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宜春市重点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5届宜春市重点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图示路径从开阳桥出发,经西单,到达王府井.从开阳桥到西单的距离为;从西单到王府井的距离为.两段路线相互垂直.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 B.、 C.、 D.、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拉动一个置于地面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1N B.5N C.6N D.11N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为正,速度一定增大;加速度为负,速度一定减小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也不断减小4、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8月10日报道:27名跳水运动员参加了科索沃年度高空跳水比赛,自某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在t2时刻运动员以速度v2落水,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运动员在0 -t2时间内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不变B.该运动员在t2- t3时间内加速度大小逐渐变大C.在0-t2时间内,平均速度v=D.在t2 -t3时间内,平均速度v=5、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t=0时它们在同一位置,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到20s,A在B的前面,20~40s,B在A的前面B.20s末,A、B在同一位置,且A、B速度相等C.40s末,A、B在同一位置,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D.0到40s,A、B之间的最大距离是50m6、如图所示,一条细线一端与地板上的物体B相连,另一端绕过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与小球A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所成角度为α,则A.如果将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α角保持不变B.如果将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地面对B的支持力将变大C.减小小球A的质量,α角一定增加D.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A的重力7、汽车自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钟内分别经过、两根电杆,己知、电杆相距,车经过电杆时的速率是,则( )A.经过A杆时的速率是B.车的加速度是C.、间距离是D.车从出发到所用的时间是.8、关于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C.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形式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9、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5~6s内,物体加速度大小为10m/s210、重为1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B.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35NC.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D.如果用20 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为20N二、实验题11、(4分)图示纸带记录的为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情况,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若电源实际频率高于50Hz,计算时仍按照50Hz计算,则加速度大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2、(10分)某同学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一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小车右侧与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向左运动下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1)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A.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有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B.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 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2)根据纸带(图乙)可以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及小车加速度,现计算第2点的瞬时速度:v2=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m/s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测定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 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A的时间为△t,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vA=___.若已知滑块通过两光电门速度分别为vA、vB,两个光电门A.B间距离为L,则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为α=___.(用题中字母表示)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足够长的斜面体,斜面的倾角为θ=37°,上表面粗糙。
若斜面固定,将一质量为m=5kg的滑块放在斜面上,滑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斜面不固定,用一推力F作用在滑块上(图上未画出),要使滑块沿斜面匀速上滑,且斜面体仍然静止不动,就必须施加一个大小为F'=96N的水平推力作用于斜面体取g=10m/s2.求:(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作用在滑块上的推力F的大小和方向14、(14分)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过2秒钟速度变为6m/s,求:(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6秒内的位移;15、(13分)如图所示,工地用吊车吊起质量为m1的混凝土预制板,在预制板的正中间放了质量为m2的混凝土块设预制板的质量均匀,钢丝绳拉直时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钢丝绳的质量不计,吊钩与钢丝绳间的摩擦不计当吊钩对钢丝绳的拉力为F〔F>(m1+m2)g〕时,求:(1)预制板的加速度;(2)钢丝绳的张力;(3)混凝土块与预制板间的弹力大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D【解析】试题分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是从开阳桥指向王府井的线段长度,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位移大小为5km,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即开阳桥到西单的距离加上西单到王府井的距离共计7km.选项D对.考点:位移和路程2、B【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要受平衡力,因此滑动摩擦力f等于拉力F,即f=F=5N.当测力计示数为6N时,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5N,此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故选B.【点睛】物体匀速运动时,弹簧秤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条件知,它们相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的拉力无关,它取决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两物体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B【解析】A:据,速度变化量大,但用的时间较长,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故B正确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正速度负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加速度的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不断减小,可能是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也可能是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故D错误4、C【解析】A.运动员在0~t2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一直不变,加速度的方向一直沿正方向,说明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B.在t2~t3时间内图象的斜率不断减小,则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故B错误;C.在0~t2时间内,运动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其平均速度故C正确;D.在t2~t3时间内,运动员的位移小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平均速度故D错误。
5、D【解析】ABC.t=0时A、B在同一位置,0到20s,B的速度小于A的速度,A在B的前面,A与B间距离增大;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知,40s内两者位移相等,即40s末A、B在同一位置;20~40s内,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B与A间距离减小,但A仍在B的前面,直到40s末两者相遇;故ABC三项错误;D.在追上前,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故20s末相距最远;由图象可知,A、B之间的最大距离故D正确6、BD【解析】对小球A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T=mg;如果将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稍许,则∠AOB增加;对滑轮分析,受三个拉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AOB=2α,故α一定增加,故A错误;A与B之间绳子的拉力不变,当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一点时,绳子的拉力T沿竖直向上的分力减小,所以地面对B的支持力将增大,故B正确;减小小球A的质量,系统可能平衡,故α可能不变,故C错误;由于,∠AOB=2α<90°,弹力F与两个拉力T的合力平衡,而T=mg.故定滑轮的细线的弹力一定大于小球A的重力,故D正确;故选BD.点睛: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的应用,应用涉及多个物体的平衡,在解答中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7、ACD【解析】AB.已知点间的时间,位移,末速度,由和,代入数据解得: , ,故A正确,B错误;C.已知的初速度,加速度,末速度,由,解得:,故C正确;D.已知间的末速度了,又知道加速度,故可以求得时间,故总时间为,故D正确.8、CD【解析】A.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C.公式是速度的定义式,也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故B错误,C正确;D.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运动方向,故D正确。
故选CD9、BCD【解析】A、,物体向正向运动,向负向运动,故末离出发点最远,路程为:,故A错误;B、在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