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毕业设计总结报告.doc
2页音 乐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总 结 报 告专 业 : 舞 蹈 学 学 号 : 姓 名 : 设 计 方 式 :技 能 展 示 指 导 教 师 : 职 称毕业设计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 2000 字)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本次的毕业设计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实践必须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理论和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在此次的毕业设计上我选择的是一个傣族双人舞蹈《藤枝叶》 ,该舞蹈将自然物象的塑造作为作品的出发点,遵循一般双人舞编排的规律(例如双人接触磨合与双人合力、分力、对抗力的运用),运用象征的手法,在举手投足间,深度挖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和小组成员查阅资料了解和领悟人与人在相处的初期,如藤与叶一样,各自生长,却又免不了相互碰触摩擦,当相互了解后还要经过一个摩合从而达到共识、共存的阶段,直到象藤与叶一样,拥有了一致的动律,当这之后就有了花一样的每一个明天作品又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少女的情怀,曼妙的舞姿,优美的音乐,体现着少女对爱情的渴望,盛开的花似乎预示着少女的美好幸福的未来舞蹈形象饱满动人,细碎的局部小动作营造出灵动之感,突出体现藤枝叶的“神” 。
这体现了编导在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体验下对舞蹈语言的娴熟驾御和编舞处理的敏锐的分寸感与适度感,才使作品具有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作品的成功也离不开舞者的演绎,表演者充分吸取傣族舞蹈语汇,完美的表现出傣家少女的情怀我与小组成员在编排作品时,刚开始我们的动作不熟悉到后来能够流畅的表演作品,从两人的配合不默契到心灵的交流眼神的传递情感,我们用心去领悟角色、用情去贴近角色、用意去传递角色、用经验去诠释角色,进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表现角色撰写毕业设计计划书时,我收集了很多有关傣族舞蹈的文献资料,认真思考,仔细揣摩“叶”的角色,为整个毕业设计进程做好规划并且认真仔细的听取指导教师的点评和意见,进一步完善作品内容,规范各式在撰写计划书的过程中,让我学习到了傣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及不同地域等多方面的文化,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对傣族具有代表性的其它民间舞蹈的风格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舞蹈的学习,使自己能更好的理解傣族舞蹈特别是双人舞这一类的舞蹈作品,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舞姿美感和协调性,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民间舞通过收集素材及对傣族文化的学习,使自己积累了一定的舞蹈文化修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接下来的舞蹈排练以及表演作品的完成打下基础。
排练时,我们先学习傣族的基本动律,基本动作,以及三道弯的造型再到单一动作的学习,舞蹈片段的学习,两人之间的配合,最后能够初步的掌握整个舞蹈的动作但是对于整个舞蹈,我们动作还不够熟练,配合也不够好,尤其是两人间的眼神交流不够,以及对傣族舞蹈的动律掌握的还不够,舞蹈中有较多的旋转,我们旋转的速度跟不上节奏,动作和动作的衔接也不够好,很多细节方面也没处理到位,情感的表达也还不够但是通过我们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舞蹈作品和不断的练习,终于能够对舞蹈动作运用自如,动作连接协调准确,两人之间配合默契情感交流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动作逐步能够表现内心的情感,达到预期的效果每一处的进步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练习,并在排练后认真总结不足,仔细体会老师的指导要点从而一点点改进的总体来说,本次汇报达到预期效果,克服了理论资料搜集不够全面,两人之间配合不够默契、体力上的不足和对傣族舞蹈韵律的把握等方面的困难,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膝部均匀的颤动、上身随之左右摆动,但摆动的幅度不大,脚跟向后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盈安稳,情感含蓄,舞姿富有雕塑性,并与生活化的表演融为一体,最后能够完整表演该舞蹈作品,在情感方面,也能够全面融入舞蹈,进而领会到舞者用心去领悟角色、用情去贴近角色、用意去传递角色、用经验去诠释角色,进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表现角色。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懂得表演一个舞蹈作品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领悟、用心去诠释每一个舞蹈作品里面都蕴藏着创编者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所以在设计中我学会了首先要去理解该作品里面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自己投身于角色中,深入了解创编者的思想,经过反复的练习和改进,扬长补短最后形成最初的舞蹈表演此外我还学会了怎样和自己的搭档配合默契,懂得怎样让两个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以及双人舞蹈该怎样去表演这次设计还让我明白到每一个舞蹈作品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它的文化背景及遵循该舞种的编创规则,设计的作品要符合它的文化背景和遵循它的规则所以,我们要掌握好各种舞蹈的理论基础知识,这是我们创作的首要基础在作品的形成中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一些优秀作品的优点,经过提炼和加工从而达到创新舞蹈作品,打开新的思路,这样一个好的作品才会形成目前我的经验还不足,思维还不够开阔,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悉心听取老师的指点,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阅历中,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指导教师对该生设计工作的评审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