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任务.doc
71页5. 某生产车间A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A产品原材料费用如下:(1)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100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147元,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调整为降低100元,定额变动差异完全由完工产品负担2)本月投产原材料定额费用为2400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600元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额为节约350元,原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A产品成本负担4)本月完工A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为22000元要求:计算完工A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列出计算过程)摘 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定额差异月初在产品成本1000-147定额成本调整-100————本月生产费用24000-600累计生产费用24900-747产成品成本22000-660在产品成本2900-87A产品成本计算表成本项目直接材料产成品 成 本定额成本22000脱离定额差异-660材料成本差异-350定额变动差异+100实际成本21090月末在产品本定额成本2900脱离定额差异-87实际成本2813①材料定额差异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l 分配率:(-747)÷24900=-0.03 l 分配给产成品的定额差异:22000×(-0.03)=-660(元) l 分配给在产品的定额差异:2900×(-0.03)=-87(元)②材料成本差异 -350 ③月初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100元④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计算表根据原材料成本计算表得: 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21090元 22000-660-350+100=21090 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2813元 2900-87=281306任务1. 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 项 目单位产品所耗工时 每小时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 制造费用 (元) 本年计划 10小时 5 50 本月实际 11小时 4.5 49.50要求:计算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答题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49.5-50=-0.5(元)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影响=(11-10)×5=5(元)每小时工资费用变动影响=11×(4.50-5)=-5.5(元)2. 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要求: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答题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 (1)分析对象:1512-1500=+12 (2)量差影响:(36-30) ×50=300(超支) (3)价差影响:(42-50) ×36% =-288(节约) 连环替代(换)分析法 (1)计划数30×50=1500 (2)第1次替代36×50=1800 (2)-(1)量差影响+300 (3)第2次替代36×42=1512 (3)-(2)价差影响-2883. 已知某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800元, 计划降低率3.75%其他有关资料见下表: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实际产量 单 位 成 本 总 成 本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年实际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可比产品合计 甲件30700690680 乙件35900850830 要求:(1)计算和填列生产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各栏各种可比产品及其合计;(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
百分比保留4位小数)答题(1)答: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实际产量 单 位 成 本 总 成 本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年实际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可比产品合计 52500 50450 49450甲件30700690680 21000 20700 20400乙件35900850830 31500 29750 29050甲产品30×700=2100030×690=2070030×680=20400乙产品35×900=3150035×850=2975035×830=29050(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表指标降低额(元 )降低率(1)按计划产量、计划品种比重、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18003.75%(2)按实际产量、计划品种比重、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52500×3.75%=1968.753.75%(3)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比重、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52500-50450=20502050÷52500×100%=3.9047%(4)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比重、实际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数52500-49450=30503050÷52500×100%=5.8095%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降低额 项 目降低额 降低率(2)-(1)产量变动影响1968.75 -1800=168.753.75%-3.75%=0(3)-(2)品种结构变动2050-1968.75=81.253.9047%-3.75&=0.1547%(4)-(3)单位成本变动3050-2050=10005.8095%-3.9047%=1.904.8%合计12502.0595%4. 某企业某年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期实际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期实际可比产品合计 甲件30700690680 乙件35900850830 不可比产品 丙件20—400460 全部产品—— —— 产值成本计划数为60元/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102000元。
要求:(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2)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3)计算和分析产值成本率计划的完成情况答题产品生产成本表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期实际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期实际可比产品合计 525005045049450甲件30700690680210002070020400乙件35900850830315002975029050不可比产品 丙件20—40046080009200全部产品—— ——525005845058650⑵①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50450-49450)÷50450×100%=1.9822%②不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8000-9200)÷8000×100%=-15%全部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58450-58650)÷58450×100%=-0.3422%⑶产值成本率(元/百元)=58650÷102000×100=57.5(元/百元)以上计算表明,本月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虽然比计划超支,但本月商品产值也较大,从产品成本率分析看,企业本月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较好。
总成本超支是由于丙产品(不可比产品)成本超支所致,可比产品甲与乙成本都是降低的应对丙产品超支,甲、乙产品成本节约进行进一步分析,寻找具体原因5.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成本项目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期实际原材料186218902047工资及福利费150168164制造费用248212209合计226022702420 .单位甲产品耗用原材料的资料如下:成本项目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期实际原材料消耗(千克)950900890原材料单价(元)1.962.102.30 要求: (1)分析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分析);(2)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答:(1)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分析: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升高2420-2260=160元,或7.08%比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升高150元,或6.61% (2)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分析;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950×1.96=1862元 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900×3.1=1890元 本期实际单位成本890×2.3=2047元 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157分析:1)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890-900)×2.1=-21元2) 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2.3-2.1) ×890=178元 合计 198-21=157元(等于总差异)6. 某工业企业12月份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成本资料如下: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50000元;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43000元; 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245000元; 本年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为4800元,计划降低率为1.8%。
要求: (1)计算可比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