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课件.ppt

8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92664021
  • 上传时间:2024-09-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1.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第三章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理解世界的本质即自然、社会、思维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理解世界的本质即自然、社会、思维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要求掌握: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要求掌握: ((1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 ((3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实践统一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实践统一性;重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时空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实践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时空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实践统一性难点:难点: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讨论题:讨论题:1 1、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2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物质观、实践时空观?、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物质观、实践时空观?3 3、如何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和联系?、如何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和联系?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第一节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 1、物质观在历史上发展的三个阶段;、物质观在历史上发展的三个阶段; [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可感知的质料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可感知的质料 [2][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结构理论中的原子层;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结构理论中的原子层; [3]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现象的共性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现象的共性————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2 2、恩格斯从个性、恩格斯从个性————共性的关系去理解物质范畴;共性的关系去理解物质范畴; (水果、马、人的概念)(水果、马、人的概念)3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界定物质范畴;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界定物质范畴; (非实物,如:场、网络虚拟世界、放射性元素、气功特异功能、生产关系等)(非实物,如:场、网络虚拟世界、放射性元素、气功特异功能、生产关系等)4 4、马克思的实践物质观、马克思的实践物质观————从实践论的角度去考察物质范畴。

      从实践论的角度去考察物质范畴 马克思物质观的实践本质和社会关系向度:马克思物质观的实践本质和社会关系向度:它们既是实践物、又是社会物,既体它们既是实践物、又是社会物,既体现了人的实践本质(物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人的本质现了人的实践本质(物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主体性原则和互主体性原则的统;力量的书),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主体性原则和互主体性原则的统;物质世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的具体物质形态物质世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的具体物质形态————商品、货币和资本等商品、货币和资本等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探寻宇宙之转探寻宇宙之转中国古代殷周时期的中国古代殷周时期的“五行说五行说”:认为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认为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王充: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王充:“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古希腊自然哲学将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视为万物的本原、始基、基质古希腊自然哲学将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视为万物的本原、始基、基质。

      如:泰勒斯的水是万物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本原说如:泰勒斯的水是万物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本原说(气稀薄化为火,浓厚化(气稀薄化为火,浓厚化为风、云、水、土、石头等)为风、云、水、土、石头等);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哥啦:种子说;德谟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哥啦:种子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虚空说克利特的原子、虚空说坚持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从自然界物质本身来寻找自然界事物的本原坚持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从自然界物质本身来寻找自然界事物的本原但是:但是:[1]直观猜测性,缺乏科学依据;直观猜测性,缺乏科学依据;[2]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17世纪近代实验科学兴起世纪近代实验科学兴起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元素概念,认为元素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简单的物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元素概念,认为元素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简单的物质 19世纪初期,形成了分子世纪初期,形成了分子—原子论,原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颗粒,原子论,原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颗粒,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坚持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并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克服了猜测性;坚持唯物主义客观性原则,并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克服了猜测性;但是,他讲哲学物质范畴混同于物质结构理论,不懂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否定了物但是,他讲哲学物质范畴混同于物质结构理论,不懂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否定了物质结构的无限可分性。

      质结构的无限可分性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人类认识进入比原子更为深入的层次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人类认识进入比原子更为深入的层次1879年,汤姆逊用实验发现电子,提出原子不是年,汤姆逊用实验发现电子,提出原子不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说;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光量子”概念;概念;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1911 1911年卢瑟福发现了内部原子核的存在;年卢瑟福发现了内部原子核的存在; 1913 1913年,波尔提出放射性变化发生在原子核内部,核物理应运而年,波尔提出放射性变化发生在原子核内部,核物理应运而生;生; 1927 1927年,海森堡提出年,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关系测不准关系””,动摇了绝对性观念;,动摇了绝对性观念; 1932 1932年,安德森发现年,安德森发现““正电子正电子””,证明了自然界中物质和反物质,证明了自然界中物质和反物质的对称性的对称性 同年,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同年,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 至此,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被称为三种基本粒子。

      至此,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被称为三种基本粒子 1965 1965年,盖尔曼突出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年,盖尔曼突出了基本粒子结构的““夸克模型夸克模型””;; 1966 1966年我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年我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层子模型层子模型””;; 1974 1974年丁肇中发现了年丁肇中发现了J/4J/4粒子 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得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得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末产生了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年代末产生了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基本粒子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 讨论题:讨论题:1 1、古代的原子论和近代原子论有什么不同?、古代的原子论和近代原子论有什么不同?2 2、物质是否有最终层次?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物质是否有最终层次?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如何?论的关系如何?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1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2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 3、运动和发展的关系;、运动和发展的关系;任何变化都是运动,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任何变化都是运动,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变化4 4、运动和矛盾的关系运动和矛盾的关系 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一)物理学时空观(一)物理学时空观 1.含义:含义: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性:一维性极不可逆性;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性:一维性极不可逆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性:三位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性:三位性四维时空四维时空 2.特点:特点:客观性(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客观性(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二)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时空观的新探索(二)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时空观的新探索 马尔库塞:马尔库塞:把现代人日常生活时间分成两部分:劳动时间与自由闲暇时间;把现代人日常生活时间分成两部分:劳动时间与自由闲暇时间; 阿尔都塞:阿尔都塞:提出提出““历史时间历史时间””概念,认为马克思的历史时间有质的差异,反对时间的概念,认为马克思的历史时间有质的差异,反对时间的 同质性 古尔德:古尔德:[1][1]劳动是时间的起源,既是人类时间意识的起源;又是时间测量的起源劳动是时间的起源,既是人类时间意识的起源;又是时间测量的起源 [2] [2]时间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有质的不同时间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有质的不同 前资本主义前资本主义————劳动的使用价值时间;劳动的使用价值时间;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劳动的时间。

      自由劳动的时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时空观(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时空观1、时空与物质生产实践的关系,把人类实践活动作为考察时空学说的出发点时空与物质生产实践的关系,把人类实践活动作为考察时空学说的出发点如把时间划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生产如把时间划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生产实践和流动时间等实践和流动时间等2 2、时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认为争取人的自由时空是社会时空的价值内涵时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认为争取人的自由时空是社会时空的价值内涵马克思把自由活动时间看作是人的发展空间,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劳动成果就马克思把自由活动时间看作是人的发展空间,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劳动成果就是盗取工人的劳动时间是盗取工人的劳动时间3 3、时空与社会历史演变的关系,认为时空特性具有历史的异质性时空与社会历史演变的关系,认为时空特性具有历史的异质性自然经济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时间节奏十分缓慢,空间活动范围狭小;自然经济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时间节奏十分缓慢,空间活动范围狭小;商品经济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时间节奏加快,时间就是金钱,空间大大拓展,商品经济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时间节奏加快,时间就是金钱,空间大大拓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产品经济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失控主要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产品经济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失控主要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的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一、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追求,经久不衰富有魅力一、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追求,经久不衰富有魅力 人所特有:人所特有:正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导致了世界的分化和统一,人的思维努力正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导致了世界的分化和统一,人的思维努力 在于从分化、流变、杂多的世界中寻求统一、不变和一致在于从分化、流变、杂多的世界中寻求统一、不变和一致 表现:表现:语言学、哲学、神学、物理学(牛顿三大力学定律、语言学、哲学、神学、物理学(牛顿三大力学定律、E=MCE=MC2 2、元素、元素周期表)周期表) ““凡是配称为哲学的东西,无不以绝对统一为基础凡是配称为哲学的东西,无不以绝对统一为基础””黑格尔语)(黑格尔语)二、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二、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一元论一元论——认为世界有统一性;可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有统一性;可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二元论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并列的同等重要的本原,物质和精神认为世界有两个并列的同等重要的本原,物质和精神[如笛卡尔如笛卡尔];; 多元论多元论——认为世界有三个及以上的本原(如波普尔的认为世界有三个及以上的本原(如波普尔的“三个世界三个世界”理论)。

      理论)三、马克思主义世界统一性思想三、马克思主义世界统一性思想1 1、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自然唯物主义的命题,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类活动的优先性;自然唯物主义的命题,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类活动的优先性;2 2、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1 1)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2 2)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3 3)实践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