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住在山****ck
  • 文档编号:220519879
  • 上传时间:2021-1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8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2、合作探究品味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  教学难点: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教法:  1、速读、跳读、精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的综合运用;  2、讨论点拨法;3、对比阅读  学法:1、朗读感悟;2、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圈画关键词句突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季风景各异,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那么昆明的雨是怎样的情景,又带给人什么感受呢?让我们走进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来一探其实  二、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等  三、预习检测,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青头菌 鲜腴 篱笆 黄焖鸡 扳尖 乍一看 择净 缅桂花 绿釉 密匝匝  2、理解词义(1)新鲜肥美。

      鲜腴) (2)比较、比得上 方比 )  (3)夏季的第一个月 孟夏 ) 4、非常浓密的样子 密匝匝 )  四、文本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提示:雨季长、明亮、丰满  (2)课文是怎样引出昆明的雨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由给朋友作的画引出昆明的雨,既点明了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同时吸引读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课文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什么?这些内容和雨有什么关联呢?  提示:课文除了写雨,还写了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都是雨中之物、雨中之人、雨中之景  (4)作者看似信笔写来,无拘无束,将诸多的人、事、物汇聚于此,那么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提示:这些人、事、物构成一副昆明雨季的生活图,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景物、滋味、人情或是氛围,都充满着美感和诗意,作者正是以此表达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之情这也突出了散文的特点,即形散神聚  2、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学生选择自己理解较深的一段文字谈体会  (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很舒服  提示: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空气更加柔和了  提示:这段文字用“戴”、“穿”、“坐”、“吆唤”一系列动词,对苗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从而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这里直白平淡描写中让人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余味  (3)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提示:这句更是说一半留一半,富有余味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直白平淡,流利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充满生活气息  3、研读课文,探究写法  (1)课文第3、第12自然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3自然段——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结构上,独立成段,既承接上文画面的介绍,又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第12自然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3自然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2、有人说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醇厚的情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提示: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平常之物、平常之人、平常的生活承载着作者的情感,爱得越深沉,情感的载体就越细越小,这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一位老人的醇厚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视角,彰显出汪老对昆明生活的热爱  五、课堂小结  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本文即是作者对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的捕捉与展现愿我们在生活中能侧耳细听、俯身微察,发现更多的美 ,来点染我们的生活  六、课后作业  对比阅读本文与《雨的四季》,体会两篇散文在写作上的异同  七、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  汪曾祺  雨的特点---- 雨季长、明亮、丰满  昆明的生活 物:仙人掌、各种菌、杨梅、缅桂花  雨中之 人:苗族女孩、房东母女  事;酒店小酌  喜爱、怀念(以小见大)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2   一、诗词激情导入  师:雨是最寻常的,有什么好写的呢?但是请看,读: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在张志和的心中,雨是可以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的;  生: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师:在陆游的眼中雨是可以激发豪情壮志的;  生: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师:在苏轼的笔下,雨又是奇妙神奇的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师:雨给了杜甫一夜惊喜  师:你看,同样都是雨,在不同诗人笔下却有各不相同的独特体验因而,雨也就成了文人骚客们的笔下宠儿今天,我们这节课也跟雨有关,一篇写雨的抒情散文,齐读课题!  生:《昆明的雨》  师:作者是?  生:汪曾祺  二、寻找感情线索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汪曾祺对雨这个独特的事物是如何表达他的独特体验的?要想知道如何,首先要知道是何,是什么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什么呢?文中有一句话就很明显地把它给表达出来了,是哪句?  生(齐):我想念昆明的雨!  三、明确写作载体  师:作者一开始就是向我们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大家也把这种娓娓道来的陈述的味道给读出来了,所以,我们加了一个“句号”现在,我要把这个句号变一变,(PPt ?)奥,雨?只是想念雨吗?还有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快速跳读课文,圈出关键词,看一下,还有什么?(师巡视学生)  生:(默读勾画)  师:好,还有什么呢?我们从这一排往后说。

      来  生:菌子(四声),杨梅,仙人掌,白兰花,自己的故乡,思念  师:好,还有没有?  生:莲花池酒店里和友人的小酌  师:一件事好,请坐同学们看屏幕,清代刘熙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请一位女同学来读一下:  生:“山之精神写不出,以彩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师:以烟霞写之那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吗?  生:如果是写一个山的景色或山的美景的时候,可以不用写山,就用烟霞来体现这个山的美景;写春的景色的时候,就可以以春天的草和树来写,以小见大  师:来写春的景色,比如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春》很好,请坐!这其实是阐释了一种写作手法,就是我们要表达一个大的主题,或者对大的事物进行描写或对一个抽象事物进行描写的时候,我们往往借助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来作为载体下面,我想问,雨季之精神写不出,以什么写之?ppt  生(自主回答):景、物……  师:对,就是我们刚才的回答,用雨季中的景、物、人写之那么,我想问,这些景物人事我们潍坊有吗?  生:没有  师:此景此物只应昆明有!有昆明的特色,从这里我们就看出了,作者为了表达他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他首先在选取的素材上就非常用心板书:选材)  四、品读个性描写  那这位有心的作者又是如何对这些景物人事展开他的个性的描写呢?仿照我们刚才的品析,把你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圈点勾画,并且写一写你的理解,开始。

      师巡视学生)  生:(圈点勾画)  师:已经写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了……有些同学非常会学习,一边说着,一边写着……怎么样了?还没有分析完的请举手刚才有同学问我,“我们是以小组展示呢还是个人展示?”这个大家自己看着办,什么形式都可以哪个小组先来?好,最后边那个男同学的小组,请你们来回答一下  生:我是从第85页上边这两行,可以看出,昆明用仙人掌来做篱笆,突出了昆明很有特点  师:你能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吗?  生: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师:它个性在哪里?  生:种了仙人掌代替篱笆,不让猪和羊进去吃菜  师:这叫什么?作者的……哎,还是选材是吧?  师:还有要说的吗?  生:还有第86页第10自然那段的第一句话,“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这种乡愁体现在作者在莲花池时看到陈圆圆的石像联想到了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这也给昆明的雨独添了一种历史风味  师:最后一句话你能再说一遍吗?  生:这也给昆明的雨增添了一种历史风味有改为:给昆明的雨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  师:哦,他的描写让人感到神秘  师:那两位女同学要说什么吗?  生:第85页第六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要比牛肝菌高”,“格调”可以看出它的色泽比较有个性。

        师:我想问,“格调”一般是来形容什么的?  生:品味  师:艺术品对不对?他把用来形容艺术品的词用来形容什么了?  生:青头菌  师:嗯,真是特别,这位同学从词生了解到了作者的个性描写还有吗?  生:第87页第10段,“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这里运用了拟人描写,生动新形象的写出了香木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师:你是从……哪个方面大家说?  生:修辞手法  师:哎他从修辞手法看出了个性描写  师评价:你们小组回答的非常全面,一个人一个点,回答得非常不错请坐,还有吗?  师:第一个小组回答了四个点,而这四个点都是围绕着……  生:语言  师:嗯,都是围绕着语言来进行赏析的指学生)来直接起来答  生:第一自然段“我想念昆明的雨”和第十段点明了中心,并承接了上文的画面,然后又引出了下文对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深切怀念  师:你是从一个句子来赏析的,昂,好,请坐  生:从86页的第七自然段,“这个东西也能吃?!”用了一个问号,一个叹号,有疑问也有惊讶,说明它的味道使人瞠目结舌,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惊讶之情  师:你是从一个标点符号来体会这种个性的既然你看出来了,那么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呢?  生读:这个东西也能吃?!  师:这是一种什么标点的感觉?  生:问号。

        师:你自己也说了是问号,那文中还有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叹号  师:两个符号结合在一起读出来有点难是吧,你能不能将这种难度给提升一下?  生读:这种东西也能吃?!  师:是不是还有点稍微欠一点火候对吧?请坐好,这样吧,女同学问,男同学说同一个句子分两种感情一个人实在不大好演示,那么我们分两批女同学问,男同学说,都是同一句话来!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这”开始  女生:这种东西也能吃?  男生:这种东西也能吃!(声音小且不整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