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学基础知识整理.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797031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学基础知识整理文学基础知识整理新闻(六要素,五结构,三特点)新闻(六要素,五结构,三特点)1.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 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 气象、新成就 2. 新闻的要素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 结果 3. 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 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既它 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5. 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文章文章1. 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2. 小说三要素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 文章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种 4. 记叙顺序记叙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5.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6. 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7. 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1 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 28. 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9. 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0. 写作人称的好处: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1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2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 11. 记叙线索 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 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2 12. 文章的描写(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运用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 1 动描写 )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 2 a.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 b.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 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 发展、深化主题 13. 常用修辞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作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比 ○ 1 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拟人○ 2 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 3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 4 了……)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 5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 6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814. 常用写作手法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 、直接(间接) 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15. 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 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说明文说明文1. 说明中心=说明对象+对象特点 2. 说明文分类说明文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类○ 1 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按说明语言分类○ 2 a.平实性说明文 b.文艺性说明文(小品文) 3.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更好更清楚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准确严密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1 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 2 打比方: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3 作比较:使被说明对象特征更加突出、更加清楚明白○ 4 下定义: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5 列(画)图表○ 6 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 7 引言论(引用说明)○ 8 作诠释:对说明对象进行解释说明 ○ 9 分类别:使文章内容清晰明白、条理分明○10 4. 说明顺序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1 空间顺序○ 2 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 3 ——用途、主——次、总——分) 5. 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科学性 ★ 问:“××”词好在哪里?” 答: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 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

      ★ 问:“××”词能不能删掉?” 答: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 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 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 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 了……(说明内容) ,使读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