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面向社会招考聘用教师170人模拟训练卷(第6版).docx
113页浙江杭州市萧山区面向社会招考聘用教师170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经市政府批准,交警大队将对市区某路段实施交通管制,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因此向市民发布了_____A: 规定B: 通告C: 决定D: 通报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常识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因此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封建时代最有资格存在的是“载道”的正剧,悲剧和喜剧要使自身“正剧化”后才能生存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封建时代:_____A: 只有正剧才能存在B: 悲剧、喜剧与正剧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C: 没有正剧也就没有悲剧和喜剧D: 悲剧和喜剧也都要“载道”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阐述了封建时代存在的剧种类型:“载道”的正剧,“正剧化”后的悲剧和喜剧A项表述绝对,排除;由文段后半句可以看出B项明显错误,排除;由文段不能得出悲剧和喜剧是从正剧产生的,C项错误。
由文段可知悲剧和喜剧要使自身“正剧化”后才能生存,而正剧是“载道”的,所以,悲剧和喜剧“正剧化”指的就是“载道”本题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下列光源中属于已知最高光效的人工光源,同时对推进我国节能减排、改善百姓民生有着重要意义的是_____A: 白炽灯B: 螺旋节能灯C: 半导体照明D: 三基色荧光灯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半导体照明(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已知最高光效的人工光源,不仅可应用在照明领域,也可广泛应用于显示、指示、背光、交通、医疗、通讯、农业等领域,被称为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此外,半导体照明节能潜力巨大,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推广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应用,对推进我国节能减排、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个研究小组以大白鼠为对象进行实验,在大白鼠想要食物或水的时候,不马上提供,而是让它们等一段时间,研究人员发现,实验鼠在等待的时候,其大脑内分泌血清素的神经细胞会变得活跃,分泌血清素的频率提高到正常情况下的左右,脑内血清素的浓度也相应升高研究人员认为,血清素浓度使得实验鼠有耐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_____A: 叶酸存在于绿色水果和蔬菜中,缺乏叶酸会导致脑内的血清素分泌,而研究人员提供给实验鼠的食物是绿色蔬菜B: —些实验鼠中途失去耐心,频繁窜动,其分泌血清素的神经运动在它们频繁窜动后开始变弱C: 那些常常缺乏食物和水的实验鼠比饮食无忧的实验鼠更有耐心也更长寿D: 血清素是一种神经传递素,抑制血清素会使实验鼠变得频繁窜动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题干由实验鼠在等待的时候,其大脑内分泌血清素的神经细胞会变得活跃,脑内血清素的浓度也相应升高,得出血清素浓度使得实验鼠有耐心D项从反面证明血清素浓度低实验鼠频繁窜动,支持了研究人员观点;A、C两项显然削弱了题干观点,排除;而B项表明一些实验鼠是在失去耐心、频繁窜动后,其分泌血清素的神经运动才开始变弱的,即血清素浓度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实验鼠失去耐心、频繁窜动引起的,并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属于“因果倒置”,同样削弱了题干观点,排除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时常被外行人士甚至临床心理从业者忽略人们很难意识到,行为的变化有一部分是随机因素引起的,因此心理学家不应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个案的行为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表示自己可以在个体层次上进行心理预测,是临床心理学家常犯的错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A: 人的行为发展变化具有偶然性B: 心理学的预测是对行为的总体预测C: 目前对人类行为预测的准确性还不高D: 临床心理学家更擅长对个体进行心理预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由文段中六次出现的“心理”可知,文段论述的话题应与此相关,正确答案中应包含此关键词,据此排除A、C项。
D项与末句的“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表示自己可以在个体层面上进行心理预测,是临床心理学家常犯的错误”表述矛盾,排除B项是末句的同义转述,本题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律师王某在代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时,编造了一份对自己代理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虚假证言,指使证人李某背熟以后向法庭陈述,致使本该败诉的已方当事人因此而胜诉王某的行为构成_____A: 伪证罪B: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C: 妨害作证罪D: 帮助伪造证据罪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刑法》第305条规定,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第306条规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构成这两个罪都需要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而本题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故A、B不当选第307条规定,妨害作证罪是指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这种罪可以发生在各种诉讼之中。
在本案之中,王某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编造了一份虚假证言,指使证人李某背熟以后向法庭陈述,致使本该败诉的己方当事人因此而胜诉显然构成该罪,故C当选帮助伪造证据罪是指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本案是王某直接实行,而非帮助施行,故D不当选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篇文章辞藻再华丽,但如果没有灵魂,或者不能发表,或者发表了不能流传下去据此,可以推出:_____A: —篇辞藻华丽的文章,如果能够发表并且能够流传,那么它就是有灵魂的B: —篇文章,如果能够发表并且能够流传,那么它要么辞藻华丽,要么有灵魂C: 一篇辞藻华丽的文章,如果发表了,那么说明它有灵魂D: —篇辞藻华丽的文章,如果不能流传,那么说明它没有灵魂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没有灵魂—或者不能发表或者发表了不能流传由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可知,否后则后前,A项正确B、C、D三项为无效推理故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不超过_____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A: 7B: 8C: 9D: 10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考查劳动法。
《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_____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它产生、存在的原因,同样,又都有它发展、作用的结果本题干只承认了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客观规律性,否认了偶然性的存在,这符合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形而上学决定论是古典力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盛行于17~18世纪西欧的一种只承认自然界的因果性、必然性、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事后防卫超过必要限度,是防卫过当B: 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C: 防卫过当实际上是一个罪名D: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一般应当认定为故意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明朝小说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其最著名的,是《金瓶梅》《金瓶梅》盛行的“社会状态”主要指_____A: 神魔小说盛行B: 商品经济发展C: 反封建民主思想D: “东学西渐”局面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金瓶梅》属于“讲世情的小说”,主要描写世间悲欢离合,反映世态炎凉主要原因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的结果故选B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A: 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B: 我国提出要协调区域发展,把全国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经济区C: 我国的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D: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截至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4亿,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_____A: 权利能力B: 行为能力C: 法律事实D: 法律关系内容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权利能力,亦称法律人格,指的是法律关系生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法律事实,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所指向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公文中的命令(令)是_____公文A: 呈报性B: 批准性C: 商洽性D: 领导指导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它是一种领导指导性公文故本题答案选D15.种子公司热卖(2)小麦杆粗无穗(3)互相推卸责任(4)小贩收购假种(5)记者采访_____A: l-2-3-4-5B: 2-5-3-1-4C: 3-1-5-2-4D: 4-1-2-5-3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这是一个假麦种事件受到关注的过程首先可以确定最后为记者采访,相关人员互相推卸责任,即5和3依序放最后,由此直接选出D再代人检验,是一个小贩收购假种、给种子公司卖、导致小麦无穗的过程,符合逻辑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