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堂教学课件3古诗词三首.ppt

2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89173902
  • 上传时间:2024-09-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8M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5 5 古古 诗诗 三三 首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 王安石:(1021-1086)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在浙江等地任地方官多年1076年辞去相职,退居江宁(今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所作诗文险峭奇拔,自成一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传世 京口瓜洲一水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钟山只隔数重山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何时照我还 bó 泊泊船瓜洲船瓜洲 宋宋 王安石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京口瓜洲一水间间, ,jian钟山钟山只只隔隔数重数重山春风又春风又绿绿江南岸,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明月何时照我还还huhuán n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2.京口:今江苏镇江3.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比:比:“绿绿、到、过、满、到、过、满”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满江南岸古诗小擂台古诗小擂台 明月: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

      蕴涵着团圆之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家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诗人简介** 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歌、散文都治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父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 1042年王安石入朝为官,年王安石入朝为官,1069年调王安年调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石任参知政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但王安石推行的变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但王安石推行的变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朝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

      斥他,打击他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 **创作时间**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历了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是勉强的、违心的 这首诗写于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年初,当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即第二次要他即乘船从京宰相,他即第二次要他即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的是他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的是他上京赴任途中到瓜洲时的心情上京赴任途中到瓜洲时的心情 秋秋 思思 [ [唐唐] ]张张 籍籍((j jí))洛洛 阳阳 城城 里里 见见 秋秋 风风 ,,jiàn欲欲 作作 家家 书书 意意 万万 重重 。

      zhzhò òn nɡ ɡ 复复 恐恐 匆匆 匆匆 说说 不不 尽尽 ,, 行行 人人 临临 发发 又又 开开 封封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注释1.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洛阳城内秋风乍起客居在洛阳城的诗人想给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不能把自己的心情完全表达出来,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张籍:(约767-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塞下曲》《征妇怨》等 1.诗中第一句描写秋风是何用意?2.诗中的“意万重”是一种什么情态?同学们猜猜可能回写些什么呢?3.“复恐”和“又开封”表达了什么情感? 1.平平叙事,不事渲染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萧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诗人所要表达的是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2.“意万重”所表达的正事诗人铺纸执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3.诗人怕漏写了什么,这种“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的作出了“又开封”的决定显出了他对家人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释1.榆关:山海关2.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3.聒:声音嘈杂上阙: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下阙: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咖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致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品《侧帽集》《饮水集》等 1.上阙“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什么?哪一句点明了行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说明了什么?2.下阙“风一更,雪一更”体现了什么?你从“故园无此声”中读出了什么? 1.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逾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体现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2.气候上的转变细致的描写了将士的心理,和环境的恶劣。

      故园无此声”虽然寥寥几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的流淌出来 1.1.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 )之中2.2.张籍的乡愁是融于(张籍的乡愁是融于( )之中3.3.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将士的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将士的乡愁融于(乡愁融于( )之中满目春色萧杀秋风寒冷风雪 洛洛阳 榆榆关 畔那畔 账千账 间:一水间重:万重山还:照我还更:风一更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