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1].ppt
37页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概述 主要民族: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白族、回族、壮族、蒙古族、畲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满族、羌族 18个民族是世居贵州的民族,后来陆续迁入藏、维吾尔等民族 ,约有 49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 1333.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37.8%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 429.99万,布依族 279.82万,侗族 162.86万贵州的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同一民族总人口的 50%~ 98% 以上几组数据 :一 、概 况 “汉族住街头,壮族住水头,瑶族住菁头,苗族住山头 ”“居山野者谓之苗民 ”“群峰如削四蛸硗,千里孤悬路一条清野岂无防警戒,绿林时有未驯苗 ”居住环境分 布 :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建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等253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为 9.7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 55.5%历史发展概况早在旧石器时代,贵州已形成 “观音洞文化 ”、有 “桐梓人 ”、 “水城人 ”等居住。
秦汉时,封建王朝势力未进入贵州明代之前,贵州 “夷多汉少 ”,明代以后,逐渐变为 “汉多夷少 ”明清时期,改土归流,逐步把处于化外之地的贵州少数民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抗二、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苗 族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 “ 穿在身上的史诗 ” 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 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苗族服饰图案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布依族彝 族三色扣 边带 ,红 黄黑底色 ,间色大 摆 裙 .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等一带喜欢挂金戴银,人人有首饰首饰多种多样、五光十色侗族端节是水族的传统节日 水族男女衣服多以青、蓝两色为主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青布长裤,衣裤四周镶花边,系青色绿花围腰,穿绣青布鞋;水 族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 “ 百节鞋 ”。
腰系绣花短围腰,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白 族三、贵州少数民族习俗 婚姻自由 少数民族 婚姻自主程度较高 苗族 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黔东南苗族则称为 “ 游方 ” ,黔西北称为 “ 踩月亮 ” ,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 “ 跳花 ” 、 “ 跳场 ” 等等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1、婚 俗苗族婚俗的传说1、婚宴:年青人结婚时,婚宴之隆重不由分说,贵州是以酒为浓之乡,一般婚宴里,先是接待客宾之道,分为“拦路酒 ”和 “迎宾酒 ”两种,拦路酒可设多层,但大多数以三层为设,前三层是年青人用大碗敬酒,每一层拦路酒均有 “两只脚走路 ”之说法2、婚俗:头十三天里忌讳同房 苗族婚俗苗族婚俗布依族丢花包、浪哨丢花包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通过丢花包,他们可以各自选择自己满意的对象来谈恋爱,称为 “ 浪哨 ” 在浪哨中如果双方情意相投,便可结成终身伴侣 布依族婚礼彝族婚礼侗族婚礼 苗族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
2、节 日水族的端节水族赛马侗族祭萨花炮节姑娘节赶社斗牛节播种节尝新节花炮节侗族斗牛3、宗教原始宗教: 祖先崇拜、鬼神信仰、图腾崇拜、巫术、蛊。

![2021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环切手术伤口恢复图[精选WORD]](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