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排水管道预留孔洞尺寸.doc
7页给排水管道预留孔洞尺寸项次 管道名称明管留空尺寸(长×宽)(mm)暗管墙槽尺寸(宽×深)(mm)管径≤25mm 100×100 130×130管径 32~50mm 150×150 150×1301 给水立管管径 70~100mm 200×200 200×200管径≤50mm 150×150 200×1302 一根排水立管管径 70~100mm 200×200 250×2003 两根给水立管 管径≤32mm 150×100 200×130管径≤50mm 200×150 200×1304 一根给水立管和一根排水立管在一起 管径 70~100mm 250×200 250×200管径≤50mm 200×150 200×1305 两根给水立管和一根排水立管在一起 管径 70~100mm 250×200 250×200管径≤25mm 100×100 60×606 给水支管管径 32~40mm 150×130 150×100管径≤80mm 250×200 -7 排水支管管径 100mm 300×250 -管径≤80mm 300×250 -8 排水主干管管径 100~125mm 350×300 -9 给水引入管 管径≤100mm 300×300 -管径≤80mm 300×30010 排水排出管穿基础 管径 100~150mm (管径+300)×(管径+200)-注:1、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 100mm;2、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 150mm。
阀门实验持续时间最短试验持续时间(s)严密性试验公称直径(mm)金属密封 非金属密封 强度试验≤50 15 15 1565~200 30 15 60250~450 60 30 180室内给水管材及连接方式管道类别 敷设方式 管径( mm) 宜用管材 主要连接方式铝塑复合管 卡套式连接钢塑复合管 螺纹连接给水硬聚氯乙烯管 粘接或橡胶圈接 口聚丙烯管(PP -)R 热熔连接工程塑料管(ABS ) 粘接给水铜管 钎焊承插连接DN≤100热镀锌钢管 螺纹连接塑钢复合管 沟槽或法兰连接给水硬聚氯乙烯管 粘接或橡胶圈接 口给水铜管 焊接或卡套式连 接明装或暗设DN>100热镀锌无缝钢管 卡套式或法兰连 接给水硬聚氯乙烯管 粘接DN<75 聚丙烯管(PP -)R 热熔连接给水铸铁管 石棉水泥或橡胶 圈接口生活给水管埋地DN≥75钢塑复合管 螺纹或沟槽式连 接给水铜管 钎焊承插连接饮用水管 明装或暗设 DN≤100薄壁不锈钢管 卡压式连接水质近于生活(埋地) 给水铸铁管 石棉水泥或橡胶 圈接口明装 焊接钢管 焊接生产给水管水质要求一般 埋地 给水铸铁管 石棉水泥或橡胶圈接口焊接钢管 焊接连接DN≤100热镀锌钢管 螺纹连接焊接无缝钢管 焊接连接明装或暗设 DN>100热镀锌无缝钢管 沟槽式连接消火栓给水管埋地 给水铸铁管 石棉水泥或橡胶 圈接口DN≤100 热镀锌钢管 螺纹连接明装或暗设DN>100 热镀锌无缝钢管 沟槽式连接自动喷水管(施式或干湿 埋地 给水铸铁管 石棉水泥或橡胶圈接口室内给水管道布置、辐射原则管道布置 管道敷设1、 给水引入管及室内给水干管宣布置在用水量最大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2、 室内给水管道一般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当不允许间断供水时,可从室外环状刮囊不同侧设两条引入管,在室内连成换装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3、 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使用;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能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产品和设备的上面,并尽量避免在设备上面通过4、 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设备基础5、 塑料积水管道不得布置在灶台上边缘;明设的塑料给水立管距灶边不得小于0.4m。
距燃气热水器边缘不小于 0.2m,达不到此要求时应有保护措施1、 给水管道宜明设,尽量沿墙、梁、柱直线敷设;当建筑物有要求时可在沟槽、管井、管沟及吊顶内暗设2、 积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排水沟内,不宜穿过商店的橱窗、民用建筑的壁柜及木装修处,并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3、 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变配电间4、 给水管道宜敷设在不冻结构的房间内,否则管道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5、 给水管道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若必须穿过时,应有相应的技术措施6、 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 0.003 的坡度坡向室内阀门井;室内给水横管宜有0.002~0.005 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粘接)公称直径(mm) 20 25 32 40 50 75 100 125 150插入深度(mm) 16 19 22 26 31 44 61 69 80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管径(mm) 12 14 16 18 20 25 30 40 50 63 75 90 110立管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6 1.8 2.0 2.2 2.4冷水管 0.4 0.4 0.5 0.5 0.6 0.7 0.8 0.9 1.0 1.1 1.21.35 1.55最大间距(mm)水平管 热水 管 0.2 0.2 0.25 0.3 0.3 0.35 0.4 0.5 0.6 0.7 0.8塑料管外径与公称直径对照关系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公称直径 in 1/2 3/4 1 11/4 11/2 2 21/2 3 4塑料管外径 mm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给水管道安装的一般规定项目 主要内容引入管1、 每条引入管上均应装设阀门和水表,必要时还要有些水装置2、 引入管应有不小于 0.003 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3、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的排出管的水平净距,在室外不得小于 1.0m,在室内平行敷设时,其最小水平净距为 0.5m;交叉敷设时,垂直净距为 0.15m,且给水管应在上面4、 引入管或其他管道穿越基础或承墙时,要预留洞口,管顶和洞口间的净空一般不小于 0.15m5、 引入管或其他管道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防水措施,根据情况采用柔性防水套管或刚性防水套管干管和立管1、 给水横管应有 0.002~0.005 的坡度坡向可以泄水的方向2、 与其他管道同地沟或共支架敷设时,给水管应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在冷冻管或排水管的上面;给水管不要与输送有害、有毒介质的管道、易燃介质管导通沟敷设3、 给水立管和装有 3 个或 3 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在始端均应装设阀门和活接头4、 立管穿过现浇楼板应预留孔洞,孔洞为正方形时,其边长与管径的关系为:DN32 以下为 80mm,DN32~DN50 为 100mm,DN70~DN80 为160mm,DN100~DN125 为 250mm;空洞为圆孔时,空洞尺寸一般比管径打50~100mm5、 立管穿楼板时要加套管,套管底面与楼板底齐平,套管上沿一般高出楼板20mm;安装在厨房和卫生间地面的套管,套管上沿应高出地面 50mm支管1、 支管应有不小于 0.002 的坡度坡向立管2、 冷、热水立管并行敷设时,热水管在左侧,冷水管在右侧3、 冷、热水管水平并行敷设计,热水管在冷水管的上面4、 明装支管沿墙敷设时,管外皮距墙面应有 20~30mm 的距离(当 DN≤32 时)5、 卫生器具上的冷热水龙头,热水在左侧,冷水在右侧,这与冷、热水立管并行时的位置要求是一致的,但常常被忽视管与管及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名称 最小净距( mm)引入管 1、 在平面上与排水管道不小于 10002、 与排水管水平交叉时,不小于 150水平干管1、 与排水管道的水平净距一般不小于 5002、 与其他管道的净距不小于 1003、 与墙、地沟壁的净距不小于 80~1004、 与梁、柱、设备的净距不小于 505、 与排水管的交叉垂直净距不小于 100立管不同管径下的距离要求如下;1、 当 DN≤32,至墙的净距不小于 252、 当 DN32~DN50,至墙面的净距不小于 353、 当 DN70~DN100,至墙面的净距不小于 504、 当 DN125~DN150,至墙面的净距不小于 60支管 与墙面净距一般为 20~25硬聚氯乙烯管(UPVC)管材插入承口深度序号 管材公称外 径(mm) 管端插入承口深度(mm) 序号 管材公称外 径(mm) 管端插入承口深度(mm)1234562025324050630.400.580.881.311.942.9778910111275901101251401604.105.738.3410.7513.3717.28给水聚丙烯(PP-R)热熔连接技术要求公称外径(mm)热熔深度(mm) 加热时间(s) 加工时间(s )冷却时间(min)20 14 5 4 325 16 7 4 332 20 8 4 440 21 12 6 450 22.5 18 6 563 24 24 6 690 32 40 10 8110 38.5 50 15 10建筑给水铜管管材规格 (mm)1.0MPa 1.6MPa 铜管公差公称直径DN 外径 De 壁厚 δ 计算内径 dʒ 壁厚 δ 计算内径 dʒ 外径 壁厚15 15 0.7 13.6 0.7 13.6 0.24 ±0.0820 22 0.9 20.2 0.9 20.2 0.30 ±0.1525 28 0.9 26.2 0.9 26.2 0.30 ±0.1532 35 1.2 32.6 1.2 32.6 0.30 ±0.1540 42 1.2 39.6 1.2 39.6 0.35 ±0.2050 54 1.2 51.6 1.2 51.6 0.40 ±0.2065 66.7 1.2 64.3 1.2 64.380 67 1.5 64 1.5 64 0.50 ±0.25100 76.1 1.5 73.1 1.5 73.1125 85 1.5 82 1.5 82 0.50 ±0.25150 108 1.5 105 1.5 105 0.50 ±0.25200 133 1.5 130 2.5 128 0.50 ±0.25159 2.0 155 3.0 153 0.60 ±0.25219 4.0 211 3.0 209 0.70 ±0.30铜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公称直径(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垂直管1.8 2.4 2.4 3.0 3.0 3.0 3.5 3.5 3.5 3.5 4.0 4.0支架的最大间距(m)水平管1.2 1.8 1.8 2.4 2.4 2.4 3.0 3.0 3.0 3.0 3.5 3.5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管径( mm)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保温管2 2.5 2.5 2.5 3.5 3 4 4 4.5 6 7 7 8 8.5支架的最大间距不保温管2.5 3 3.5 4 4.5 5 6 6 6.5 7 8 9.5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