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永嘉县篥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总结.doc
10页浙江省永嘉县篥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总结永嘉县人民政府( 2005 年 12 月 29 0 )永嘉县于2001年被列为“十五”期间全国水电农村电 气化建设县,给永嘉农村水电的发展和实现农村电气化建设 带来了新的机遇五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 我县在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提高水 电农村电气化水平,实现水电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 将我县“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情况总结如下:―、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永嘉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 岸,介于东经 120 19,34〃 - 120 59,19〃,北纬 27 58,40〃〜2836,54〃东靠乐清市、南临瓯江、西接青 田县、北连仙居县、西北与缙云县交界,东北与黄岩区交界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分为北部山区和瓯江沿岸两大 片,东南部地处楠溪江与瓯江干流交汇处,地势平坦,海 拨3~5米,其余大部分为丘陵山地、河谷台地,零星分散, 平均海拨在500 - 800米以上,海拨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 有99座,以溪下乡的大青岗山峰最高,海拨1270.9米2、社会经济:永嘉县总面积2674. 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66万亩,平原面积277. 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 2308.5平方公里,河流湖泊面积112. 7平方公里。
全县38 个乡镇,31个居委会,906个村委会,共25.77万户,88.7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79. 6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6%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 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 12亿元,工业总产值113. 34 亿元,工业增加值29.61亿元,农业总产值66518万元,财 政总收入32820万元,总支出2751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20 元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5. 6亿元,工业总产值 239. 05亿元,同比增长18. 9%,农业总产值为8. 04亿元, 同比增长4. 5%财政总收入10. 03亿元,总支出6. 18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335元通过农村电气化建设,为我县国 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水能资源和开发:我县境内主要有楠溪江、西溪、 菇溪、乌牛溪四大河流,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 28万千瓦,水电可开发量25万千瓦其中以楠溪江为最大, 流域面积2436平方公里,自然落差840米,水能理论蕴藏 量24. 7万千瓦,占全县总量的88.2%在水电能源开发利用 中,我们根据县域水力资源分布特点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对流域综合治理的需要,坚持开源与挖潜结合,新建与改造 并举的原则,按照“全面规划、择优开发、分步实施、协调 发展”的要求,坚持突出重点,抓大挖小,讲求工程长远的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逐步改善水电电能结构,提高高峰 电源比重。
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有水电站102座,发电机 组176台,总装机容量152760千瓦,占全县水力资源可开 发量的61. 86%,年平均发电量3. 6亿千瓦时此外,全县各 企事业单位自备的柴(汽)油发电机,总装机容量46800千 瓦,每年可自发电量3100万千瓦时二、电气化建设情况1、 电源建设:在“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五年 来,我县新建水电电源14处,技术改造6处,共新增装机 容量79695千瓦(其中技术改造新增加装机容量1385価), 占全县水电可开发量的31. 87%,增加年发电量1. 78亿千瓦 时,累计完成电源建设投资6. 095亿元2、 电网工程建设:为适应我县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根据我县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我们对全县范围内的电 网结构进行了升级改造,由规划前的110千伏与温州市网联 络的35千伏主网络,全面升级为220千伏与温州三回网联 络的110千瓦主网络,且构成永嘉楠江变电所 桥头变电所一一金溪水电站一一北溪水电站一一岩头变电所一一楠 江变电所主环路,110千伏连接黄山溪一级水电站、北溪二 级水电站、金溪一级水电站、温州城西变电所和瓯北镇三个 110千伏变电所均实现双回供电。
五年来,全县共有9座35千伏变电所完成增容、技改 和自动化建设,完成一、二期农网线路改造2567.53千米, 累计完成投资19495.58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县输配电线 路合计9942千米,其中110千伏线路91千米;35千伏线路 394千米;10千伏线路3723千米;0. 4千伏低压干线5734 千米全县输配电变电所共17座,容量729050千伏安其 中220千伏1座,容量30000千伏安;110千伏5座,容量 269000千伏安;35千伏11座,容量160050千伏安10千 伏配电变压器6062台,容量633497千伏安基本完成一、 二期农网改造,实现供电标准村和线路标准化建设目标3、 用电水平: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 努力下,我县的用电水平、电气化程度、经营管理水平和居 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民众的用电观念也得到了很大 的改变全县12个镇,26个乡,31个居委会,906个行政村已 实现了村村通电,乡(镇)村通电率达到100%;通电户达到 99.89%小水电代燃料户142398户,占全县总户数的55.2%, 符合部颁20%以上标准去年全县用电量83830万千瓦时, 工业用电量68510万千瓦时,生活用电量14346万千瓦时, 人均用电量945千瓦时,户均生活用电量557千瓦时,全县 人均用电量和户均生活用电量均超过部颁验收标准。
电网供 电可靠率达到99.9%,电压合格率96.33%4、 自动化建设情况:引入高科技是水电事业发展的方 向十五”期间,我们加强了水电站的自动化建设,提高 了劳动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如新建成的黄山溪一级 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人员仅20人,只有同规模的金溪水电站 的70多人的四分之一面上大多数水电站配有微机自动监 测保护系统,不仅压缩了管理人员数量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还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五年来,我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了现代化设施,实现了管理程序化、网络化电网调度指挥实现光缆化,开 通95598客户服务系统;水电站实现操作自动化,达到无人 值班少人值守的目的,新增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水电站有5座, 装机容量83000千瓦,占已开发的54. 33%,其中自动化改 造1座新增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变电站3处,容量90050万 千伏安全县16座小(一)型以上水库全部安装了水位雨 量遥测系统,在近几年抗击多次强台风中发挥了很大作用5、管理体制建设:为加强领导,确保我县水电农村电 气化建设有效实施,我县建立了专门领导机构;永嘉县水电 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 导为成员,负责全县电气化建设领导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电 气化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电气化建设管理工作具体组织机构和职能建设:为保证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 设的顺利实施,按照“统一管理、明确分工”的原则,我县 设立了以下机构:⑴、永嘉县水电开发管理总站,代表小水电行业主管部 门县水利局行使行业管理职能⑵、浙江省北溪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永嘉县金溪水电开 发有限公司、永嘉县黄山一级水电站,为我县水电农村电气 化建设的项目法人,负责电气化建设中电源项目的报批和实 施⑶、县电业局生技科:负责全县电网的规划、设计和建 设⑷、县电业局用电科:负责全县供用管理,社会电工和 水电进网作业电工的培训工作⑸、电气化建设服务机构、永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负责全县水利水电工 程项目的勘测、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 工程设计工作;、永嘉县水电建筑工程公司:承担水利水电工程和其 他相关工程的施工任务;、永嘉县电业局承装公司:主要承担全县电网工程施 工,小水电高压线路架设等任务;、永嘉县电业局下属各供电所:负责全县各乡镇输配 电线路的维护和乡村用电管理等工作三、电气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十五”期间农村电气化的建设,推动了我县经济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增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1、 水电站建设用地入股的方式,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 的速度如梅坦村利用土地补偿费入股,每年可从电站得到 收入约11万元;毛竹村用土地补偿费入股水电站,村集体 从中每年可分红15万元,20多户农民入股年分红22万元, 使该村成为集体经济收入最多、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奔小 康示范村”2、 电气化的建设还促进了文化教育和科技卫生事业的 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004年,全县学龄儿童 入学率为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4%,拥有医疗保健机 构80处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14台、移动60部、电风 扇225台、空调器14台、电冰箱35台3、 农网改造后,实现了城乡电网同电价,农村居民生 活用电电价由0.80元/千瓦时降到0.53元/千瓦时,开拓了 农村电力市场,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4、 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促进了山区基础设施的改善 通过农村水电电源开发,一批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 综合功能为一体的骨干水利水电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增加水 库库容“5060万立方米”,对小流域的防洪减灾发挥了重要 作用,项目区内的道路交通、电力通信、农田水利、乡村供 水等条件也得到普遍改善5、我县现有水电总装机容量为152765千瓦,年提供清 洁能源3. 6亿千瓦时,增加小水电代燃料户,减少采伐量300 万立方米,保护林地200万亩,使永嘉县内林木储蓄量逐年 上升,森林覆盖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森林覆盖率达69. 2%。
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区滩林密布,风景优美,迎来四方游客, 年接待游客已达50多万人次现在的永嘉山区,林木茂盛, 大大缓解水土流失,逐渐实现“山绿水清民富”的奋斗目标五年来的电气化建设,一方面为社会经济、生态带来良 好的效益,另一方面也为自身队伍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规划编制合理是顺利完成电气化县建设成败的关键 永嘉县地域广大,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瓯北一个镇集中了全 县75%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北部电源点多,但输电线路远, 单凭电源建设资金负担不起,因此我们在规划阶段抓住国家 城网、农网改造的机遇,构筑110千伏环网,使得北溪、北 溪二级、金溪一级、黄山溪一级等电站的电源顺利可靠送出2、 充分重视调峰电站的建设是小水电建设活力所在 在90年代为了加快开发水电,急于求成降低成本,建成了 一批径流水电站,在运行调度中经常受到电网的电力供需限 制而停发,在台风暴雨期间,常因气象原因造成不能发电, 资源浪费严重在此次电气化建设期间安排的水电电源点 中,具有不完全年调节以上的电站占了多数,既充分利用了 水能资源,也为电网调度运行提供了空间3、引入高科技是水电事业发展的方向。
此次电气化建 设期间,建成的电站自动化程度高,多数配有微机自动监测 保护系统,即提高发电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率,又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减少运行管理人员,提高了经济效益五、存在问题和建议通过水电农村电气化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 还存在着许多不足:1、 局部电站电能输出不可靠,大呑、碧莲两座35KV变 电所负担着西北片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出,因线路长、线径 小,经常超负荷送电,经常对小水电站采取限电,浪费了资 源2、 电价结构不合理,目前电价仅考虑电站建成时间, 而没有区别调峰能力确定不同电价,影响建设调峰水库的积 极性3、 电源建设受到政策处理的限制,挫伤了电源建设业 主的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建议:1、 进一步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增设巽宅H0千伏中心 变电所,把大呑、碧莲二个35千伏变电所接入巽宅变电所, 使电能输送路径更加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