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我好想好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我好想好想教学设计 【含教学反思】一、背景分析幼儿园中班儿童发展阶段为3-4岁,此阶段儿童的语言发展、身体协调能力、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能力等都得到较大的发展此时期的儿童对音乐敏感度高,喜欢通过歌唱、舞蹈和游戏的形式进行音乐活动本文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含有学前儿童音乐所必备的韵律、旋律、节奏、音高、音色的训练,有一定的难度,在玩乐的基础上达到深化儿童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二、教学目标1.能感性理解歌曲,并基本模仿唱出歌曲;2.能较好地把握歌曲的韵律、节奏、音感;3.能自如地运用整套学习内容要点,逐渐形成音乐素养基础三、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小燕子》2.难点:歌曲韵律和节奏理解;3.易点:歌曲旋律和情感表达四、教学活动设计1.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面对全班学生发出一些声音,让孩子们模仿:比如“啊啊啊”、“呜呜呜”、“嘻嘻嘻”等,以帮助孩子放松身体,逐渐自由自在地发出声音2.铺垫(5分钟)听一首音乐,不要说话,让孩子们冥想,思考音乐里透露的情感和意境3. 正片活动(25分钟)(1)教师带领孩子们学唱《小燕子》:首先,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挥动翅膀,了解小燕子的形象;然后教唱“我爱洗澡”部分;最后教唱“小草呀”部分。
2)学唱《小星星》: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简单的音域和旋律,并熟悉歌曲的重复和变化3)学唱《歌声与微笑》:用温馨的情感来表达歌曲4.归纳(10分钟)教师本次课程,提问孩子们“今天学了哪些歌曲?”、“哪一个歌曲最难唱?为什么?”等具体问题,让孩子们心理认识和感受到学习内容,增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5.作业布置(5分钟)请家长帮助孩子们将所学歌曲进行练习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歌唱和运用音乐时往往只是机械地跟着唱,缺乏对音乐的深度感受和情感表达,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重点在于教育孩子们如何感性理解音乐,在活动更多地互动和体验中不断调整,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音乐,让他们在快乐中潜心感受音乐的魅力此外,还希望通过更多的歌曲学习和实际运用,帮助孩子们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引导他们形成一种对音乐的情感认同,让音乐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进孩子们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