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析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最新教育资料.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1980****057
  • 文档编号:274592256
  • 上传时间:2022-04-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析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最新教育资料 试析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儿童观是一个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念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它表现为家长的“子女观”在中国封建时代,由于受封建宗法制儿童观的制约,家长习惯于把儿童视为自己的所有物和隶属品,强调儿童的服从性后,随着蔡元培培养“共和国健全人格”教育目标的提出,传统的封建儿童观受到强烈冲击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种符合科学、民主和平等的时代精神的儿童观已在新生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也贯穿于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中他基于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家庭教育的原则在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一、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立足点 对于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软弱无助的新生儿是怎样一步步 生长、变化和发展起来的?引起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尽管学前儿童的发展变化具有共同的基本模式,但每个个体的发展速度、达到的水平及行为表现具有差异性,如何解释差异性形成的原因……这是“教养儿童”“我们非要 懂得的”儿童生理与心理知识 为了探明这些规律,陈鹤琴观察、记录了自己长子从出生到2岁7个月共808天的点滴变化,分别从幼儿的动作、好奇、模仿、游戏、言语、记忆、想象、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利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将资料编册成书。

      陈鹤琴在 书中尖锐地指出,有些父母不懂得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状况,对孩子强加管制正是由于父母不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致使他们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产生偏差,恶性循环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作用重大 依靠前期丰富的观察与记录,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系统分析了幼儿的心理特征他把儿童的心理分为七个方面,分别是: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和喜欢称赞由此进一步说明了“能了解儿童的心理才可以施行相当的教育可见为了更好地教育儿童,那么首先必须要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为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奠定基础因此,家庭教育应基于对儿童身体和心理的长期观察,以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立足点 二、以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基本内容 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的健全人格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家庭教育的归宿点陈鹤琴继承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将其与儿童一生的发展联系起来他从待人接物方面对以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家庭教育内容进行诠释 陈鹤琴提出了待人接物的原则:教小孩子要从小教起;做父母的应当教训小孩子考虑别人的安宁;我们应当教小孩子对待长者有礼貌;不准小孩子对待“佣人”有傲慢的态度;不准小孩子打人;小孩子在家里应当帮助他的父母做点事情;做父母的应当教训小孩子爱人等共10条。

      生活中,凡是小孩子可以做的事, 不妨教他们自己做;凡是小孩子可以帮助别人的事,不妨教他去帮助人教育不要太溺爱儿童,不要使儿童安逸,而要使儿童如何得到真正的快乐 三、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育影响力 在陈鹤琴看来,“做父母”是一桩不容易的事情一般人太把这桩事情忽视了,太把这桩事情看得容易了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这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让陈鹤琴深感不幸 四、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其长期从事儿童教育探索和家庭 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也是其“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揭示的家庭教育问题对当代家庭教育仍有一定的现实指导 和借鉴意义 (一)反对超前教育 陈鹤琴基于长期的观察实践,总结出儿童主要的心理特点他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儿童,才有施行有效教育的可能这启示家长需要重视自然规律的理解方式,正确全面地认识儿童的发展而?是对当前儿童“超前教育”的有效例证实质上,“儿童之心如蕴藏着丰富种子的大地,需要儿童教育者们像农人那样,遵守天时,精耕细作,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二)重视人格教育 在陈鹤琴看来,我们必须培养小孩子良好的习惯,不只是生理上的习惯,还是心理上的习惯,这才是完整的人格教育为养成生理上与心理上的习惯,不但要“慎之于始”,而且要“慎之于终”有恒地继续下去,不要间断,同时必须注意养成此种良好习惯的教育环境,由此培养出儿童受用一生的健全人格 (三)开展对父母的教育 “现在做父母的都把小孩子当作试验品,当作牺牲品,他们做了父母,然后再来学习做父母,好像让没有经验的徒弟来琢一块白玉这种牺牲岂不是冤枉呢?难怪小孩子养不活教不好了普遍来说,父母对新的观念没有教师敏感,因为教师的职业兴趣就是儿童的教育同时教师部分纠正性的教育工作是以家庭教育的某种失败为前提的在这种意义上,对父母的教育包括了对其教育观念的纠正以及家园的合作既提升父母的育儿水平,又找到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错误的有效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