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ppt

5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6853333
  • 上传时间:2017-08-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0M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第四节 原生虫类引起的鱼病,学时安排:理论2学时+实验6学时,课程导入,原生动物为单细胞真核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的低等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在一个细胞内进行和完成生命活动的所有功能,包括摄食、代谢、呼吸、排泄、运动及生殖等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土壤等生态环境中绝大部分营自由生活,但也有一小部分寄生于鱼体,引起鱼类疾病甚至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常见的寄生于鱼类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足虫、孢子虫、纤毛虫、吸管虫等一、由鞭毛虫类引起的鱼病,(一)隐鞭虫病 1、鳃隐鞭虫病 2、 颤动隐鞭虫病(二)鱼波豆虫病(三)锥体虫病,(一)隐鞭虫病,1、鳃隐鞭虫病【病原】鳃隐鞭虫(Cryptobia branchialis)症状】 鳃隐鞭虫主要危害草鱼种,大量寄生时破坏鳃小片上皮细胞和产生凝血酶,使鳃组织发炎,阻碍血液正常循环病鱼呼吸困难,体色发黑,消瘦,鳃瓣鲜红,粘液增多,离群独游或靠近岸边,不摄食,严重时大批死亡流行情况】 鳃隐鞭虫在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区均有流行发现于江浙、两广及华中一带,寄生于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鲮等淡水经济鱼类及野杂鱼,宿主广泛,无选择性,但仅危害草鱼,是草鱼夏花阶段常见多发病之一。

      目前由于养殖技术的改进,其危害性减轻防治】 (1)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2)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浸洗5min,或用8mg/kg硫酸铜溶液浸洗20~30min.(3)治疗用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mg/kg浓度全池遍洒2、 颤动隐鞭虫病,【病原】 颤动隐鞭虫(Cryptobia agitata)虫体以纵二分法繁殖,生活史只需要一个宿主,寄生时用后鞭毛插入寄主的皮肤和鳃表皮组织内,常作挣扎状颤动脱离寄主后,可短时在水中生活,水是该病的传播媒介,也可因接触病鱼而传播虫体症状】 颤动隐鞭虫主要侵袭皮肤,危害3cm以下的幼鱼,严重感染破坏鳃和皮肤组织,影响幼鱼生长发育,因日渐消瘦致死病鱼体色发黑,粘液增多,其它症状不明显,因此要镜检流行情况】 同鳃隐鞭虫【防治】 同鳃隐鞭虫,(二)鱼波豆虫病,【病原】 飘游鱼波豆虫(Costia necatrix)症状】 飘游鱼波豆虫寄生在鱼类鳃和皮肤上,大量寄生时,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灰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运动失常,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感染区充血、出血、鱼体消瘦,垂死前表现呆滞寄生部位由于虫体活动可引起坏死,并受到真菌侵袭。

      2龄以上鲤鱼感染时,有鳞下积水、竖鳞和皮肤充血现象感染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脱落上皮细胞充塞鳃小片之间或在外侧形成浅层,使鳃器官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呼吸困难,导致死亡鱼波豆虫,流行情况,全国各水产养殖区均流行广泛寄生于各种淡水鱼,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当过度密养、饲料不足、鱼体消瘦时,易引起苗种大批死亡从目前发病情况看,此虫不是一种特定性温度原虫,从冬末到夏季,水温在10~30C时发生流行病,不论冷水性鱼类或温水性鱼类均可受害发病后3~4d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高防治】 同鳃隐鞭虫病原】 锥体虫(Trypanosoma sp.)症状】 锥体虫寄生在鱼类血中,少量寄生对鱼类影响不大,严重感染时可使鱼类消瘦、虚弱、贫血,病鱼无明显症状传播锥体虫病的水蛭有尺蠖鱼蛭等几种流行情况】 一般淡水鱼都可感染,野杂鱼感染更普遍,全国各地都有发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流行于6~8月防治】 预防此病要从杀灭水蛭入手,可用食盐水或硫酸铜溶液浸洗鱼体,用敌百虫、倍硫磷杀灭水蛭,有一定的效果国外有人用对氨苯基胂酸钠加入饲料中投喂有一定的疗效,但此药有毒,不宜用于食用鱼三)锥体虫病,锥体虫(一),锥体虫(二),(四)六鞭毛虫病,【病原】中华六前鞭毛虫(H. sinensis Chen)、鲴六前鞭毛虫(H. xenocyprini Chen)。

      症状】 六前鞭毛虫寄生在肠道内,当严重感染时,整条肠道都能发现,也可在胆囊、膀胱、肝、心脏、血液中找到,靠摄食寄主的残余食物为生,其致病作用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无害或是帮凶作用在草鱼后肠很常见当患细菌性肠炎或寄生虫肠炎,此虫大量寄生时,加重肠道炎症,促使病情恶化流行情况】 中华六前鞭毛虫寄生于多种鱼肠道、肝、胆囊等多种器官中,尤其是1~2龄草鱼最多,鲢、鳙、鲮、鲤、鲫、青鱼等淡水鱼的肠道中也有发现鲴六前鞭毛虫的寄主主要是银鲴、细鳞斜颌鲴和黄尾密鲴全国各水产养殖区均有发现,一年四季均可见,以春、夏、秋之际最普遍防治】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清塘药物彻底清塘,消灭池中胞囊二、由肉足虫引起的鱼病,肉足虫主要特征是具有伪足,以伪足为行动胞器,伪足形状不定,结构亦有所不同有叶状伪足、根状伪足、丝状伪足、有轴伪足等寄生在消化道内,造成这些器官溃疡或脓肿国内仅发现寄生在草鱼肠内的内变形虫科的一种内变形虫,【病原】鲩内变形虫(Entamoeba cteopharyngodoni),属内变形虫科、内变形虫属内变形虫是专性寄生虫,生活史包括营养期和胞囊期,只有一个宿主,靠胞囊进行传播,鱼吞食被成熟胞囊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症状】鲩内变形虫以滋养体的形式寄生于草鱼的直肠粘膜,或深入到下层,有时甚至可以经血液流送到肝脏或其它器官单纯感染内变形虫,数量不多,肠管往往不表现明显的溃疡和脓肿症状,但常与六前鞭毛虫病、鲩肠袋虫病及细菌性肠炎病并发,病变始于粘膜表面,向周围发展形成脓肿严重时肠粘膜遭到破坏,后肠形成溃疡、充血发炎、轻压腹部流出黄色粘液,与细菌性肠炎相似,但肛门不红肿虫体聚在肛门附近的直肠内,分泌溶解酶溶解组织,靠伪足的机械作用穿入肠粘膜组织流行情况】主要寄生于2龄以上草鱼,10cm左右的草鱼也会感染,常与细菌性肠炎一起爆发流行北自黑龙江、南至长江和西江流域均有分布,尤以两广地区较流行流行季节为6~7月防治】用生石灰清塘可以预防三、由孢子虫类引起的鱼病,孢子虫通常无运动胞器,均为寄生种类,生活史复杂,有无性的裂殖生殖和有性的配子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寄生在鱼类中的孢子虫共有四大类:球虫、粘孢子虫、微孢子虫和单孢子虫,其生活史均在一个寄主体内完成,属孢子虫纲寄生在鱼类中的孢子虫,是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寄生虫一)艾美虫病,【病原】 艾美球虫(Emeria)属艾美球虫科、艾美球虫属我国报道的已有20多种,常见种类有青鱼艾美球虫(Eimeria.mylophar yngodoni)、鲤艾美球虫(E.carpelli)和草鱼艾美球虫(E.ctenopharyrgodoni)等。

      生活史】艾美球虫通过卵囊直接传播,不需要中间寄主鱼误食了成熟的卵囊而感染,在肠内孢子体从孢子内释放出来,侵入胆管或肠粘膜上皮细胞,发育成滋养体,进行裂殖生殖,产生裂殖子,释放到肠腔,重新侵入其它细胞形成“自体感染”经几次裂殖生殖后,开始有性生殖,一部分裂殖子发育成小配母细胞,胞核经几次分裂形成具有双鞭毛的小配子;另一部分裂殖子大配母细胞,发育成具一单核大配子一个大配子和一个小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并产生一层薄膜包围合子形成卵囊,此即配子生殖过程卵囊的胞核经过两次分裂形成4个胞核,细胞质也相应分裂成4个原生质团,每个原生质团含有一个胞核,形成4个孢子母细胞,产生一薄膜,形成4个孢子每个孢子的胞核再分裂一次,最后形成2个孢子体未形成孢子或孢子体的原生质团,即成为卵囊残余体或孢子残余体成熟的卵囊随粪便排出,被另一寄主吞食而感染,开始新的生活史症状、流行情况与防治,【症状】少量感染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的病鱼,鳃瓣苍白贫血,肠管粗于正常的2~3倍,腹部膨大,体色发黑,失去食欲,游动缓慢而死亡在前肠肠壁上,肉眼能见许多白色小结节病灶,引起肠壁发炎、充血、溃烂、穿孔艾美虫可侵袭蔓延到肝、肾、胆囊、膀胱、心脏和生殖腺等器官。

      流行情况】全国各主要水产养殖区均有现能感染草鱼、鲢、青鱼、鲤鱼等鱼类青鱼艾美球虫严重危害1~2龄青鱼,江浙一带感染率高达80%,造成严重损失对鲢、鳙、鲮的危害不大流行季节为4~7月,特别是5~6月,水温在24~30C时最流行防治】  1、彻底清塘消毒,杀灭孢子能预防此病 2、每千克饲料用硫磺粉40g每天投喂一次,连用4d(或每50kg鱼用碘液30ml拌料投喂)二)由粘孢子虫类引起的鱼病,粘孢子虫为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寄生于海水、淡水鱼类几乎所有的器官中其中不少种类可形成孢囊,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引发鱼病,造成鱼类死亡常见的种类有碘泡虫、粘体虫、单极虫、尾孢虫、球孢虫、四极虫和两极虫等病源及寄生鱼类和部位:碘泡虫 10多种鲢碘泡虫 →鲢:脑部饼形碘泡虫 →草鱼:肠野鲤碘泡虫 →鲤:鳃,病源及寄生鱼类和部位:,粘体虫 60多种中华粘体虫 →鲤:肠脑粘体虫 →鲤:脑变异粘体虫 →鲤:肠、肝(水膨病) 单极虫 40多种 鲮单极虫 →鲤、鲫鱼:鳞、鼻、肠鲫单极虫 →鲫:肌肉鳅单极虫 →鳅:肌肉、体表 尾孢虫 近10种 中华尾孢虫 →乌鳢:各器官徐家汇尾孢虫 →鲫:鳃、肠微山尾孢虫 →鳜:鳃,病源及寄生鱼类和部位:,球孢虫 10多种黑龙江球孢虫 →青、草鱼:鳃、肝、肾湖北球孢虫 →家鱼、鲤:鳃鳃丝球孢虫 →鲤(鳃丝不成孢囊)、金鱼:鳃两极虫70余种多态两极虫 →各种鱼:肾、胆囊、肠鲤两极虫 →鲤:肾、膀胱鳢两极虫 →鳢:肾、胆囊,病源及寄生鱼类和部位:,四极虫20余种椭圆四极虫 →草青鱼:胆囊鲢四极虫 →鲢:胆囊鲑四极虫 →鲑:胆囊 库道虫30余种海水鱼 →肌肉、脑,1、由碘孢虫引起的疾病,在生产中碘孢虫引起的疾病种类很多,也是养殖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危害非常大,常见的种类有10多种。

      (1)鲢碘泡虫病【病原】鲢碘泡虫(Myxobolus drjagini)症状】鲢碘泡虫病又称白鲢疯狂病、疯刀儿病鱼极度消瘦,体色暗淡丧失光泽,尾巴上翘,在水中狂游乱窜,打圈或钻入水中又反复跳出水面似疯狂状态,失去正常活动和摄食能力,终至死亡病鱼的嗅球和脑颅的拟淋巴液在显微镜下压片观察,可见大量成熟孢子或单核的营养体剖开鱼腹,肝、脾萎缩,腹腔积水,肠内无物,肉味腥臭,丧失商品价值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现流行于华东、华中、东北等地的江河、湖泊、水库特别是较大型水体更易流行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以冬春两季为普遍主要危害草鱼夏花,感染率高达100%,死亡率达80%防治】 ①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减少病原体 ② 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浓度为0.3mg/kg ③ 用90%晶体敌百虫拌饵料投喂,浓度为600mg/kg饵料,每天投喂一次,连喂3d2)饼形碘泡虫病,【病原】 饼形碘泡虫(M.artus)主要寄生于草鱼肠道,引起草鱼夏花肠道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不摄食虫体主要寄生在前肠绒毛固有膜内,严重的前肠粗大,形成大量的胞囊,肠壁糜烂成白色,状如“观音土”。

      镜检可见大量的成熟孢子,组织切片,则可见肠壁粘膜下层和固有膜间寄生大量成熟孢子,使粘膜下层受到严损害,消化和吸收机能被破坏此病往往在夏花阶段短期爆发,死亡率可高达80﹪【流行情况】全国各养鱼区均有发现,但以两广地区最严重流行于4~8月,尤以5~6月为甚,主要危害草鱼夏花,危害非常大防治】① 彻底清塘消毒,减少病源体,以防此病发生② 用90%晶体敌百虫拌料投喂,浓度为600mg/kg饵料每天一次,连喂3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