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学习规划及方法.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g****z
  • 文档编号:593852721
  • 上传时间:2024-10-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语文学习规划及方法1.抓基础2.抓阅读3.抓作文重点内容已标红初中学习,无论是容量、难度、强度,比起小学,都有显著提升特别是语文,没有过渡,升入初一你面对的就是中考难度初中语文的整体规划是:在初三之前把语文拉到中考水平以周为单位,每周1-2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读,1篇文言文阅读理解精读,1篇优秀作文精读,再搭配碎片时间去朗读、去记忆重点抓三个方面:01抓基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默写、文学常识这三部分考试中对基础知识的其实都是送分题,必须全部拿到,一分都不能丢怎么抓?碎片时间+长期积累准备积累本(活页),一是记自己读错写错的生字词(包括近义词、成语等),二是记古诗文中的重点实词(比如一词多义、通假字等),三是记文学常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翻看你的积累本,短时高频率,记忆才牢固02抓阅读阅读包括阅读理解和必读名著怎么抓?平时练习+集中训练【阅读理解】保持每周1-2篇的练习量,寒暑假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行训练,巩固强化拔高要注意学习答题思路、公式技巧、专业术语,掌握出题人思维流程是:做题-对答案-分析错题-总结归纳刷题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将一个知识点,结合对应的题目,以不同的方式、面貌呈现出来。

      刷题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去训练、掌握这个知识点,在不同的场景下思考方式和应用方式完全不一样,锻炼了思考能力,形成了知识网①做题阅读理解的核心原则:忠于原文原文怎么说,你就怎么写也就是说,你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答案,都有理有据,都能从原文找到对应的信息,不要“凭感觉“凭直觉”“想当然”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地理解文本才叫出色的阅读能力一般做一篇阅读理解不超过15分钟超过2分的题目,都是按点给分,千万别用一句话概括,尽量联系上下文分析总结,按点答题写阿拉伯数字,或是用“首先、其次、最后”这样标志性的词汇,一条一条写清楚最终写到纸上的一定是结合上下文分析出的总结文字,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几个知识要点因为阅卷老师要看你理解的过程痕迹,就像数学做题一样,不能只写一个答案,要写分析过程是一个道理②对答案对照答案解析,检查自己的答案,用红笔标出错题一是检查自己是否写了大白话、口头语,圈出来,替换成专业术语二是分析答案+公式套路对照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做比较,同时去找对应题型的公式套路,写在旁边③分析错题进行错因分析是文章理解问题还是基础知识问题还是答题套路问题,分清楚如果是文章理解错误,看答案解析梳理自己的思路;如果是基础知识问题,比如修辞方法判断错误,就去复习相对的语法知识;如果是答题套路混乱,看答案解析的思路。

      强调一点:如果孩子不会自己分析答案、总结归纳答题要点技巧,建议跟着享学乐的寒暑假阅读理解集训营,或是语文成长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提高效率和成绩必读名著】必读名著尽量读完整本书——如果实在读不完,那就看导读,看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主题背景、中心思想等,结合练习相应题目名著阅读考察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读过,考察的是知识点及书中细节;二是有没有读懂,考察的是对名著的理解和鉴赏这就要求我们:一是熟悉名著内容,二是学会归纳总结如果实在看不完,那就直接读故事梗概、背诵总结好的归纳,应对考试可千万别想着:哎呀,读名著是要提高文学素养的,直接背名著梗概、背总结归纳的知识点,孩子的文学素养怎么办?只能长叹一声啊,小学6年的时间都不去为初中必读书目做准备,上了初中反倒谈起素养了?如果你的目标是重高,那就先拿到自己能拿到的分数吧名著考题想要不失分,还要做好归纳具体内容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写作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人物形象分析、文学意义、作品中的警世名言等等如果对作品理解不透彻或者语言组织能力偏弱,那就直接用教辅资料总结归纳好的,直接背,节省时间和精力,确保拿分03抓作文一篇好作文就看三点:立意、结构、表达。

      面对中高考,每一个孩子都要建立“作文素材资料库”作文素材积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事迹材料积累二是好词好句的积累准备一个文件夹,用口取纸贴上分类标签(按照中考作文主题分类),好文章归类做积累早读、午读、晚读,利用好碎片时间去朗读、复习、加深印象,顺利完成小学作文到初中作文的过渡,上档升级一看立意看题目,找到文章的选题角度和切入点二看结构看全文,提炼文章框架,每部分写什么,怎么写开头一段切入,中间段落阐述(又可以分为三段式),结尾一段升华并点题三看表达整个文章中有几个点睛之笔或是好词好句,或是引用,总之要有亮点去积累、记忆积累得多了,再加上多读多背,量变才会产生质变,会消化吸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慢慢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语文不是玄学,是一门逻辑性、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做好规划、抓住重点,长期坚持、点滴积累,语文的进步就发生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