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推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0.那树》精品教案.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雨水
  • 文档编号:150100749
  • 上传时间:2020-11-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0.2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0那树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散文成就,掌握生字词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树的生命历程重点 ) 3感知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 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它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 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 “悼词”吧 二、预习展示 1走近作者 作者王鼎钧,台湾著名散文家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 人生 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2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 佝偻 (g u l u) 倒坍 (t n) 荫 庇(y n) 踝 骨 (hu i) 虬 须(qi ) 周道如砥 (d ) 引颈受戮 (l )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倒塌 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虬须: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3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示例: 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 颂了他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发展让路的主旨 本文写了一棵老树绿着生,生为人类、生为大地而最终绿着死的悲剧生涯,揭示了人 类文明造成的灾害,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 本文写了一棵老树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和思考 人 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教师总结: 各位同学的看法各不相同,到底孰是孰非,让我们探究一番再作决断 三、合作探究 (一)理清行文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明确: 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从开篇到 “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 历和对人类 “友善 ”的情况 第二部分 (从“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描写近期的 大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论,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 (从“ 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到结尾 ):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的 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二)感知形象,体会情感 1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 明确: 第一部分:概括地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大树有奇特的容貌:它老态、佝偻,但坚 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大树生 长在特殊环境中:站立在泥泞的马路边,周围有几处老式平房,一片破败、荒凉景象大树 对人类大有功德:上香,成为人们心理的慰藉;炎热的夏,送来阴凉和清静;朦胧的夜晚, 送给情人温馨的感觉;它扩张着荫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总是,大树为世间珍 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第二部分:大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即便如 此,大树依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忍辱负重、胸 怀豁达的本性 第三部分:那树无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异常,像勇士被迫离开 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 2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 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绿着生 ” 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 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 ”“ 依然绿着 ”“ 照旧绿 ”“ 绿得很 ”“ 树是世 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辞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 ” 电锯 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树遭 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四、板书设计 人和谐相处树 喜欢利用庇护奉献 质疑嫌弃忍辱负重 毁灭遗忘引颈受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揣摩语句,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重点 ) 2美点寻踪,鉴赏本文的艺术性重点 ) 3联系实际,关注“ 绿色 ”,总结升华 (难点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那树这一文的行文方式,也感知了作者的情感,今天我们继 续从写法及艺术性方面来探究本文 二、预习展示 作者通过那树的遭遇想表达什么呢? 明确: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三、合作探究 (一)体味关键句,理解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揣摩下列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 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2)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 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他们 (伐树的工人 )只发现一件事: 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 像拓宽了几尺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 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以上五段话,表现了人们对树的什么态度?) 明确: (1)“ 一里一里铺过来”“ 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 ,其来甚速,而“一厘米一厘 米地向外 (伸展 )”,其行极缓,两相对照自然界生命的生长极为迟缓,而人类文明的发展 极为迅速,自然界各物种在人类的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 这一段话暗示古树的悲惨命运 (2)上面五段话,大树存在,受人质疑、指责;大树被杀,人们庆幸并不久遗忘大树 在众人眼中有害无益,它成了城市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二)鉴赏本文的艺术性 围绕“这篇文章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示例: 手法独特,言近旨远作者借写老树有益于人类却被人类伐倒的遭遇,讲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的道理。

      托物寓意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具形象性,又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 拟人修辞的运用,笔触细腻,感情凝重在作者笔下,活着的树赋予人生存,更赋予人 美好;被杀戮的树显出几许哀叹、无奈而又悲壮 情节富有奇幻色彩作者细致地描写“蚂蚁国 ” 里的事情, 它们来参加树的葬礼物犹 如此,人作何感? 写景状物生动活泼 如 “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比喻奇特, 以动写静; 如“ 毛 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 很湿,也很有诗意 ” 等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在讲解这一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 了训练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筛 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掌握知识点 不足之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还不能完全放开,答题角度有些单一,虽然一再 启发,但效果不够理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