混凝土搅拌废水和冲洗废水,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 SS,采用简单沉淀处理后大部分回用施工期间施工场地采用旱厕,旱厕粪便用于周围农田作农肥使用,工业场地少量的食堂污水采用隔油池处理,日常生活污水采用沉淀设施处理2)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矿井的建设施工会对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可能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和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同时也会影响施工的进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井巷掘进过程中,采用先探后掘、一次成形的施工方法巷道施工中所揭穿的含水层应及时封堵,应使用隔水性能良好且毒性小的材料掘进过程所产生的淋水必须排入地面矿井水处理站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或地下就地入渗。
处理后的地下水应回用于施工用水,提高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率矿井建设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环节及影响程度均较小,在采取合理措施后,这种不利影响是轻微的、短期的,也是环境可接受的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作业面和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场地平整产生的扬尘、散状物料堆放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施工生活炉灶排烟等,施工期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建井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和为井筒及井下施工服务的通风机和压风机地面工程施工主要噪声源有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运输车辆等影响较大的噪声源有推土机、挖掘机、电锯、运输车辆,这些噪声源夜间影响范围均超过 100m,昼间影响不超过 50m应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对其造成影响;物料进场要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进场影响村民休息等措施,项目施工对周围村民的影响可得到控制,且施工过程是暂时的,施工噪声的不利影响会随施工结束而停止5)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7本矿矿井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井筒开凿和巷道掘进产生的掘井岩土及废石、场地建设的弃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矿井掘进产生的废石送废石场堆存建筑垃圾主要是废弃的碎砖、石、砼块等和各类包装箱、纸等,产生量较少废弃碎砖、石、砼块等一般作为地基的填筑料,各类包装箱、纸一般有专人负责收集分类存放,统一运往废品收购站进行回收利用,因此,本矿矿井工程施工中建筑垃圾不会对矿区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期生活垃圾是由施工人员产生的,产生量与施工人员数量有关矿井工程施工区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处理,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则会滋生蚊虫、产生恶臭、传播疾病,对施工区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集中收后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矿井工业场地建设,因开挖地表使原有植被遭到破坏,不仅破坏了地表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而且在施工中挖方与弃方将引起新的水土流失5.2 营运期影响及防治措施(1)营运期地表水影响及防治措施正常情况下矿井水处理达标全部回用,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排放的情况下,W2、 W4、W5 预测断面各种污染物的预测浓度均没有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事故情况下当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全部未经处理外排时,W2、 W5 断面各项水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W2 断面 COD 超标 0.02 倍、 Fe 超标 0.96 倍、Mn 超标 2.52 倍, W5 断面 Fe超标 0.33 倍、Mn 超标 1.20 倍,W4 断面由于只受纳生活污水,各项预测指标均未超标,但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事故排污时,对地表水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排放的发生。
本矿区范围有地表水体科发小溪由东西向东流过井田,为矿区的排泄基准面本次评价仅针对原生矿部分,原生矿开采包括 8 个原生矿,8 个原生矿矿体的地板标高为 1225.95-1370.33m,部分矿体位于矿区排泄基准面以下,但是科发小溪距离开采边界距离在 150m 以上,因此,矿山开采对谢家沟河影响不大本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783 m3/d, ,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657 m³/d,处理规模为120 m3/h,设计采用调节+混凝沉淀+一级曝气+一级锰砂过滤+ 消毒处理工艺8处理矿井水工业场地生活污水量为30.59 3/d,处理规模为 5m3/h,通过脱磷脱氮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器,对工业场地的生活污废水进行集中处理2)营运期地下水影响及防治措施本项目金矿体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将在龙潭组第二段(P 3l2)和龙潭组第三段(P 3l 3)内发育,对茅口组( P2m)强含水层影响较大,对龙潭组弱含水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他含水层影响不大泉点 Q1、Q2 、Q3、Q4、Q5 均出露于龙潭组,泉点相对盘区位置均大于影响半径,因此,矿山开采对附近泉点影响小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影响很小3)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本项目原矿石堆场为露天堆放,其原矿石在卸载和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为了防止起风扬尘及降雨冲刷原矿石产生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环评要求搭建堆棚并设置围堰,并适时洒水降尘矿石转载点设置喷雾洒水系统,场内运输采取封闭运输,能有效控制矿石厂内运输、转载扬尘,对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